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提高作文水平首先要培养儿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一篇作文写得好不好,不仅表现在文句通顺,前后连贯等方面,还要看看作文所讲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所表达的思想是否真实感人,这便和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培养儿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呢?
首先要把观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事物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在小学阶段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注意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方法指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要有顺序、二是观察要抓住重点和特点。
观察要有顺序,无论是观察景、物、人、事,都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顺序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从时间的角度看,观察对象处在怎样的空间范围内,他的周围有什么,本身又是怎样的。观察时便要指导学生依空间的顺序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最后看什么,这属于静态的观察。从时间角度看,主要是观察对象的活动情况,它是你怎样开头的,经历怎样的过程,结果怎样。一般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这属于动态的观察,当然观察也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观察要有重点。抓重点之前,要求学生要对事物的全貌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看到事物的整体,了解其人其貌,才能抓住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捕捉到事物的特点。
其次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把观察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仅仅反应自己的所见所闻,必然还带有个人观察时的所思所感。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尽相同的感受,所以才产生了千姿百态的文章。这就使我们认识到,观察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只有既观察又思考才能对事物认识清楚,不断提高分析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我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养成一边看一边想的习惯。通常采取的是比较和联想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可以是把这一事物和另一事物比,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这个方面和另一个方面比,同一事物的这个时候情况和另一个时候情况比等等。例如我带领学生到公园游玩,引导学生比较这种花与另一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把这一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联想的方法,可以借助观察得到的印象,想像它原先是什么样,以后可能会是什么样子;还可以由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初春,我带领学生去春游,他们看到路旁的树发芽了,长出嫩绿的叶子,可能会想到夏天枝叶茂盛,在大树下乘凉的情景,到了冬天树木落叶,大雪压在树枝上的情景。看路两旁一些新盖的高楼大厦,可能会想到原来这里都是些破旧低矮的老式房子,是这几年的大变样,再过三五年这儿将会变得更加繁华、热闹、从亲眼所见的这些变化,可能会由此及彼地想到家庭的变化,学校的变化,祖国各方面的变化。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在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训练中,我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观察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能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新鲜的感受,自己的见解写到作文里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新意所在。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特别注意那些小淘气们的新发现。如:“嫩嫩的草芽藏在枯草的下面”“小蝌蚪饿的时候就吃自己的同伴”“蜗牛喜欢互相拥抱”等等,对发现这些新闻的孩子,我总是怀着极大的兴趣与他们分享快乐,让他们从老师的欢乐中受到鼓励。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提“为什么”,例如有一个学生,写她在“三八”妇女节那天,给妈妈削了一个苹果,因为事先忘记洗手,削好一看苹果有点脏,她感到很不好意思,可是妈妈还是把那个脏苹果吃了,她在日记的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妈妈为什么要吃这个脏苹果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极其简单,甚至是幼稚可笑,但却反映了学生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对自然对人生进行探索。从而使孩子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首先要把观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事物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在小学阶段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注意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方法指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要有顺序、二是观察要抓住重点和特点。
观察要有顺序,无论是观察景、物、人、事,都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的顺序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从时间的角度看,观察对象处在怎样的空间范围内,他的周围有什么,本身又是怎样的。观察时便要指导学生依空间的顺序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最后看什么,这属于静态的观察。从时间角度看,主要是观察对象的活动情况,它是你怎样开头的,经历怎样的过程,结果怎样。一般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这属于动态的观察,当然观察也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观察要有重点。抓重点之前,要求学生要对事物的全貌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只有看到事物的整体,了解其人其貌,才能抓住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捕捉到事物的特点。
其次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把观察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仅仅反应自己的所见所闻,必然还带有个人观察时的所思所感。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尽相同的感受,所以才产生了千姿百态的文章。这就使我们认识到,观察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只有既观察又思考才能对事物认识清楚,不断提高分析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我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养成一边看一边想的习惯。通常采取的是比较和联想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可以是把这一事物和另一事物比,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这个方面和另一个方面比,同一事物的这个时候情况和另一个时候情况比等等。例如我带领学生到公园游玩,引导学生比较这种花与另一种花的颜色、形状、香味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把这一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联想的方法,可以借助观察得到的印象,想像它原先是什么样,以后可能会是什么样子;还可以由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例如:初春,我带领学生去春游,他们看到路旁的树发芽了,长出嫩绿的叶子,可能会想到夏天枝叶茂盛,在大树下乘凉的情景,到了冬天树木落叶,大雪压在树枝上的情景。看路两旁一些新盖的高楼大厦,可能会想到原来这里都是些破旧低矮的老式房子,是这几年的大变样,再过三五年这儿将会变得更加繁华、热闹、从亲眼所见的这些变化,可能会由此及彼地想到家庭的变化,学校的变化,祖国各方面的变化。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在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的训练中,我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观察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能有自己的见解,这种新鲜的感受,自己的见解写到作文里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新意所在。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特别注意那些小淘气们的新发现。如:“嫩嫩的草芽藏在枯草的下面”“小蝌蚪饿的时候就吃自己的同伴”“蜗牛喜欢互相拥抱”等等,对发现这些新闻的孩子,我总是怀着极大的兴趣与他们分享快乐,让他们从老师的欢乐中受到鼓励。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提“为什么”,例如有一个学生,写她在“三八”妇女节那天,给妈妈削了一个苹果,因为事先忘记洗手,削好一看苹果有点脏,她感到很不好意思,可是妈妈还是把那个脏苹果吃了,她在日记的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妈妈为什么要吃这个脏苹果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极其简单,甚至是幼稚可笑,但却反映了学生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对自然对人生进行探索。从而使孩子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