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政教育作为价值导向,课程教学作为载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当今时代,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有新的目标与要求,通过在专业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挖掘思政融合点,改进教学方法,把握课堂教学这条主线,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贯穿整個课堂,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实际课堂各个方面,从而达到德智并行的教学目标。本文就法医病理学理论课堂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实施法医病理学课堂思政的必要性
(一)思政教育需要应时代要求,顺当下形势进行改革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总要求,也是高校思政工作方法的科学指引。[4]教师应在新形势下更新理念,贴近学生,紧跟时代,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工作贯穿到教学、实践、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全过程。法医病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时代贴近前行,在一些能引领价值观的案件中加以思政元素,使得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思政内容以案例的形式融入课堂,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得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做个为社会奉献的法医工作者。
(二)由法医病理学的课程内容要求及教育目的决定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伤、残、病、死及死后变化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查或审批提供医学证据。[5]为此,对法医病理工作者要求业务水平高的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职业道德,在实际检案实践中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体现对伤者、死者的人文关怀,侦查案件过程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因此在法医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讲解,还要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中,这样才能将法医工作者公平、公正、科学、求真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二、实施法医病理学课堂思政的具体方法
(一)之于教师
教师作为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执行传道者,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自己应当深谙其道,并且信奉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摆在首位的是,教师应该秉持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思想,才能在行动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应该基于法医病理学专业基础,深入思考发掘课题所涉及的思政元素,并运用于课堂中。
要形成教师的良好道德风气建树,将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提倡高校教师应当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8][9]
(二)之于教师团体
课堂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不是靠个别教师的努力,而是一个强大的思政教学团队的支持。思政教学团队应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集思广益,主要针对思政案例的挖掘、资料收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探讨。由于教师的知识背景和看问题角度不同,不同的教师在同一章节或知识点上会发掘出不同的思政教育元素。
在团队的教研活动中,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法医学专业特点、当下的社会热点等方面开展讨论,筛选出适合学生的思政教育案例,再收集与案例有关的文字或影像资料;其次,针对思政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联的课本知识点,对案例进行整合,无缝衔接于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使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植入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后,将相关思政教育案例汇总起来,建成法医病理学的思政教学案例库,进一步完善法医病理学的思政融入课堂建设的“数据库”,为以后的课堂开展夯实基础。
(三)之于课堂
法医病理学与其他医学课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尸体,结果涉及责任划分、量刑定罪等各个方面,更多的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与启发,其中有很多知识点及实际案例具有德育的潜力和价值,我们也探索将其总结并融入法医病理学课堂中。
1.爱国奉献,迎难而上
“绪论”部分介绍了法医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关键的是明确了法医病理学的工作规范,即需要从事法医病理工作的人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有迎难而上、敢于牺牲的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笼罩着整个中国,临床诊治急需病理解剖的有力支持,法医刘良团队义不容辞,不顾个人安危,进行国内首例新冠肺炎解剖,并及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挽回无数人的生命。法医病理工作者不单单可以揭露犯罪,还可以为医疗提供参考,指导临床。我们意在通过这个事例,增强法医学生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2.培养科学思维,客观分析问题
法医病理工作者除了掌握病理学的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检案中,灵活运用,才能解释和论证好死亡的过程及机制等。例如震惊全国的南大碎尸案中,死者刁爱青尸块被发现时,已经失踪9天,但其尸体并未出现尸绿征象,但按照法医医学知识,人在冬天死后大约72h~96h就会出现尸绿,所以死亡时间应在被发现尸体前的4天内,与失踪时间不符。这时应充分结合案件实际,因其尸块曾被煮熟过,蛋白质被热固定,延缓了绿斑的产生时间。
通过这个经典的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并与实际案情细节紧密联系,大胆求真,敢于假设,才能得到客观的结果。
3.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展现职业特有价值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是当前高教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10],法医学生作为特殊医学专业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尤为重要。法医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意外、事故、疾病相关悲剧的事件,上述案件常常具有警示作用,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班级公众号、微博或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如车内睡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意外触电死亡事件、食用未知菌类中毒死亡等)警示教育,使人们能正确认识危险,规避风险,防止意外的发生,引导学生认识案件警示科普教育不仅能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职业价值。 4.树立法律意识,恪守法律底线
