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的最新学术成果—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修订本)评介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扒疏整理,结合地图等有关文献,经走访和实地考察,确定朗润园内的核心建筑——东、中、西三所的具体布局以及它们在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复原朗润园昔日的景观。
本文用“一个主义,两种模式”来概括描述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阐述了两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异同,分析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产生不同模式的原因。
为了防止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过分偏离公共利益,政府往往会对其经营活动给予必要的管制,这就需要对政府管制的客体和管制的方式进行系统地分析。然而在传统的管制过程中,由于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约束,导致管制的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对传统的管制方法进行创新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激励性制和协商性管制就是这种创新的表现。
都市的迁徒意味着都市的发展,变形和成熟。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文本中,从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性和传统因素的叠加转化为开放的现代都市。本文从三个方面比较了张爱玲和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叙述时空,这些差异意味着对都市的迁徒提供了叙述者不同的都市经验和诗学,另一方面,这些差异性的叙述方式也阐释着都市上海的变迁。
日本镰仓时代后期即早期“五山文化时代”是以被称为“五山派”的禅宗僧侣为中心倡导的汉文化兴盛的时代。所谓的“五山汉文学”就是由“五山派”的僧侣创作及欣赏的汉文学的总称。中国南宋时期的禅宗界中,临济宗杨岐派中的大慧宗杲一系(在日本被称为“大慧派)以及虎丘绍隆一系(在日本被为“虎丘派)这两大系统十分昌盛。对中国“禅文化”的东渐进行梳理时,将其传播途径分为宋朝系统和元朝系统进行考察,从宋朝系统的文化内容中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以中国古典主义为基础的纯文学性格很强,比较有特色的作品大多是篇幅较长的古诗和赋等。元朝系统则
本文对十六大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的内容和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侧重对如何认识现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它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相互关系,如何区分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如何认识按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根据,如何看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与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性质和原因,如何看待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以及保护非劳动收入、保护私人财产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在马克思逝世以后的120年间,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历尽坎坷,甚至遭遇到苏东刷变这样严重的挫折。但近十几年来的情况表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并没有“死亡”和“终结”,相反却经受住了考验,吸取了教训,实现了转折,走上了新的复兴大道。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同社会主义实践相统一的理论体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者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应有的科学态度、创造精神和求实作风。坚持这样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就会在理论和实践相结
何中孚编《<民谣集>序》,是郭沫若五四时期的一篇重要佚文。本书为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郭沫若与该书局关系密切,说明此文应非假托与伪造。郭沫若在《卷耳集》中完成《诗经·国风》的语体今译,激起的“最古的优美的平民文学”的心理冲击波,使他赞美古代“文艺史上一朵永不凋谢的白莲”,呼唤未来的“新国风”。他1920年致宗白华的信,提出采集民风俗谣,编一部《新国风》的理想,是这篇《民谣集》序的思想资源,也为序的真实性提供了一个有力佐证。《民谣集》序从民间歌谣的产生看它的性质,艺术价值,以及对于“新的国风”产生的期待,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