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史前王国的辉煌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发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而得名,年代距今约5300-4200年。
  
  良渚文化的发现和认识
  
  1935年,在复旦大学求学的何天行先生,从民间的探访中得到启示,于暑假和寒假发现了古荡、良渚出土石器、黑陶。之后又至良渚、瓶窑一带进行了广泛的考查工作。通过系统考查,得知良渚遗址分布在以良渚镇为中心的“良渚、荀山与长明桥、钟家村、卞家沙头一带”。
  1950年以后,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陆续发掘了一系列相关遗址,逐渐对这一文化的内涵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1959年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1973年,江苏吴县草鞋山第一次发现了随葬黑陶和玉琮、玉壁等大型玉礼器的良渚文化墓葬。从而开始认识到以前被当作周汉玉器的琮、壁等原来是良渚文化之物。
  继草鞋山发掘之后,1977年又在吴县张陵山发掘到了随葬琮、璧等的良渚文化大型墓葬。这些发现逐渐在考古界引起了对良渚文化的关注。一方面这些中国礼制中的重器,竟在一向被认为是“蛮夷之地”的江南找到了渊源;另一方面大墓与小墓之间所表现出的悬殊差异。也足以使人们相信,这一文化的社会分化与进步,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1978、1979和1982年,南京博物院对常州武进寺墩遗址进行了几次发掘,发现了有数十件琮、璧等玉器随葬的更为壮观的大墓,对琮、璧等玉器的形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提出了氏族显贵者及其家族墓地的观点。
  随后1982年和1983年,上海文管会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的发掘中,也发现了随葬大量玉器的良渚大墓。他们认识到,这一凸兀的土山,竟是专门为埋葬这些墓主人而由人工堆筑营建而成的“土筑金字塔”。这一认识上的突破,不仅为探讨良渚大墓的特点、性质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也为日后许多的发现提供了经验和启发。
  198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良渚文化发现的故乡,余杭县长命乡反山,终于发掘到了良渚文化的大墓,共清理出了排列有序的11座墓葬。这些大墓在排列位置上,墓坑规格上,随葬品的多寡与种类上,都反映出许多的差异和严格的规定,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与认识,为我们从一个整体上考察良渚文化的社会分化与分工等提供了新的材料。
  198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余杭安溪发掘了瑶山遗址,揭露出了一座祭坛遗迹。在祭坛上,清理了12座与反山相类似的良渚文化大墓。瑶山的发掘,不仅又一次获得了大量的精美玉器,而且也为良渚文化增加了一项新的重要内容——祭坛。从而使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良渚大墓与祭祀址,良渚玉器与祭祀的密切关系。
  1991年,在瓶窑汇观山上,又发掘到了一座与瑶山相类似的祭坛,复原祭坛面积1500多平方米,清理良渚大墓四座。通过此次发掘,对这种良渚祭坛的形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证明它在立体上是一种阶梯状的形式。
  在对反山、瑶山、汇观山等这些高等级墓地与祭祀址认识的同时,浙江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寻找与这些墓主人生前相应的生活场所。位于反山东侧的大型平坦土台,成为注意的目标。经过1987年、1992和1993年的几次发掘,证明了这座被叫作莫角山和古上顶的大型土台,是良渚人堆筑的大型建筑基址。它的东西长有670多米,南北宽有450多米,堆积厚度达10米左右,在其中心部位是以泥沙和石块多层夯筑而成。这一发现为认识良渚文化的精美发达的玉礼器系统,以及在遗物与墓地上所表现出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等,找到了依托,证明莫角山一带应是良渚文化的重要中心。良渚古城的发现,进一步印证和明确了莫角山遗址作为古城中心和良渚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
  


  
  中华东方文明的曙光
  
  以莫角山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构成一个具有都邑特征的大型聚落,其布局配置以及耗费大量人力营建起来的诸多特大型公共工程,表明一种集中的政治权力——王权的已然存在,而原始文字的萌芽,更印证了东方文明的曙光从良渚升起。
  良渚文化有着发达的犁耕稻作农业和专门化的手工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手工业主要有陶器、石器、玉器和漆木器等。渔猎也是食物来源的一部分,猪和狗为主要的家畜,并常常用于祭祀。在信仰方面,良渚文化有着共同的崇拜神徽。
  良渚文化中,以夹细砂鱼鳍形至T字形足系列的鼎和甗、双鼻壶、直口平沿豆、宽把杯、三足盘、三鼻带盖簋、尊、贯耳壶等为代表的陶器。以石钺、石镞、有段石锛、“耘田器”、三角形石犁为代表的石器,以及以琮、璧、钺、锥形器、三叉形器、梳背等为代表的玉器,共同构成了良渚文化区别于周边其他考古学文化的特征性器物群。
  良渚文化有着先进的技术和广泛的社会分工,导致社会贫富和等级的急剧分化,形成金字塔形复杂的社会结构和规范化的礼仪制度。宗教是调节各阶层的润滑剂,但贵族阶层对祀神场所和宗教艺术品的独占,显示已出现了垄断性的神权。
