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整合的知识传播转向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整合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将已有信息集合在一起,生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新的信息集合体,实现信息价值增值.信息整合传播作为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业务转型,与信息社会用户的深层信息需求相契合.信息整合传播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将信息整合为社会集体记忆,从而实现信息的价值增值.
其他文献
利奥六世为了获得男性继承人,缔结过四次婚姻,违反了教会法关于婚姻次数的规定.教会虽有反对的声音,但最终对此表示理解并做出有条件的让步.利奥六世的“第四次婚姻案”是拜占庭帝国皇位继承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案例,对拜占庭帝国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这期间,术语“生于紫色寝宫的”与继承权联系了起来.与之联系的公共庆祝活动和宗教仪式成为皇位继承制度的配套保障.这一案例反映出拜占庭帝国中期皇位继承制度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服务贸易是自由贸易协定的核心领域之一.RCEP确立了服务贸易相关规则,15个成员分别以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方式作出承诺,并且高于成员之间已有FTA的开放水平.除部门措施外,各成员还针对不同自然人类别临时入境和停留列明了相关条件与限制.在RCEP中,中国的服务贸易开放承诺达到了已有自由贸易协定的最高水平.RCEP整合并升级现有FTA规则,各成员将取消影响服务贸易的限制和歧视性措施,扩大市场准入,提高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
“现实主义重构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理论潮流,最早诞生于《时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重构论讨论专辑”.“现实主义冲击波”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文学》《人民文学》所推介的带有“新义”的创作潮流.一个代表20世纪90年代“现实主义”讨论的主要理论潮流,一个代表“现实主义”的主要创作倾向.理论阐释和创作实践上的对照和分析对于重新审视这一阶段的现实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的理论争鸣文章和主要作品是重新认识和反思现实主义的主要考察材料.这些材料反映了 20世纪90年代的现实主义在理论阐释和文
由于独特的思想传统和社会语境,欧洲传播政治经济学体现了不同于北美传统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路径,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分析逻辑;其理论传统是对文化和文本的结构性反思;在研究对象上,回归文化和文本;在研究视角上以日常生活为导向,采取结构化的研究框架;研究主题富含时代关切;在学科边界上,与文化研究的日益融合又分歧显著,研究路径日趋多元,体现出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的当代特色.
80后满族青年女性诗人安然是北方人,南下求学之后,就一直生活于南方.这种从北到南的地理空间位移,生成了她个人关于民族文化、关于异乡生存的离散性审美.因为少数民族的族性身份、身居现代城市当中的离散体验,以及本身的女性身份和哲学专业背景,安然青年阶段的诗歌创作,表现出较强的超出年龄阶段的成熟意味与文化性叙事特征.安然作为近年来中国诗坛青年诗人群体非常活跃的代表之一,探讨她的诗歌创作背景、影响因素及其所呈现的持续性诗歌创作特征,既可以总结出构成当代青年诗歌创作的一些决定力量,也可以窥见当代青年诗歌发展的一些可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有关“新乡贤”纳入乡村治理版图的研究从未间断,学界将“乡贤回归”“新乡贤”下乡视为政府主导下的农村精英结构再造工程.文章从政策招引、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新乡贤”的产生,进一步分析农村新乡贤群体的组织形态、运作机制及治理绩效.当下乡村振兴中的精英再造普遍采取的是“行政吸纳社会”的策略,这是一种“吸纳性治理”的新策略,在此过程中达成了传统治理资源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相互耦合,有助于解决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外生权威缺乏与内生权威式微的双重困境,推进乡村治理
城市群已经成为当前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核心和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作为城市群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公共服务一体化仍面临重重阻碍.从行政割据的分析框架出发,理解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困境的核心就是要把握行政割据现象,研究总结出其具有三重属性:一是普遍性,来源于城市群概念不明和空间范畴盲目扩大;二是破坏性,来源于公共服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三是复杂性,来源于职能性割据、地域性割据和层级性割据等多种行政割据现象的共现和相互加强.为了降低和消除行政割据的负面影响,有必要从国家层面构建城市群准入与扩容机制,构建公共服
“二月二”节日产生于唐代,但在北方地区,其节俗活动及文化内涵于元明时期却发生了变化,并演化为“龙抬头”节.其节俗活动主要包括“引龙”“打灰囷”“饮食节俗”“禁忌节俗”等,共同承载了“祈愿富贵”“崇龙祀土”“驱虫避害”等节俗文化主旨.这些节俗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呈现出多种表达形式.这种文化变迁是该文化针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环境、不同人群心理的适应性、归属性、审美性的需要进行的重新调适.
解释中国发展的相关问题,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学者都致力于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国道路是中国全方位发展过程中理论、制度、实践的集中体现与重要成果,并最终抽象为一种文化综合体.因此,对中国道路的文化构件进行分析,便成为中国道路话语构建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内容.具体分析,中国道路的文化构件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外来文化要素的交流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中革命性文化与建设性文化的衔接相续.中国道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要素,使其具有明显而独特的优越性,突出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经历了体制改革推动、大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综合性扶贫以及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五个阶段,工作重心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村)直至“入户到人”,扶贫目标从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阶段均实现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救济式与开发式相结合以及扶贫手段与技术的精细化.既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后,农村贫困将会以冲击性贫困和相对贫困为主,届时的扶贫工作需注重常规化、城乡统筹化以及职能集中化、实施“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