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前发生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也是我们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斗争的一次伟大实践,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为纪念秋收起义80周年,重温这段光辉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近期江西在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萍乡、铜鼓、修水三地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有关部门还举行了专题学术研讨会。中央及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术研讨会进行了深度报道,其中新华网还对铜鼓研讨会进行了全程直播。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与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宜春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8月26日 至27日在江西铜鼓县,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与中共九江市委于8月28日 至29日在江西修水县,先后召开了秋收起义学术研讨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陈威、谷安林等分别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央档案馆、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北京大学、华东师大、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30多个部门与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有38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了交流演讲。所提交的论文及演讲,发掘出了不少新的重要史料,提出了很多言之有据、富于启示性的新观点、新见解,对秋收起义的历史、秋收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等很多重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讨,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
1、关于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的卓越贡献。80年前,毛泽东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在中国历史巨变中,他坚毅地走向风云漫卷的历史前台,开始了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起步。研讨会上,有多位专家对此作了深入考证和阐述。学者们详尽考证了毛泽东亲自领导秋收起义及其实行战略转变的历史过程,有的学者指出,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给党对军队与政权关系以正确的认识定位;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实行由城市转向农村,给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以基本的战略定向;确立政治建军的新制度、新规定,给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本质定性;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给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以形式定义。有的学者还认为,毛泽东的卓越贡献突出体现在:主持召开了沈家大屋会议,制定了秋暴计划,提出了秋收起义的纲领和一系列正确主张,且“持之最坚”;主持召开了安源军事会议,正式组建了秋收起义武装部队,成立了起义的领导中枢——党的前敌委员会;秋暴失败后审时度势,退兵文家市,保存了革命力量,确定了前进方向;在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有的学者则就秋收起义的旗帜问题、农民土地、政权性质、武装夺取政权、暴动范围等重大问题与中央的分歧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重大理论创新的贡献。另外,有的军史专家还探讨了毛泽东从“修铜不停留”到“井冈登高路”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的锐意进取精神、异乎寻常的革命胆略与气魄、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关于秋收起义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及影响。研讨会上有多篇论文就此进行了较深入探讨。专家学者们认为:湘赣边秋收起义亮出了一面党旗,是我党首次高举共产党旗帜、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闯出了一条新路,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先声;开拓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三湾改编”解决了新型革命武装力量的建设问题;走出了一个伟人,是毛泽东踏上职业革命家戎马生涯的起点。所以说,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战略转折对于我党、我军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探讨了秋收起义的重大意义,认为秋收起义由受挫到催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变与不变相结合的典范,它所获得的局部经验,因为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它成为主导中国革命的根本理论。此外,也有学者在研讨中指出,秋收起义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和统一战线思想。
3、关于秋收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学者们一致认为,秋收起义最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起点,是中国革命崭新道路的新开端。有的学者在研讨中引证了大量文献史料,深入分析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正确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战争的规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有的专家进而指出,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高举党的旗帜,由攻打长沙到撤军湘南、再到进军井冈,有效地解决了举什么旗、建什么军、走什么路的问题。另外,有的学者还分析了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全过程中军事思想的变化,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动态的发展过程。
4、关于秋收起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我们党86个春秋的基本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研讨会上有些学者即从秋收起义这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来看,秋收起义不仅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和开端,也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转折点,它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动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秋收起义由攻打长沙转而决策进军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间贯串着一条动态的、善于审时度势的科学决策过程,正是这一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开端。也有学者指出,秋收起义时间虽短,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初步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代表的毛泽东在起义酝酿和爆发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不唯上、不唯书、实事求是的可贵政治品质。
