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那一年,在扬子鳄诗歌论坛,一个叫姜红伟的诗人搞了一个“5.12汶川大地震诗集出版备忘录”,据他不完全统计,全国出版了100余种抗震诗集,有近万首诗歌,这个数目庞大得有些惊人。而这些铺天盖地的诗歌中,有许多都是一种重复,缺少真实感人的东西,缺少让人疼痛的力道,缺少来自心灵的感触。
一个成熟的诗人无疑是有技巧的,但技巧究竟是什么,恐怕许多人说不出所以然来。在现代诗发轫之初,在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穆旦们的时代,谈论诗歌的技巧相对是简单的,我们可以从修辞、句式等外在的形式和象征、表现、隐喻等现代主义的手法来条分缕析,像当下中学生做的那种诗歌鉴赏的练习题一样,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硬性的指标。
而当代诗坛,成熟不成熟的流派林立,一个流派有一个口号或者主张,有人垃圾,有人低诗歌,但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也许有些流派的成员都不明就里。到最后,还是各写各的,写作内容或风格相去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而就普通读者而言,似乎不在乎你用什么技巧,他们更关注的是你表达的人生体验和对未知的命名。所谓的技巧更多属于学院里的教授们在写文学史的时候要解决的命题。所以,一个有经验的读者,在读诗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被那些无法被技巧化解的部分打动,而非技巧。我个人认为,那是一首诗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它可能是粗砺的,但它肯定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芒,那是自然的生命,是血脉和骨骼,而非矫饰的作态和自我陶醉。
近来,我正在进行文本细读的写作,我越来越发现这个问题,那些进入我内心并让我有话要说的恰恰是那些朴实自然的作品,像郁葱的《后三十年》,大解的《感恩书》,路也的《木梳》,江一郎的《老了》,张执浩《动物之心》,朵渔的《无题》,李寒的《我爱上了》,沈浩波的《眼前这位老人》,孟醒石的《新龙门客栈》等等等等,它们之所以打动我,不是因为它们的写法有多奇妙,形式有多新颖。从表达上看,它们很普通,它们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诗里传递出来的人生经验或者说生命智慧触动了我的心灵。像我喜欢的以色列的阿米亥和波兰的米沃什一样,他们明白地说话,不佶屈聱牙,不故弄玄虚,但他们的真诚和悲悯却构成一种气场,弥漫在字里行间,让你迷失其中,不能自拔。这是生命感受的力量,而不是文字游戏的胜利。它是阅读感觉而非阅读训练,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对于写作者而言,我记得郁葱先生说过,写作到最后检验的还是学养。是的,学样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真实。它无法复制,无法模仿,它是一种相对于技巧更为本真的存在。记得前几年刚上网时,在诗江湖、在扬子鳄,在许多论坛,我都看到许多临屏写手,他们的写作速度极快,一天几首甚至十几首,当时活跃异常,然而,现在你还记得谁?那种急行军式的写作是可疑的,青春写作是短暂的,所谓的才华可能得一时之先,但拼到最后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就像《笑傲江湖》里气宗和剑宗一样,两者兼得当然最好,但如果非要选一,我宁愿舍弃招数而要气宗,从训练正面突围入手,而非取巧的擦边球。当然,这样的训练需要时间,但它更扎实、也更可靠。那些技巧的东西或许只能提供一种写作的可能,它无法推广、无法复制。
这就涉及到了阅读,我经常听有些人讲什么不读当代人的作品之类的话,我不明白他们是像表明什么,是证明自己的原创力,还是有意回避传承,我不得而知。早些年听到这样的话,的确很惭愧,为自己的平庸。人家没有读过作品就能写出那样的文字,自己读了许多反而写不出什么,这是多么难为情的事情啊。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一个诚实的写作者是离不开阅读的,而且是广泛而持久的阅读。不管你读什么,诗歌也好,随笔也罢,甚至是干枯的历史,反正你得读,这应该成为日常功课的一部分。就像在座的众师友,我想也都是有扎实的阅读背景的。比如朵渔,近年来研究近代史,似乎和诗歌很远,但恰恰是这种阅读,使他获得了一种对历史与当下的观照,他的诗歌作品有了历史的青铜之色和青铜之重,我记得他写过一首诗叫《乡村史》,很短,但绝对厚重。而厚重来自真实。退一万步讲,如果你不读,根本就不知道人家已经写到什么程度了,你自己闭门造车鼓捣出来自鸣得意的东西,没准早就有人写过了。所以,必要的视野还是应该的,它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
