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不同程度地提出,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科学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使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七巧板》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一节动手操作课,旨在让学生认识七巧板,并通过用七巧板拼组图形使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组合美,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学生原有对七巧板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知识,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方法,从面积的角度,探究一副七巧板中不同大小的七块板面积之间隐藏的关系;通过七巧板的拼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通过七巧板的拼图变换,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重点在于,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以“面积”为研究原点,结合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一步一步得出七巧板中七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间面积关系,进而探究出不同形状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
观察、比较并探究一副七巧板中,三角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通过七巧板的拼接,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七巧板的图形变形和欣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科学创新能力。
四、教學准备
学生学具盒内一副七巧板、硬纸板、尺子等。
老师两副放大七巧板、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微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激趣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件玩具。这个玩具可不简单,它可是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现在流行于国内外,许多外国人都被它的“奇”和“巧”所征服。
(微课演示:各种用七巧板拼出的美丽图案。)
师:你们知道这幅图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吗?(板书:七巧板)
老师用教具七巧板在黑板上拼出一幅图案,让学生用学具盒内的七巧板拼,比一比,谁拼的图更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感受数学美;通过对七巧板来历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七巧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设疑
师巡视,选出几幅图案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欣赏。
问:你会求这幅图的面积吗?
3.揭题: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从“观察”到“动手”,进一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展开活动
1.探求七块板之间的联系
简介七巧板(微课播放)。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出的“玩具”,有人叫它智慧板,七块板中每两块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请学生拿出七巧板中最小的三角形,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等方法,寻找其余六块板与最小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拼,寻找哪一块板的面积与最小三角形面积存在倍数关系,然后把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小组讨论。(学生交流,老师巡视,点拨指导。)
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小组内一条最重要的发现,别人已经说了的不再重复。(师依据学生所说,用大七巧板演示。)
老师根据各组所说的,进行如下板书:
通过讨论并对比验证,进一步得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较大的三角形与最小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见上图)
设计意图:在老师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猜一猜、算一算等方法,寻找其余六块板与最小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2.拼规则图形并求面积
(1)用两块板(最小的三角形与任意一块)拼已学的几何图形
师巡视指导,挑选不同的拼法到投影上展示。如:
(2)求组合图形面积
师:上面的这些图形是什么图形?它们的面积是小三角形面积的几倍?小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
学生先口述方法后动手测量、计算小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cm2。
根据所求的小三角形面积,说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3)用两块以上板拼规则图形
每人拼出一个,然后让小组内其他学生算面积。(小组之间交流)挑选有代表性的拼法展示,让全班学生求面积。
3.释疑、求不规则图案面积
再次出示课前学生拼的图案,及多媒体课件中的图案,让学生很快说出面积,并说一说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意图:在拼图、猜测、交流、计算、验证中,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和发挥想象的空间,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培养其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六、教学反思
(一)欣赏图案,总结活动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了解了七巧板中七块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能求出用七巧板拼出的看似不规则的各种美丽图案的面积。这说明,只要我们有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精神,困难的问题也能得到圆满解决。
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些七巧板其他方面的知识。(微课播放)
(二)设计悬念,回味活动
1.用七巧板(七块)拼成的各种图形或图案,它们什么相等?什么不相等?
2.用两副、三副七巧板,你还能拼出哪些美丽的图案?并在小组内说说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缘于基础而又高于基础,使学习内容得到进一步延伸。■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学生原有对七巧板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掌握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知识,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方法,从面积的角度,探究一副七巧板中不同大小的七块板面积之间隐藏的关系;通过七巧板的拼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不规则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通过七巧板的拼图变换,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节课重点在于,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以“面积”为研究原点,结合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一步一步得出七巧板中七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图形间面积关系,进而探究出不同形状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目标
观察、比较并探究一副七巧板中,三角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通过七巧板的拼接,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七巧板的图形变形和欣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科学创新能力。
四、教學准备
学生学具盒内一副七巧板、硬纸板、尺子等。
老师两副放大七巧板、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微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激趣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件玩具。这个玩具可不简单,它可是几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现在流行于国内外,许多外国人都被它的“奇”和“巧”所征服。
(微课演示:各种用七巧板拼出的美丽图案。)
师:你们知道这幅图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吗?(板书:七巧板)
老师用教具七巧板在黑板上拼出一幅图案,让学生用学具盒内的七巧板拼,比一比,谁拼的图更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感受数学美;通过对七巧板来历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七巧板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设疑
师巡视,选出几幅图案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欣赏。
问:你会求这幅图的面积吗?
3.揭题:面积(板书)
设计意图:从“观察”到“动手”,进一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展开活动
1.探求七块板之间的联系
简介七巧板(微课播放)。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出的“玩具”,有人叫它智慧板,七块板中每两块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请学生拿出七巧板中最小的三角形,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等方法,寻找其余六块板与最小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拼,寻找哪一块板的面积与最小三角形面积存在倍数关系,然后把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小组讨论。(学生交流,老师巡视,点拨指导。)
每组派一名代表,说出小组内一条最重要的发现,别人已经说了的不再重复。(师依据学生所说,用大七巧板演示。)
老师根据各组所说的,进行如下板书:
通过讨论并对比验证,进一步得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较大的三角形与最小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见上图)
设计意图:在老师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猜一猜、算一算等方法,寻找其余六块板与最小的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2.拼规则图形并求面积
(1)用两块板(最小的三角形与任意一块)拼已学的几何图形
师巡视指导,挑选不同的拼法到投影上展示。如:
(2)求组合图形面积
师:上面的这些图形是什么图形?它们的面积是小三角形面积的几倍?小三角形的面积怎样求?
学生先口述方法后动手测量、计算小三角形的面积。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cm2。
根据所求的小三角形面积,说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3)用两块以上板拼规则图形
每人拼出一个,然后让小组内其他学生算面积。(小组之间交流)挑选有代表性的拼法展示,让全班学生求面积。
3.释疑、求不规则图案面积
再次出示课前学生拼的图案,及多媒体课件中的图案,让学生很快说出面积,并说一说是怎样得到的。
设计意图:在拼图、猜测、交流、计算、验证中,给学生提供操作机会和发挥想象的空间,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培养其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六、教学反思
(一)欣赏图案,总结活动
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了解了七巧板中七块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能求出用七巧板拼出的看似不规则的各种美丽图案的面积。这说明,只要我们有科学的方法和探究精神,困难的问题也能得到圆满解决。
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些七巧板其他方面的知识。(微课播放)
(二)设计悬念,回味活动
1.用七巧板(七块)拼成的各种图形或图案,它们什么相等?什么不相等?
2.用两副、三副七巧板,你还能拼出哪些美丽的图案?并在小组内说说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缘于基础而又高于基础,使学习内容得到进一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