  依照良渚文化墓葬在随葬玉器器形、数量、体量及质料等方面的差异,良渚社会至少可以划分出五个不同的等级,与此同时,玉器所体现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为聚落间的等级高低,根据各聚落在拥有玉器器形、数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它们也至少可以分为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普通聚落三个等级。
  良渚文化是国内史前礼仪制度最发达和最完备的地区,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器系统已经脱离“以玉事神”的“礼”的原初状态,而赋予了区别身份、地位、权力、性别等的社会人伦的含义。良渚玉器中最重要的器物——玉琮的传播与影响范围,北上陕晋,南下广东,西到川蜀,其宽广的辐射范围是同时期其它任何一支史前文化中的任何一种器类所难以企及的。由良渚文化原创的琮、壁等玉器形制是商周玉礼器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除了玉器外,陶器、漆器中酒器的发达程度也为同时期其他考古学文化所未有。
  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系统非常复杂。良渚时期的刻画符号,总的来说可分抽象与象形两大类,绝大部分抽象的刻画符号见于陶器,在陶器烧制之前刻画,单个符号占绝大多数,不过,也有刻画2—4个横向排列抽象符号的陶器。象形的刻画符号见于陶器、玉器以及极个别的石器,都是在器物成形后再加以刻画的。陶器以余杭南湖出土的夹沙红褐陶圈足罐为代表,罐肩部和上腹部连续刻画有象形的虎等8个连续性图符。玉器则以“鸟立高柱”类图案为代表,这类图案由鸟等四个相互关联又可单独存在、各具内涵的象形图符上下叠加组合构成,截然不同于陶器上图符横向排列的构成形式,而且,目前这类图案仅发现于璧、琮等具有礼器性质的玉器之上。 良渚文化到哪里去了 由于良渚文化的发达和辉煌,人们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良渚文化消失了吗?他们到哪里去了呢?是战争?瘟疫?还是洪水?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需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这样一些概念。
  关于文化,有着多种抽象的哲学意义的解释。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它的涵盖面十分的广阔,它包涵了全部的社会遗产,它是人类具有的,其他社会种类所缺乏的那种东西,包括语言、知识、信念、习惯、艺术、技术、理想、规则等等。以及我们从其他人那里,从我们的长辈和过去的事件那里所学到的东西。加上我们可能要加到其中的东西。总之文化是一种生存的样式,是一群人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的一整套模式。
  而在考古学中,文化是可以观察的现象。考古学家们常常会发现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工具、武器以及装饰品等,常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的某类墓葬或遗址中,而与其他地区或另外的墓葬及遗址中出土的器物迥然有别。这些分布于一定区域、存在于一定时间、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类活动留下的物质遗存,我们就将它称之为考古学文化。
  从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上,是没有不消失的文化的。考古学文化所展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地区的阶段性的物质文化。一个考古学文化被另一个考古学文化所取代,或者说演化为另一个考古学文化。这并不表示这个区域的人群被取代或者消灭了,上一个考古学文化往往是下一个考古学文化的祖先。我们中国的历史是没有间断过的,这更是要求我们在一个过程中,连续地看待文化现象。通过考古学文化,我们可以看出在文化因素和时代转换的同时,考古学文化的空间范围往往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因此如果单就一时一地去看待某一个考古学文化,我们则难免会产生断灭观。而如果我们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阶段和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里观察,看到的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内部消长的现象,而且更多的将是文化间及局部集团间的交织与互动,是一种时空的交换与此消彼长。透过这种交替转换与螺旋式的发展,从而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大范围的中华共同体。
  因此,良渚文化在成就辉煌文明的同时,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周边的考古学文化进行渗透、穿插,将其诸多文化因素,化入周边考古学文化的肌体之中,依赖这些考古学文化的秉承、传递和发扬光大,良渚文化的许多文化因素得以汇入夏商周三代文明之中,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其他文献
在深圳,上海宾馆是深南大道的标志性建筑。宾馆虽然不高,但罗马式外形却是独一无二的;宾馆所处的位置虽然不是市中心,却是交通要冲,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过去,上海宾馆是深圳城乡结合处的地标,现在却成了深圳新老市区的分界。因为上海宾馆,海派文化成了深圳情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符号。      城乡结合处的地标    在深圳人的记忆当中,上海宾馆所处的位置。是深圳老城的城乡结合处,新老市区的分界。  1983