在校学生作为法制中国的未来主体人群,增强其法律意识,关系到自身的成长与法制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曾言,“法律为人民之保障,法医鉴定则便为法律之保障”,法医作为维护法律公正性的群体之一,在解决涉及法律相关的医学问题时,更需要学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以河南司法鉴定一条街鉴定乱象等实际案例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法制观,使之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恪守法律底线,在日后办案过程中,法医工作者应秉承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做一名合格清正的法医工作者。
5.提高人文素养,发扬人文精神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尸体,涉及生死,关系重大,因此容易引起纠纷、误解的发生。为此法医在完成平时工作之时不只要求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对死者或家属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素养,并善于交流,沟通,开导,安慰倾听。法医的言行、谈吐,形成家属对法医的印象,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而产生信任,实际工作中的沟通模式、处理方式等也能带来成效,例如由于家属信任会更加配合,提供更多准确、有用的信息,为侦破案件起到积极的作用。缺乏人文关怀,则有可能引起不信任,甚至发生纠纷。借此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作用,从而自觉提升人文素养。
6.加強身心健康教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是工作、学习的基石,也是高效工作的长期课题。在猝死章节中,列举冠心病猝死案例的趋向年轻化,甚至在16岁青少年也有发生,究其原因,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引起的,借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加锻炼,养成良好体魄。另外近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多是因严重“心理疾患”问题引起的,引导学生认清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三、实施法医病理学课堂思政的要求
(1)要明确思政教育的主题,结合法医病理学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教学方式,切不可生搬硬套,应使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交融,达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无缝衔接”的效果。
(2)分清重点,课堂思政内容应适宜,简单切入,引出主题,避免过度铺垫造成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可通过课后给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去深入学习,达到补充课堂思政不足的目的。
(3)不同的知识点可以有相同的思政教育主题,通过选用不同的案例来突出思政重点,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4)要达到思政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思政的重要性,在行动上提高自身的思政教学水平;要求思政教学团队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思政案例,更新充实思政融入课堂建设的“数据库”,为以后的课堂开展夯实基础。
四、评价结果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学生对法医病理思政教学案例融入的评价,如图1-4所示。调查问卷主要对学生对课堂思政案例融入的评价、较喜欢的教学方式、受欢迎的思政案例内容以及其带来的收获进行问题设置。图1可以看出5634%的学生认为课堂思政是一味有效的调味剂,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仅有563%的学生不喜欢课堂思政的教学形式,由此可知课堂思政在广大学生中还是较受欢迎的,课堂思政有其可取性;图4表明662%的学生认为法医病理思政融入课堂最大的收获在于对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有帮助;亦如图3所示9014%的学生认为结合案例进行普通课堂讲授是最让人接受的。这些数据都表明学生是接受思政融入课堂并且喜欢通过案例进行学习交流的,但成功的思政融入课堂绝不能只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单纯举例,而是需要我们的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话题寻找合适的案例,并提出具有启发和建设意义的重点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分析和探讨,随时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时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例如图2调查可发现7465%的学生更加喜爱听当下的热点时事,那么教师可以从中提取具有思政意义的案例进行学习。只有将这些环节逐一落实,思政融入法医病理学课堂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同步思政教育的目的。
五、结语
在法医病理学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能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人文情怀。本文从培育学生爱国奉献、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感、法律责任意识、人文精神、身心健康六个方面详细列举了一些思政教育的案例,法医病理学课程内容中可以进行思政教育之处不仅限于此。教学有法可循,贵在找准方法。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普遍适用的,教师不能将一个方法用于全部课堂,而应根据学生资质、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探索符合自己课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更好地结合学生的意见,在不影响专业进度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融入课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法医工作者。因此,这更要求我们要提高教师团队的思政教学水平,需要在教学过程及教研活动中不断地探索与发掘,完善充实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数据库”,针对不同思政案例所表达的主题的特点,选择
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课堂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是医学院校教师的根本职责,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不断加强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茜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64-68.
[2]伍醒,顾建民 .“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3]张蓝月,崔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遵循依据,现实问题与主要途径[J].高校辅导员,2020,(002):67-72.
[4]王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工作[J].新西部(中旬刊),2018,(008):119,131.
[5]丛斌,官大威,王振原,等.法医病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
[6]史秀娟,金彩霞,田海滨,李姣,张陈,徐磊,吕立夏.课程思政在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4):637-640.
[7]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7-79.
[8]靳诺.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8-12.
[9]朱旭.以习近平思想为引领,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J].大学教育,2019(12):169-172.
