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在成长中成才,圆满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升主体优势。另外,信息技术科任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科学合理分组原则,指引孩子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大胆创新。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更是教育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引言:
信息技术是初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虽不比语文、数学、英语课程那样重要,但也是学生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双向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主导着课堂,要求学生在枯燥氛围中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灌输指导,盲目说教,不考虑学生的理解情况,也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异常紧张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要想改善这一弊端现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对此阐述了几点新的看法。
一、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如果教师始终沿用灌输指导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理论,那既不会得到学生的重视,还会使他们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与厌学心理,给后续教学计划的实施造成很大阻碍[1]。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能力,笔者认为,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践环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内再明确个人的任务,互相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争取理解领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教师就可以对每个小组布置任务,例如不同的小组可以分别制作各类网站如旅游类网站以及商业类网站等。制作网站大体上有三个步骤:规划网站、制作网站和发布网站。制作网站还涉及到网站制作软件的使用以及网页代码的编写。因此,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也要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例如网站内容的收集工作、网站的布局以及美观性的考虑。还要有几名同学负责制作网页的代码部分,运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完成网站主页的制作,同时衔接主页和各个超链接。发布网站的工作也一样需要小组内协调组织分工。这样各个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充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都有自己的任务分工。而且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借鉴、合作,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站。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较少,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可帮助更加透彻的了解老师所讲解信息技术知识。
二、利用有效教学手段
教师分组后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了。但是,小组合作不仅是为了解决一两个简单的问题,还是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思路,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设计好小组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能让每个小组明确任务的目标。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教师除了下达任务外,还要积极引导遇到问题无法继续活动的小组[2]。另外,初中生思想普遍比较活跃,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停留15~25分钟,甚至更短。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能一直集中在课堂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学习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学习“网络知识”这一章节时,可以让每个小组设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将这一话题中存在的疑问发到论坛中,再让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解答。这一过程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发帖、回复等基本操作技能。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开展大的模块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利用PPT制作电子刊物这一学习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贴合实际生活的主题内容。学习小组通过对主题的讨论、分析,制订相关研究内容方案,然后学生要根据方案和分工来开展研究活动。将研究过程、结果及反思汇集整理后制作成电子报刊。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单一模块知识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创设探究教学情境
创设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问题本质,进而激发小组合作学习动机,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探究主题,以便于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小组探究目标,科学合理的创设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3]。小组合作探究,要注意问题的引入,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够逐步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案,以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果。如探究有关“网络”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发送自己关心的话题,通过这个简单的发帖操作,引发同学讨论,以便于获得同学之间的帮助,寻求有用的信息,提高学习效果。利用互联网论坛发帖探究问题,有利于集中小组的智慧,有效拓展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探究主题,以便于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小组成员的探究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结束语
新课改之后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初中生信息技术成绩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谭记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6(12).
[2]刁海軍.中学信息技术课引入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34-35.
[3]魏荣丽.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44-45.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引言:
信息技术是初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虽不比语文、数学、英语课程那样重要,但也是学生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双向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主导着课堂,要求学生在枯燥氛围中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灌输指导,盲目说教,不考虑学生的理解情况,也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异常紧张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要想改善这一弊端现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对此阐述了几点新的看法。
一、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走向更大的成功。如果教师始终沿用灌输指导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理论,那既不会得到学生的重视,还会使他们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与厌学心理,给后续教学计划的实施造成很大阻碍[1]。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能力,笔者认为,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践环节,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小组内再明确个人的任务,互相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争取理解领会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教师就可以对每个小组布置任务,例如不同的小组可以分别制作各类网站如旅游类网站以及商业类网站等。制作网站大体上有三个步骤:规划网站、制作网站和发布网站。制作网站还涉及到网站制作软件的使用以及网页代码的编写。因此,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也要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例如网站内容的收集工作、网站的布局以及美观性的考虑。还要有几名同学负责制作网页的代码部分,运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完成网站主页的制作,同时衔接主页和各个超链接。发布网站的工作也一样需要小组内协调组织分工。这样各个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充分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都有自己的任务分工。而且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借鉴、合作,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站。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较少,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可帮助更加透彻的了解老师所讲解信息技术知识。
二、利用有效教学手段
教师分组后便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了。但是,小组合作不仅是为了解决一两个简单的问题,还是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思路,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设计好小组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能让每个小组明确任务的目标。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教师除了下达任务外,还要积极引导遇到问题无法继续活动的小组[2]。另外,初中生思想普遍比较活跃,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停留15~25分钟,甚至更短。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能一直集中在课堂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学习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学习中去。如在学习“网络知识”这一章节时,可以让每个小组设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将这一话题中存在的疑问发到论坛中,再让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解答。这一过程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发帖、回复等基本操作技能。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开展大的模块学习任务。比如,在学习利用PPT制作电子刊物这一学习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贴合实际生活的主题内容。学习小组通过对主题的讨论、分析,制订相关研究内容方案,然后学生要根据方案和分工来开展研究活动。将研究过程、结果及反思汇集整理后制作成电子报刊。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单一模块知识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创设探究教学情境
创设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问题本质,进而激发小组合作学习动机,提高合作学习效果,所以,信息技术教学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探究主题,以便于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小组探究目标,科学合理的创设探究性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3]。小组合作探究,要注意问题的引入,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探究情境,使学生能够逐步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案,以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果。如探究有关“网络”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发送自己关心的话题,通过这个简单的发帖操作,引发同学讨论,以便于获得同学之间的帮助,寻求有用的信息,提高学习效果。利用互联网论坛发帖探究问题,有利于集中小组的智慧,有效拓展所学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探究主题,以便于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小组成员的探究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结束语
新课改之后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初中生信息技术成绩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谭记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6(12).
[2]刁海軍.中学信息技术课引入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34-35.
[3]魏荣丽.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