5、关于秋收起义与江西、湖南、河北等地关系的研究。秋收起义爆发在湘赣边界,两省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都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与奉献。有的学者撰文探讨了湖南省委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所作的突出贡献: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正确提出和解决了秋收起义中的政策和策略问题,具体组织和领导了秋收起义。有的学者则就江西省委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的重大贡献进行了阐述:江西省委及地方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八七会议精神,为秋收起义的发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护入赣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江西组建,“斧头镰刀”军旗在江西大地升起;发动群众参战支前,有力配合了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委派宋任穷送出密信,为前委作出“引兵井冈”的决策起了重要作用。一些专家学者还分别撰文,以丰富的史料探讨了革命先辈在秋收起义之际为革命事业所作的巨大奉献,探讨了当地党组织、工会及民众对秋收起义所作的重要贡献。也有的学者还详细考证了我军第一面军旗诞生的问题。此外,还有学者撰文指出,秋收起义的爆发对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中共顺直省委的成立、改组以及后来北方地区轰轰烈烈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关于红色资源与服务现实的问题。众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江西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起义部队的主要集结地、起义战略转变并向井冈山进军的目的地,当年的那些重要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完整保存至今,这是进行资政育人的极好教材。有的学者在论文中运用SWOT理论,将秋收起义的历史遗存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分析了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及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策略。有的学者通过周密的论证,对铜鼓肖家祠的红色国宝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保护与开发利用好这一“红色国宝”提出了见解。有的学者则由继承发扬秋收起义精神着眼,提出了如何经营红色文化的思考与意见。
7、关于秋收起义精神及其现实启示。秋收起义所铸就的坚定信念、精诚团结、审时度势、敢闯新路的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现实意义。一些专家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时认为,秋收起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革命精神,它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上承八一精神,下启井冈山精神,在红色原创革命经典精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者们还认为,跨越80年的时空,今天回顾、纪念秋收起义,其间可以感悟到丰富的历史启示与现实借鉴意义。有的学者指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突出体现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代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创新思想、创新理论,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革命精神,而这也是今天我们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秋收起义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可资借鉴和吸纳的启示主要在于:要审时度势,坚定信念,正确判断形势,实行科学决策;要勇于创新,敢闯新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要相忍为党,执政为民,顾全大局,百折不挠,永远对未来充满信心。
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铜鼓、修水两地的秋收起义学术研讨会立意较高、视野开阔,研讨广泛深入,对今后秋收起义研究的深化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当然,秋收起义中的一些珍贵史料还有待继续深入挖掘氂清,秋收起义爆发地处湘赣边界,且关联江西多个爆发地,如何实事求是地研究好这段历史,取得认识上的一致,如何使秋收起义的研究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责任编辑 梅 宏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与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宜春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8月26日 至27日在江西铜鼓县,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与中共九江市委于8月28日 至29日在江西修水县,先后召开了秋收起义学术研讨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陈威、谷安林等分别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央档案馆、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北京大学、华东师大、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30多个部门与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有38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了交流演讲。所提交的论文及演讲,发掘出了不少新的重要史料,提出了很多言之有据、富于启示性的新观点、新见解,对秋收起义的历史、秋收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等很多重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讨,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
1、关于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中的卓越贡献。80年前,毛泽东亲自领导了秋收起义,在中国历史巨变中,他坚毅地走向风云漫卷的历史前台,开始了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起步。研讨会上,有多位专家对此作了深入考证和阐述。学者们详尽考证了毛泽东亲自领导秋收起义及其实行战略转变的历史过程,有的学者指出,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给党对军队与政权关系以正确的认识定位;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实行由城市转向农村,给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以基本的战略定向;确立政治建军的新制度、新规定,给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本质定性;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给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以形式定义。有的学者还认为,毛泽东的卓越贡献突出体现在:主持召开了沈家大屋会议,制定了秋暴计划,提出了秋收起义的纲领和一系列正确主张,且“持之最坚”;主持召开了安源军事会议,正式组建了秋收起义武装部队,成立了起义的领导中枢——党的前敌委员会;秋暴失败后审时度势,退兵文家市,保存了革命力量,确定了前进方向;在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有的学者则就秋收起义的旗帜问题、农民土地、政权性质、武装夺取政权、暴动范围等重大问题与中央的分歧进行了剖析,阐述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重大理论创新的贡献。另外,有的军史专家还探讨了毛泽东从“修铜不停留”到“井冈登高路”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的锐意进取精神、异乎寻常的革命胆略与气魄、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2、关于秋收起义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及影响。研讨会上有多篇论文就此进行了较深入探讨。专家学者们认为:湘赣边秋收起义亮出了一面党旗,是我党首次高举共产党旗帜、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闯出了一条新路,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的先声;开拓了一种新的模式,通过“三湾改编”解决了新型革命武装力量的建设问题;走出了一个伟人,是毛泽东踏上职业革命家戎马生涯的起点。所以说,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战略转折对于我党、我军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探讨了秋收起义的重大意义,认为秋收起义由受挫到催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变与不变相结合的典范,它所获得的局部经验,因为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它成为主导中国革命的根本理论。此外,也有学者在研讨中指出,秋收起义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和统一战线思想。
