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关注和解决全球问题、推动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非政府组织围绕组织核心目标在各个国家开展的具体性工作不仅有力推动了东道国社会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也加深了国际非政府组织来源国与东道国民众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对两国公共外交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选取拥有悠久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业务的英国国际非政府组织救助儿童会为案例,分析其在华起步与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公关环境及战略制定与效果,为中国广大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借鉴,助力本土国际非政府组织走出国门,融入全球发展的大格局,进而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救助儿童会在华国际公关活动的环境分析
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女性创立的发展组织,创始人为埃格兰泰恩·杰布。该组织被誉为人道主义组织中的先驱。救助儿童会在1920年向中国捐赠了第一笔款项,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展开工作。
从政治环境来看,救助儿童会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一直紧跟我国政府的有关政策以及法规动向。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默许,90年代开始逐步正式允许海外基金会资金进入中国大陆。救助儿童会于1980年起开始在云南等地开展项目,在1995年将中国项目办公室从香港迁至云南昆明,并在1999年将项目总部正式迁至北京。随着我国于2004年通过《基金会管理条例》、2017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救助儿童会在2013年成为在中国民政部注册的24家境外基金会代表处之一。2017年,救助儿童会(英国)北京代表处成为首批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之一。
从经济环境来看,救助儿童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其所在国的个人捐赠、企业捐赠、基金会以及机构捐赠。改革开放后,大量外企进入中国,许多在华外企成为救助儿童会的重要合作伙伴。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救助儿童会在华成员的捐赠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不仅如此,救助儿童会在华的社会组织合作伙伴也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测算研究报告指出,2016 年全国社会组织增加值总量约2789亿元人民币,而同年全国社会组织总支出约6373亿元人民币。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文化为该基金会的活动塑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1992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实施,1995年联合国妇女大会在华召开,我国社会对妇女儿童权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救助儿童会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社会环境。但与此同时,我国仍有部分公民欠缺儿童权利保护意识,侵犯儿童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救助儿童会在多领域持续开展工作有其必要性。
二、救助儿童会在华活动的国际公关策略选择
高度重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媒体合作
救助儿童会的组织活动宣传具有多样性以及复合型。救助儿童会首先充分利用中国各大媒体社交平台以及常用视频平台,通过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腾讯视频账号、优酷视频账号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其次,救助儿童会与合作伙伴、国内影视明星等共同拍摄宣传片,并在指定院线或视频平台投放;第三,救助儿童会还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如在西红门购物中心举办全纳教育主题绘画大赛颁奖暨优秀作品展览活动,并邀请社会公众人物、媒体代表一同出席,加强宣传力度。
广泛构建不同维度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救助儿童会积极搭建庞大的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政府方面,救助儿童会自进入中国大陆开展项目以来,始终与中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其中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民政部、外交部、公安部等中央部委,又包括地方层面的教育厅/局、卫生计划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区县政府等,合作范围涵盖儿童营养与健康、保护、教育、减贫、紧急救灾等多个领域。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与民政部社會事务司合作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与各级教育局合作开展基础教育项目;与联合国开发署、地方教育局、防震减灾局等机构合作,开展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和学校减灾防灾项目。
社会组织方面,救助儿童会积极与国内NGO开展合作。较为典型的案例,如救助儿童会、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和北京博源拓智儿童公益发展中心共同在南京和贵阳开展社区项目,旨在完善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服务模式。
企业合作伙伴方面,救助儿童会除与中国本土社会企业、公司积极合作之外,尤其注重与在华外企的合作,将自身的资金需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需求相结合。较为典型的如宜家和乐高。救助儿童会联合宜家家居在多地商场内推出系列公益活动,增进市民对全纳(融合)教育的了解。2019年,乐高集团与救助儿童会合作开展旨在增进外来务工人员与其子女亲子关系的乐高集团留守儿童夏令营,惠及15家工厂。
高度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
救助儿童会作为一家社会组织,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因此社会价值型国际公关策略本身也是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救助儿童会除关注自身所在的妇女儿童保护领域之外,也致力于积极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如1996年丽江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2016年湖北严重洪灾。
三、救助儿童会国际公关策略的效果评估
对救助儿童基金会的国际公关策略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可知其整体收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获得了中国国内公益界同行的认可以及高度评价