[10]黄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103-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B2018145);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度高等教育改革项目(JG201969)。]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一、实施法医病理学课堂思政的必要性
(一)思政教育需要应时代要求,顺当下形势进行改革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总要求,也是高校思政工作方法的科学指引。[4]教师应在新形势下更新理念,贴近学生,紧跟时代,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工作贯穿到教学、实践、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全过程。法医病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时代贴近前行,在一些能引领价值观的案件中加以思政元素,使得专业知识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思政内容以案例的形式融入课堂,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得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做个为社会奉献的法医工作者。
(二)由法医病理学的课程内容要求及教育目的决定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与法律相关的伤、残、病、死及死后变化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查或审批提供医学证据。[5]为此,对法医病理工作者要求业务水平高的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职业道德,在实际检案实践中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体现对伤者、死者的人文关怀,侦查案件过程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因此在法医病理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讲解,还要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爱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中,这样才能将法医工作者公平、公正、科学、求真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二、实施法医病理学课堂思政的具体方法
(一)之于教师
教师作为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执行传道者,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自己应当深谙其道,并且信奉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7]摆在首位的是,教师应该秉持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思想,才能在行动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师应该基于法医病理学专业基础,深入思考发掘课题所涉及的思政元素,并运用于课堂中。
要形成教师的良好道德风气建树,将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更好地有机结合起来,提倡高校教师应当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8][9]
(二)之于教师团体
课堂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不是靠个别教师的努力,而是一个强大的思政教学团队的支持。思政教学团队应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集思广益,主要针对思政案例的挖掘、资料收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探讨。由于教师的知识背景和看问题角度不同,不同的教师在同一章节或知识点上会发掘出不同的思政教育元素。
在团队的教研活动中,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法医学专业特点、当下的社会热点等方面开展讨论,筛选出适合学生的思政教育案例,再收集与案例有关的文字或影像资料;其次,针对思政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联的课本知识点,对案例进行整合,无缝衔接于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使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植入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后,将相关思政教育案例汇总起来,建成法医病理学的思政教学案例库,进一步完善法医病理学的思政融入课堂建设的“数据库”,为以后的课堂开展夯实基础。
(三)之于课堂
法医病理学与其他医学课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尸体,结果涉及责任划分、量刑定罪等各个方面,更多的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与启发,其中有很多知识点及实际案例具有德育的潜力和价值,我们也探索将其总结并融入法医病理学课堂中。
1.爱国奉献,迎难而上
“绪论”部分介绍了法医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关键的是明确了法医病理学的工作规范,即需要从事法医病理工作的人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有迎难而上、敢于牺牲的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笼罩着整个中国,临床诊治急需病理解剖的有力支持,法医刘良团队义不容辞,不顾个人安危,进行国内首例新冠肺炎解剖,并及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挽回无数人的生命。法医病理工作者不单单可以揭露犯罪,还可以为医疗提供参考,指导临床。我们意在通过这个事例,增强法医学生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
2.培养科学思维,客观分析问题
法医病理工作者除了掌握病理学的知识之外,还需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检案中,灵活运用,才能解释和论证好死亡的过程及机制等。例如震惊全国的南大碎尸案中,死者刁爱青尸块被发现时,已经失踪9天,但其尸体并未出现尸绿征象,但按照法医医学知识,人在冬天死后大约72h~96h就会出现尸绿,所以死亡时间应在被发现尸体前的4天内,与失踪时间不符。这时应充分结合案件实际,因其尸块曾被煮熟过,蛋白质被热固定,延缓了绿斑的产生时间。
通过这个经典的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并与实际案情细节紧密联系,大胆求真,敢于假设,才能得到客观的结果。
3.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展现职业特有价值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是当前高教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10],法医学生作为特殊医学专业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尤为重要。法医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意外、事故、疾病相关悲剧的事件,上述案件常常具有警示作用,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班级公众号、微博或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如车内睡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意外触电死亡事件、食用未知菌类中毒死亡等)警示教育,使人们能正确认识危险,规避风险,防止意外的发生,引导学生认识案件警示科普教育不仅能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职业价值。 4.树立法律意识,恪守法律底线
在校学生作为法制中国的未来主体人群,增强其法律意识,关系到自身的成长与法制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曾言,“法律为人民之保障,法医鉴定则便为法律之保障”,法医作为维护法律公正性的群体之一,在解决涉及法律相关的医学问题时,更需要学法、懂法,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以河南司法鉴定一条街鉴定乱象等实际案例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法制观,使之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恪守法律底线,在日后办案过程中,法医工作者应秉承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做一名合格清正的法医工作者。