3、关于秋收起义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学者们一致认为,秋收起义最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起点,是中国革命崭新道路的新开端。有的学者在研讨中引证了大量文献史料,深入分析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正确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战争的规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有的专家进而指出,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高举党的旗帜,由攻打长沙到撤军湘南、再到进军井冈,有效地解决了举什么旗、建什么军、走什么路的问题。另外,有的学者还分析了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全过程中军事思想的变化,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动态的发展过程。
4、关于秋收起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我们党86个春秋的基本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研讨会上有些学者即从秋收起义这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来看,秋收起义不仅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和开端,也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转折点,它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动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和重要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秋收起义由攻打长沙转而决策进军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间贯串着一条动态的、善于审时度势的科学决策过程,正是这一过程,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开端。也有学者指出,秋收起义时间虽短,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初步奠定了实践基础,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代表的毛泽东在起义酝酿和爆发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不唯上、不唯书、实事求是的可贵政治品质。
5、关于秋收起义与江西、湖南、河北等地关系的研究。秋收起义爆发在湘赣边界,两省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都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与奉献。有的学者撰文探讨了湖南省委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所作的突出贡献: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了秋收起义计划,正确提出和解决了秋收起义中的政策和策略问题,具体组织和领导了秋收起义。有的学者则就江西省委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的重大贡献进行了阐述:江西省委及地方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八七会议精神,为秋收起义的发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护入赣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江西组建,“斧头镰刀”军旗在江西大地升起;发动群众参战支前,有力配合了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委派宋任穷送出密信,为前委作出“引兵井冈”的决策起了重要作用。一些专家学者还分别撰文,以丰富的史料探讨了革命先辈在秋收起义之际为革命事业所作的巨大奉献,探讨了当地党组织、工会及民众对秋收起义所作的重要贡献。也有的学者还详细考证了我军第一面军旗诞生的问题。此外,还有学者撰文指出,秋收起义的爆发对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对中共顺直省委的成立、改组以及后来北方地区轰轰烈烈开展土地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关于红色资源与服务现实的问题。众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江西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起义部队的主要集结地、起义战略转变并向井冈山进军的目的地,当年的那些重要而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完整保存至今,这是进行资政育人的极好教材。有的学者在论文中运用SWOT理论,将秋收起义的历史遗存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分析了秋收起义主要爆发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及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策略。有的学者通过周密的论证,对铜鼓肖家祠的红色国宝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保护与开发利用好这一“红色国宝”提出了见解。有的学者则由继承发扬秋收起义精神着眼,提出了如何经营红色文化的思考与意见。
7、关于秋收起义精神及其现实启示。秋收起义所铸就的坚定信念、精诚团结、审时度势、敢闯新路的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现实意义。一些专家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时认为,秋收起义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革命精神,它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上承八一精神,下启井冈山精神,在红色原创革命经典精神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者们还认为,跨越80年的时空,今天回顾、纪念秋收起义,其间可以感悟到丰富的历史启示与现实借鉴意义。有的学者指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突出体现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代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体现了我们党创新思想、创新理论,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革命精神,而这也是今天我们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秋收起义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可资借鉴和吸纳的启示主要在于:要审时度势,坚定信念,正确判断形势,实行科学决策;要勇于创新,敢闯新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要相忍为党,执政为民,顾全大局,百折不挠,永远对未来充满信心。
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铜鼓、修水两地的秋收起义学术研讨会立意较高、视野开阔,研讨广泛深入,对今后秋收起义研究的深化必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当然,秋收起义中的一些珍贵史料还有待继续深入挖掘氂清,秋收起义爆发地处湘赣边界,且关联江西多个爆发地,如何实事求是地研究好这段历史,取得认识上的一致,如何使秋收起义的研究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