作为一家境外组织,救助儿童会于2016年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邀请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相关活动,并随后与业内同行共同发布《儿童公益组织行为准则指南》。2019年,救助儿童会与国内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风险治理与教育创新网络。
获得了中国各级政府的认可
2006年,儿童福利保护项目获得由中国慈善公益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提名,是唯一入围此奖项的国际项目。2018年,救助儿童会成功推动中泰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合作预防和遏制拐卖人口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救助儿童会参与到中国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开展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立法后实施状况的调研中。 获得了本土公众的广泛认可
救助儿童会各类项目在中国辐射地域不断扩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减,受助人数不断上升。2019 年,救助儿童会儿童保护项目直接和间接惠及受益人数总计超过 72 万人。不仅如此,中国民间对救助儿童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05月17日,救助儿童会官方微博粉丝人数50.6万人。
综上所述,救助儿童会依托良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环境,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以及内外部机遇和挑战,设立合理的目标,制定立体化、全方位的国际公关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四、对我国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启示
基于上述对英国救助儿童会在华国际公关活动的案例分析,可为中国国际非政府组织制定及实施国际公关战略提供下列启示:
在战略制定层面,国际非政府组织应充分把握东道国的政策法规发展动向,以长远眼光规范并更新自身有关信息及定位,综合分析经济文化背景下不同主体的需求,并对其能够提供的支持进行合理评估。
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国际非政府组织应很具自身业务需要将合作伙伴进行归类,并充分发挥各类合作伙伴的优势。国际非政府组织应做到如下几点:与东道国的各级政府尽可能建立良性且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微观工作与宏观工作相结合,重视参与有可持续影响力的工作,例如行业规范制定等;充分考慮东道国外企这一同样拥有国际公关需求的实体;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获得认可与支持;重视搭建与东道国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本文系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2020年青年文化书院专项研究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陈曦,女,吉林长春人,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公共关系,新媒体公共外交,国家安全;李宸偲,女,陕西西安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外交学。)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N-GDP)测算”研究成果发布 2016年全国社会组织经济贡献达2789亿》
2.救助儿童会政府合作伙伴
3.《欧盟支持“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服务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圆满落幕》
4.《六一公益快闪活动亮相宜家,听残障孩子大声宣告“我们都一样”》
5.《从家乡奔向父母工作的城市》
6.救助儿童会发展历史
7.救助儿童会携手合作伙伴在京举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8周年纪念 一同发布《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与行为准则指南》
8.《救助儿童会与合作伙伴联办“教育创新与灾害风险治理研讨会”关心儿童安全》
9.《救助儿童会儿童福利保护项目获“中华慈善奖”提名》
11.《救助儿童会参与《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调研》
12.救助儿童会2019年年报
一、救助儿童会在华国际公关活动的环境分析
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女性创立的发展组织,创始人为埃格兰泰恩·杰布。该组织被誉为人道主义组织中的先驱。救助儿童会在1920年向中国捐赠了第一笔款项,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展开工作。
从政治环境来看,救助儿童会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一直紧跟我国政府的有关政策以及法规动向。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默许,90年代开始逐步正式允许海外基金会资金进入中国大陆。救助儿童会于1980年起开始在云南等地开展项目,在1995年将中国项目办公室从香港迁至云南昆明,并在1999年将项目总部正式迁至北京。随着我国于2004年通过《基金会管理条例》、2017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救助儿童会在2013年成为在中国民政部注册的24家境外基金会代表处之一。2017年,救助儿童会(英国)北京代表处成为首批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之一。
从经济环境来看,救助儿童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其所在国的个人捐赠、企业捐赠、基金会以及机构捐赠。改革开放后,大量外企进入中国,许多在华外企成为救助儿童会的重要合作伙伴。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救助儿童会在华成员的捐赠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不仅如此,救助儿童会在华的社会组织合作伙伴也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测算研究报告指出,2016 年全国社会组织增加值总量约2789亿元人民币,而同年全国社会组织总支出约6373亿元人民币。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文化为该基金会的活动塑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1992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实施,1995年联合国妇女大会在华召开,我国社会对妇女儿童权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为救助儿童会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利社会环境。但与此同时,我国仍有部分公民欠缺儿童权利保护意识,侵犯儿童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救助儿童会在多领域持续开展工作有其必要性。
二、救助儿童会在华活动的国际公关策略选择
高度重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媒体合作