在诗歌里,我们当然可以借助想像和虚构,然而,那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诗歌最后的抵达,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呼应,灵魂与灵魂的观照与守望。说到底,诗歌的质地,应该是心灵的袒露,与灵魂的真实。
一个成熟的诗人无疑是有技巧的,但技巧究竟是什么,恐怕许多人说不出所以然来。在现代诗发轫之初,在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穆旦们的时代,谈论诗歌的技巧相对是简单的,我们可以从修辞、句式等外在的形式和象征、表现、隐喻等现代主义的手法来条分缕析,像当下中学生做的那种诗歌鉴赏的练习题一样,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硬性的指标。
而当代诗坛,成熟不成熟的流派林立,一个流派有一个口号或者主张,有人垃圾,有人低诗歌,但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也许有些流派的成员都不明就里。到最后,还是各写各的,写作内容或风格相去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而就普通读者而言,似乎不在乎你用什么技巧,他们更关注的是你表达的人生体验和对未知的命名。所谓的技巧更多属于学院里的教授们在写文学史的时候要解决的命题。所以,一个有经验的读者,在读诗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被那些无法被技巧化解的部分打动,而非技巧。我个人认为,那是一首诗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它可能是粗砺的,但它肯定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芒,那是自然的生命,是血脉和骨骼,而非矫饰的作态和自我陶醉。
近来,我正在进行文本细读的写作,我越来越发现这个问题,那些进入我内心并让我有话要说的恰恰是那些朴实自然的作品,像郁葱的《后三十年》,大解的《感恩书》,路也的《木梳》,江一郎的《老了》,张执浩《动物之心》,朵渔的《无题》,李寒的《我爱上了》,沈浩波的《眼前这位老人》,孟醒石的《新龙门客栈》等等等等,它们之所以打动我,不是因为它们的写法有多奇妙,形式有多新颖。从表达上看,它们很普通,它们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诗里传递出来的人生经验或者说生命智慧触动了我的心灵。像我喜欢的以色列的阿米亥和波兰的米沃什一样,他们明白地说话,不佶屈聱牙,不故弄玄虚,但他们的真诚和悲悯却构成一种气场,弥漫在字里行间,让你迷失其中,不能自拔。这是生命感受的力量,而不是文字游戏的胜利。它是阅读感觉而非阅读训练,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对于写作者而言,我记得郁葱先生说过,写作到最后检验的还是学养。是的,学样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真实。它无法复制,无法模仿,它是一种相对于技巧更为本真的存在。记得前几年刚上网时,在诗江湖、在扬子鳄,在许多论坛,我都看到许多临屏写手,他们的写作速度极快,一天几首甚至十几首,当时活跃异常,然而,现在你还记得谁?那种急行军式的写作是可疑的,青春写作是短暂的,所谓的才华可能得一时之先,但拼到最后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就像《笑傲江湖》里气宗和剑宗一样,两者兼得当然最好,但如果非要选一,我宁愿舍弃招数而要气宗,从训练正面突围入手,而非取巧的擦边球。当然,这样的训练需要时间,但它更扎实、也更可靠。那些技巧的东西或许只能提供一种写作的可能,它无法推广、无法复制。
这就涉及到了阅读,我经常听有些人讲什么不读当代人的作品之类的话,我不明白他们是像表明什么,是证明自己的原创力,还是有意回避传承,我不得而知。早些年听到这样的话,的确很惭愧,为自己的平庸。人家没有读过作品就能写出那样的文字,自己读了许多反而写不出什么,这是多么难为情的事情啊。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一个诚实的写作者是离不开阅读的,而且是广泛而持久的阅读。不管你读什么,诗歌也好,随笔也罢,甚至是干枯的历史,反正你得读,这应该成为日常功课的一部分。就像在座的众师友,我想也都是有扎实的阅读背景的。比如朵渔,近年来研究近代史,似乎和诗歌很远,但恰恰是这种阅读,使他获得了一种对历史与当下的观照,他的诗歌作品有了历史的青铜之色和青铜之重,我记得他写过一首诗叫《乡村史》,很短,但绝对厚重。而厚重来自真实。退一万步讲,如果你不读,根本就不知道人家已经写到什么程度了,你自己闭门造车鼓捣出来自鸣得意的东西,没准早就有人写过了。所以,必要的视野还是应该的,它是必修课,不是选修课。
在诗歌里,我们当然可以借助想像和虚构,然而,那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诗歌最后的抵达,应该是心灵与心灵的呼应,灵魂与灵魂的观照与守望。说到底,诗歌的质地,应该是心灵的袒露,与灵魂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