期刊
新疆喀什,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西部城市,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其民居在不失伊斯兰韵味的基础上,又融进了很强的生活气息。目前,喀什民居已成为中外游客观光的一个亮点。    喀什的维吾尔民居,是在多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最先融入的是陕甘地区和西亚的建筑风格。上世纪初,一部分俄罗斯人移民新疆,其建筑风格对当地的民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维吾尔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古丝绸
期刊
喜欢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俯望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喜欢走进中国第一家票号的“日升昌”,去感受祖先当年的富丽繁华;喜欢静静地站在县衙公堂,倾听曾经威武的县太爷审案;也喜欢一个人走在文庙的石板路上,细细感受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    街巷里面看数字    平遥城中原有4条大街、8条小街、72条小巷(据说这个数目也是和城墙上的望楼一一对应的)。四条大街中,东西向的有三条,南面的一条,连接着东边的文庙和西边的
期刊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呀绿波荡漾。”  这支歌是唱西双版纳的,曾经有位老测量员对我讲起过它,它的美丽和神奇,那宁静的傣家竹楼,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还有那大片大片的,凝着绿色之魂的、莽莽苍苍的热带原始雨林,这一切,都勾起了我对她一往情
期刊
2007年11月29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了一项石破天惊的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堪称“中华第一城”。    一直以来,位于浙江杭州余杭的莫角山遗址作为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中心,受到了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良渚古城是一个国家,那么良渚遗址就是它的
期刊
人们都说侗寨山乡有三样宝:一宝鼓楼、二宝太歌、三宝廊桥。  侗寨山乡的三样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鼓楼之美,美在她像一棵根深叶茂的银杉,脚踏大地,头顶云天,挺拔、清雅、雄浑、壮观,于是,僻静的侗寨山乡,因之多了一份雄奇与美丽。  大歌(亦称“鼓楼大歌”)之美,美在她如同天籁之音,萦绕于白云间,徜徉在蓝天下,于是,八百里侗寨山乡,天穹因之越发的美妙,大地因之勃发无限生机。  廊桥之美,美在她像天
期刊
灵动的艺术——高台民居    新疆的民居建筑,是活着的历史,是如烟的往事,是凝固的史诗,是灵动的艺术,是智慧的结晶。  民居建筑是人类文化精彩之处,不同地因的文化氛围产生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每个民族的文化也各有特色,因此都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  新疆地域辽阔,三山两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多有不同;生活习俗也有所不同,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  新疆的民居建
期刊
与大多数的阿昌族青年男女一样,李中显和林秋水是在赶街互相认识的,仿佛,那天的所有热闹繁华,单单是为了他与她的遇见。  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他,看到了她。带着满心的欢喜,他开口:“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她呢,羞涩而大胆地回答“林秋水,我的名字不好听。”最初的羞涩褪去,阿昌族姑娘的明朗爽落便显露出来。凝眸,细细打量,心中喜爱上这个俊朗的后生,于是就反问:“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  她
期刊
苗族婚俗    各地苗族婚俗形式各不相同。彝良、永善一带苗族有青年男女“批若”(类似公房)的自由恋爱习惯;楚雄部分苗族中有“姑娘房”;昭通部分苗族有“逛花房”和“踩月亮”;金乎一带苗族有“游方”(类似贵州苗族的“摇马郎”)。  无论何种形式,青年男女一般都通过对唱山歌选择配偶:倘若某一小伙子看中某一小姑娘,小伙子便撑一小花伞覆罩小姑娘,开始,小伙子首先主劝唱上两调求爱山歌,如果小姑娘也有情意,便以
期刊
昔日黄浦江边英属码头附近,建有大量的洋行,旅馆,银行以及私人别墅。那些别墅都是十分经典的英式风格。宽阔的马车道上,彩旗飘扬,充满着“国际化”的味道。    上海,如今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明珠城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因为金融业和工商业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上海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一个在“国际关注下”的上海,虽然今天以一种荣耀的方式存在,于历史却有一段被半殖民的耻辱经历。  十九世纪鸦片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