救助儿童会的组织活动宣传具有多样性以及复合型。救助儿童会首先充分利用中国各大媒体社交平台以及常用视频平台,通过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腾讯视频账号、优酷视频账号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其次,救助儿童会与合作伙伴、国内影视明星等共同拍摄宣传片,并在指定院线或视频平台投放;第三,救助儿童会还积极开展线下活动,如在西红门购物中心举办全纳教育主题绘画大赛颁奖暨优秀作品展览活动,并邀请社会公众人物、媒体代表一同出席,加强宣传力度。
广泛构建不同维度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救助儿童会积极搭建庞大的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政府方面,救助儿童会自进入中国大陆开展项目以来,始终与中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其中既包括国家层面的民政部、外交部、公安部等中央部委,又包括地方层面的教育厅/局、卫生计划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区县政府等,合作范围涵盖儿童营养与健康、保护、教育、减贫、紧急救灾等多个领域。具体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与民政部社會事务司合作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与各级教育局合作开展基础教育项目;与联合国开发署、地方教育局、防震减灾局等机构合作,开展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和学校减灾防灾项目。
社会组织方面,救助儿童会积极与国内NGO开展合作。较为典型的案例,如救助儿童会、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和北京博源拓智儿童公益发展中心共同在南京和贵阳开展社区项目,旨在完善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服务模式。
企业合作伙伴方面,救助儿童会除与中国本土社会企业、公司积极合作之外,尤其注重与在华外企的合作,将自身的资金需求与企业的社会责任需求相结合。较为典型的如宜家和乐高。救助儿童会联合宜家家居在多地商场内推出系列公益活动,增进市民对全纳(融合)教育的了解。2019年,乐高集团与救助儿童会合作开展旨在增进外来务工人员与其子女亲子关系的乐高集团留守儿童夏令营,惠及15家工厂。
高度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
救助儿童会作为一家社会组织,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因此社会价值型国际公关策略本身也是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救助儿童会除关注自身所在的妇女儿童保护领域之外,也致力于积极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如1996年丽江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2016年湖北严重洪灾。
三、救助儿童会国际公关策略的效果评估
对救助儿童基金会的国际公关策略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可知其整体收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获得了中国国内公益界同行的认可以及高度评价
作为一家境外组织,救助儿童会于2016年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邀请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相关活动,并随后与业内同行共同发布《儿童公益组织行为准则指南》。2019年,救助儿童会与国内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风险治理与教育创新网络。
获得了中国各级政府的认可
2006年,儿童福利保护项目获得由中国慈善公益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慈善奖”提名,是唯一入围此奖项的国际项目。2018年,救助儿童会成功推动中泰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泰王国政府关于合作预防和遏制拐卖人口的谅解备忘录》。2019年,救助儿童会参与到中国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开展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立法后实施状况的调研中。 获得了本土公众的广泛认可
救助儿童会各类项目在中国辐射地域不断扩大、项目数量不断增减,受助人数不断上升。2019 年,救助儿童会儿童保护项目直接和间接惠及受益人数总计超过 72 万人。不仅如此,中国民间对救助儿童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05月17日,救助儿童会官方微博粉丝人数50.6万人。
综上所述,救助儿童会依托良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环境,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以及内外部机遇和挑战,设立合理的目标,制定立体化、全方位的国际公关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四、对我国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启示
基于上述对英国救助儿童会在华国际公关活动的案例分析,可为中国国际非政府组织制定及实施国际公关战略提供下列启示:
在战略制定层面,国际非政府组织应充分把握东道国的政策法规发展动向,以长远眼光规范并更新自身有关信息及定位,综合分析经济文化背景下不同主体的需求,并对其能够提供的支持进行合理评估。
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国际非政府组织应很具自身业务需要将合作伙伴进行归类,并充分发挥各类合作伙伴的优势。国际非政府组织应做到如下几点:与东道国的各级政府尽可能建立良性且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将微观工作与宏观工作相结合,重视参与有可持续影响力的工作,例如行业规范制定等;充分考慮东道国外企这一同样拥有国际公关需求的实体;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获得认可与支持;重视搭建与东道国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本文系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2020年青年文化书院专项研究课题成果)
(作者简介:陈曦,女,吉林长春人,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公共关系,新媒体公共外交,国家安全;李宸偲,女,陕西西安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外交学。)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N-GDP)测算”研究成果发布 2016年全国社会组织经济贡献达2789亿》
2.救助儿童会政府合作伙伴
3.《欧盟支持“以儿童为中心的社区服务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圆满落幕》
4.《六一公益快闪活动亮相宜家,听残障孩子大声宣告“我们都一样”》
5.《从家乡奔向父母工作的城市》
6.救助儿童会发展历史
7.救助儿童会携手合作伙伴在京举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28周年纪念 一同发布《一线儿童工作者能力素养与行为准则指南》
8.《救助儿童会与合作伙伴联办“教育创新与灾害风险治理研讨会”关心儿童安全》
9.《救助儿童会儿童福利保护项目获“中华慈善奖”提名》
11.《救助儿童会参与《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调研》
12.救助儿童会2019年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