5.提高人文素养,发扬人文精神
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尸体,涉及生死,关系重大,因此容易引起纠纷、误解的发生。为此法医在完成平时工作之时不只要求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更要有对死者或家属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素养,并善于交流,沟通,开导,安慰倾听。法医的言行、谈吐,形成家属对法医的印象,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而产生信任,实际工作中的沟通模式、处理方式等也能带来成效,例如由于家属信任会更加配合,提供更多准确、有用的信息,为侦破案件起到积极的作用。缺乏人文关怀,则有可能引起不信任,甚至发生纠纷。借此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作用,从而自觉提升人文素养。
6.加強身心健康教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是工作、学习的基石,也是高效工作的长期课题。在猝死章节中,列举冠心病猝死案例的趋向年轻化,甚至在16岁青少年也有发生,究其原因,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不科学、不合理引起的,借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加锻炼,养成良好体魄。另外近年高校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多是因严重“心理疾患”问题引起的,引导学生认清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三、实施法医病理学课堂思政的要求
(1)要明确思政教育的主题,结合法医病理学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和教学方式,切不可生搬硬套,应使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交融,达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无缝衔接”的效果。
(2)分清重点,课堂思政内容应适宜,简单切入,引出主题,避免过度铺垫造成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可通过课后给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去深入学习,达到补充课堂思政不足的目的。
(3)不同的知识点可以有相同的思政教育主题,通过选用不同的案例来突出思政重点,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4)要达到思政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思政的重要性,在行动上提高自身的思政教学水平;要求思政教学团队在教研活动中不断探索新的思政案例,更新充实思政融入课堂建设的“数据库”,为以后的课堂开展夯实基础。
四、评价结果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学生对法医病理思政教学案例融入的评价,如图1-4所示。调查问卷主要对学生对课堂思政案例融入的评价、较喜欢的教学方式、受欢迎的思政案例内容以及其带来的收获进行问题设置。图1可以看出5634%的学生认为课堂思政是一味有效的调味剂,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仅有563%的学生不喜欢课堂思政的教学形式,由此可知课堂思政在广大学生中还是较受欢迎的,课堂思政有其可取性;图4表明662%的学生认为法医病理思政融入课堂最大的收获在于对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有帮助;亦如图3所示9014%的学生认为结合案例进行普通课堂讲授是最让人接受的。这些数据都表明学生是接受思政融入课堂并且喜欢通过案例进行学习交流的,但成功的思政融入课堂绝不能只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单纯举例,而是需要我们的教学团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话题寻找合适的案例,并提出具有启发和建设意义的重点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的分析和探讨,随时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时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例如图2调查可发现7465%的学生更加喜爱听当下的热点时事,那么教师可以从中提取具有思政意义的案例进行学习。只有将这些环节逐一落实,思政融入法医病理学课堂活动才能顺利进行,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同步思政教育的目的。
五、结语
在法医病理学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能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人文情怀。本文从培育学生爱国奉献、科学思维、社会责任感、法律责任意识、人文精神、身心健康六个方面详细列举了一些思政教育的案例,法医病理学课程内容中可以进行思政教育之处不仅限于此。教学有法可循,贵在找准方法。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普遍适用的,教师不能将一个方法用于全部课堂,而应根据学生资质、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探索符合自己课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更好地结合学生的意见,在不影响专业进度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融入课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法医工作者。因此,这更要求我们要提高教师团队的思政教学水平,需要在教学过程及教研活动中不断地探索与发掘,完善充实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数据库”,针对不同思政案例所表达的主题的特点,选择
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课堂思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是医学院校教师的根本职责,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不断加强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茜 .“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64-68.
[2]伍醒,顾建民 .“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3]张蓝月,崔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遵循依据,现实问题与主要途径[J].高校辅导员,2020,(002):67-72.
[4]王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工作[J].新西部(中旬刊),2018,(008):119,131.
[5]丛斌,官大威,王振原,等.法医病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2.
[6]史秀娟,金彩霞,田海滨,李姣,张陈,徐磊,吕立夏.课程思政在医学生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4):637-640.
[7]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7-79.
[8]靳诺.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 以德施教——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8-12.
[9]朱旭.以习近平思想为引领,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J].大学教育,2019(12):169-172.
[10]黄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103-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医学科学研究基金(B2018145);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度高等教育改革项目(JG201969)。]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