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知识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学生的合作交流,知识的应用过程、升华创新的过程更离不开学生的相互合作、交流和探究.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能够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生动、更有创造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体现.然而,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一些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是迎合新课标,搞搞花架子,合作学习大多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没有收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一、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小组建立的随意性
  我们看到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大多是随意的,往往都是教师指令前后几人一组自然组合,前后两排同学围在一起,合作小组就构成了,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基础、性格特点的全盘考虑,结果造成有的小组一个学生唱独角戏,其他人是看客,原因是这个学生成绩出色,表达能力又好,而其他学生学业水平较差,羞于启口;有的小组外向性格的学生占多数,交流的声音过大,对其他小组的讨论形成了干扰;有的小组成员性格内向居多,没人充当组织者,学习活动组织不起来,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有的甚至自己埋头做作业.笔者在调研听课时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场景:一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课,教师简单地引入课题后就把全班学生按座位一分为二,在小黑板上出示复习题,由此展开所谓的学习竞赛,整堂课完全演变成了优生展示的舞台,教师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权、学习权,他们坐山观虎斗,只关注本组的分数,不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际完全背离了合作学习的宗旨.
  2.合作学习的目标任务不明确、得当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合作学习也不例外.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目标的确定、内容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呈现的方式不做通盘的考虑,课堂上随心所欲,滥用合作学习,不管问题是大是小、是难是易,动辄就讨论交流,有的因为问题太大、太难,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认识,交流时大家面面相觑;有的因为问题太小、太容易,问题刚一提出,大多数学生都能脱口说出答案,根本没通过合作,也不需要合作就解决了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成为落实新课标的装饰.
   3.合作学习的过程混乱无序,缺少严密的组织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似乎离不开合作交流,动辄讨论,似乎只要讨论就是最好的.笔者听过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苏科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的一节课,一堂课讨论、合作学习多达七八次,引入新课后给出方程x2=2,先让学生讨论怎样解,总结得到直接开平方法后,又讨论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然后例题教学时讨论、归纳步骤时讨论、比较方程x2=k和(x h)2=k的根的情况特点时讨论、总结收获谈体会时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一讨论,问得频,讨论得勤,看起来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问题问得肤浅且零碎,探讨的价值不高,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开展真正的合作学习,有时是学生尚未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教师强制学生合作,有时对问题的深处、难处还未来得及探究,就草草收场,有时当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在欲罢不能的状态时,教师又突然叫停.教师只满足于有人能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小组就算过关.这几次合作中只有总结收获时的合作具有实际意义,其他几次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事实上这堂课的大部分知识完全可以由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加以掌握.这些现象表明,教师关注的只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和结果,而不是探究知识的过程,缺乏对合作学习过程的严密组织.
  4.合作学习缺少方法指导及对“学困生”的关注
  有的教师在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不是深入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监控、指导,缺少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心、帮助,而是站在讲台前等待.在《正方体的展开图》的一堂公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了相同数量的正方形纸片,要求用胶带连接后拼成正方体,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剩下的纸片最少,哪个小组就是最优秀的,一时间,各小组的学生纷纷动手、折叠、裁剪,忙活开来……不断有学生向教师展示他们的成果,都期望自己小组能超过其他小组.经过一轮“合作”,各小组的成果都很“丰盛”.可是,在大多数学生都兴致高涨的时候,听课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却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因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纸片被组长分给了做得快的其他同学,他们的面前一件也没有.这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往往跟不上节奏,成为听众,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讨论就洗耳恭听、坐而待答的习惯,自身的思考热情也就会随之冷却消失,慢慢地依赖他人,这对学生整体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合作学习的问题对策
  1.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要科学组合、分工明确
  要进行成功的合作学习活动,环境是先决条件,因此,创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乐于交流的课堂环境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合作学习前,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作,创造好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既要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顾及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同时选择好组长,一般是将悟性好且有责任心的学生分到各组担任组长,对能力差但有上进心的学生特别照顾到成员成绩优秀又富有爱心的小组,对习惯不好成绩又差的学生甚至故意安排在教师参与的小组.组内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人、发言人.一段时间过后,小组划分可以改变,每个成员的角色也可以互换,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2.教师应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
  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抓住教材核心,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方式与思维水平,善于捕捉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冲突、困惑,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在合作学习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堂需求准备相应数量的问题,合作学习的过程通常是围绕这些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来展开的.对所设计的问题一般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问题要有价值.设计的问题应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或是教材重点,或是学习难点,或是教学关键,或是知识的分化点等,即问题要契合合作学习的方式,适应学生合作心理的需求.②问题要有弹性.问题既不能太小、太过琐碎,又不可以太大、太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过于笼统.高质量的问题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探索空间和足够的思维含量;设计在学生思维的“ 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③问题要有层次.问题的设计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特殊需要,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要能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然,问题之间应有机地结合,以便于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
  3.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恰当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 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交锋,才有可能取得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学生个体对问题获得的认识,形成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存有困惑,或是出现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或是遇到大家都期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易或不能解决时,或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需要讨论时再安排合作学习,这时候合作学习就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而是一种内在的需求,它的效果才能得以充分的显现.
  
  4.合作学习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既要做活动的参与者,又要做活动的监督者、指导者.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并在必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监控,主要包括:①纠正偏差.当学生的思维远离讨论的主题时,把学生的讨论引到主题上.②消除误解.对于学习内容学生经常有误解,这些误解在小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强.教师要及时消除学生的误解,以免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步入误区.③防止冷场.在合作过程中或因缺乏组织,或因遇到难题,可能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教师应当分析具体原因,有效地进行调控.④关注学困生.随时注意学困生的动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听取意见,接受好的方法,可以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同样力求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与策略,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实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一种选择.只有灵活选择教学策略,才能有效达成合作学习目标,使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在课堂教学中,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一线的广大数学教师应当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合作学习本质、意义的认识,给“合作学习”适宜的“土壤”——有价值的问题或主题,和充足的“水分”——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再加上适当的“温度”——教师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合作学习”这朵小花才能开放得更加艳丽.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王为峰.初中数学公开课的若干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11).
  [4] 王华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
  [5] 范广辉.数学交流中教师任务的研究与探讨[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2006(2).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所发展,并且是可持续性的发展。为此,我们思品课的教师就应该大力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有效性”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所在,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或得到发展,首先就得让学生想学,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自主
美国新泽西州的小城市瓦因兰被称为蒲公英“王国”。这里遍地种着蒲公英,小小的蒲公英已不再是野生植物,而
幼儿园里正在做游戏,大地突然咚的一震。小朋友们一瞧:窗外出现了一辆面包车——噢,不是,是一只面包车那么大的脚!小朋友们顺着脚往上看:哇,原来外面站着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期刊
在墨西哥有一种蘑菇,人们一旦误食,大脑里会涌现出绚丽的风景和许多彩色的图案,各种图形变换快速,来势迅猛,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还有一种叫“裸盖菇”的植物,人吃后会产生一
目的:通过对随州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从而为弱视的防治探索出良好的方法。方法:首先由经医师培训的各幼儿园老师对学龄前儿童作检查前视力表训练,再由园医
读了《语文教师要善待意外》(见《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2B)一文,很受启发。意外是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的事,如何正确对待和艺术处理,这不仅是方法问题,而且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密切相关;不仅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求教师有大海般的宽阔胸襟。于漪老师说得好:“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惟其如此,善待意外才不可小觑。下面仅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谈谈我善待意外的体会。  一
加强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然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正处在人生观和
目的:探讨婴儿出生3mo内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轴的变化。方法:对13例22眼(4例单眼)出生后3mo内的患儿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段玻璃体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