传统雕塑造型观念的再探讨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传统雕塑?用雕塑的概念是否能准确描述中国古代造像传统,用造型观念来形容传统雕塑是否有效是非常需要厘清的基础性问题?孙振华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绘画传统一直在延续,而中国古代雕塑的传统却只在少数民间艺人那里传承.在艺术界、美术学院流行的,是从西方引进的雕塑观念,造型语汇和表现手法.在今天的艺术理论中,对雕塑艺术的特质,对雕塑造型规律的认识也主要是以西方雕塑为对象所概括出来的.”[1]从这个论述出发,我们把中国古代立体造型作品归纳总结成中国古代雕塑史是近代以来的梳理.中国最早的古代雕塑史著述之一是由梁思成1929到1930年在东北大学讲授“中国雕塑史”的提纲为基础的《中国雕塑史》,梁先生的这个工作一方面基于现实层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学术责任感的体现,在雕塑学科草创阶段就自觉梳理中国古代艺术精品,使得中国造像传统在学理上成为中国现当代雕塑的造型来源之一,为传统雕塑在现代社会语境中的理解和传承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实质性物质载体,闽南传统民居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当地人们的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窗,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不仅具备通风、采光等实用功能,也承载了丰富的民俗审美和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格特色,是中国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缩影,以其为镜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装饰语言和艺术审美.
雕塑“传统”的讨论,实际上,始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数年.“雕塑”的概念应该是什么?传统雕塑的界限在哪里?这两个问题,并与20世纪80年代肇始的中国雕塑家们下意识“去传统”热潮,却正是引发公众疑虑的本质所在.rn1979年之后,中国学界欣然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雕塑”,原本“雕塑”概念事实上经历着不断被“去传统”肢解和重塑.在这个悲欣交集的华丽转身过程中,“雕塑”作为文化关键词,本身不断溢出字意范畴,已绝非指向手工对于媒材的“雕”“塑”.这也正是问题的复杂之处.
期刊
宗教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曲折反映,并与人们的终极关怀紧密相连.因此在宗教构建的世界里,其艺术造型所表现的内容就保罗万象.宗教造像从整体来看,无论是道教,佛教、天主教,还是印度教、只要是有宗教形象塑造的,相对于其他的雕塑普遍具有一定的共同的特性,其中内容、形象、构图形式都相对固定.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宗教造像观念的制约.以佛教造像为例,制约佛像造型的制约大致有五个方面的观念.
期刊
通过分析多感体验的特点,结合其在平面空间、立体空间与多维空间的复合交织运用,探索多感设计的发展未来.在充分调动观众大脑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增强对花山岩画文化的了解,进而更加突显花山岩画文化的展现多感设计的表达魅力,扩大多感设计的当代应用与传播.
中国传统雕塑的造型观是一个大命题,也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命题.如果要厘清造型观,首先要弄清楚如何观和观什么,这关系到传统雕塑的制作立场和解读方式,背后是一个从思维到实践的全面系统建构的大话题.尤其在传统雕塑传承与当代雕塑教育几乎割裂的今天,想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人选不是观众、考古学者或艺术评论家,而是与传统雕塑的制造者(匠人)身份相同的雕塑家,雕塑家不能失语.
期刊
11月10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rn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的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河北省艺术研究所,在37年的科研工作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完成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河北卷)的编纂工作;出版《河北梆子简史》《杂技概论》《河北现代戏剧文学史》等几十部专著,完成数十项国家级、省级重大艺术科研课题;创办《大舞台》、“河北艺术头条”;参与国家和省内多项调研活动,完成河北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等工作,为政府部门的文化决策、战略规划提供了智力支持,为推动河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做
期刊
Chinese sprinter Su Bingtian has dedicated his emotional men??s 100?meter final run in Tokyo to star hurdler Liu Xiang, the first Chinese athlete to win a gold medal on the track in the men??s 110 m hurdles in Athens 2004.
期刊
For many years, I had a recurring (重复出现的) dream in which I was still a little girl, with books carried in my arm, ready to go to school. Deep inside, I knew where the dream came from. It was about some unfinished business in my life. As a kid, I loved eve
期刊
In my years in the classroom, I have had the pleasure of teaching several children who have either one or two artists as parents. These children, who have a higher than average exposure to art and the media for creating it, possess some qualities that m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