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1st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成学生自我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 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3 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4 尊重个体差异,加强实践操作
  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当代语文教育界的新研究与新反思,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无数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都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变革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涉及到学习方式,也包括其它许多方面。  1 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这种种表述说
期刊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指用以获取化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探究化学问题的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化学中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是培养通过提出问题,构思假说、搜集证据,运用实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展探究性教学谈几点看法:  1 通过演示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这门课程时,是一种望而生畏的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化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以及注重激励教育的思想已经给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逐步渗透且行之有效,我做了如下尝试。  1 精心指导预习,激励自学能力提高  拥有自学能力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整个教学中能力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提出相应预习要求,并提供不同的方法。教师的指导应以
期刊
幼儿园的课程是要回归幼儿的生活,应追随幼儿的已有经验,努力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融合,这与《纲要》中“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最近有幸参加了如东县名师唐海燕的创新团队研讨活动,本次同题异构的主题是:塑料。两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中班和大班两节科学活动,而我们课堂关注的切入点则是关注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下面是在我这次科学观摩活动中
期刊
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开启知识的钥匙教给学生。实际工作中,教师只有把握好探究知识的全过程,才能使学生顺利的接受新知识,更深更透的理解新知识。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呢?要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要注意授课语言的艺术性  初中学生接受系统的化学知识只是开端,研究物质的微观形成和性质,涉及的知识很抽象。如原子、分子知识、化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感情的作用。”好的朗读是完美的语言艺术,它通过表情达意的语言,把语言文字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学生的思维创设一幅生动瑰丽的图画。那么如何抓好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呢?根据近十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1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要使学生有一定的朗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朗读感兴趣
期刊
阅读教学必须体现新课标的总体方向,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进行探讨,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1 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思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腾飞的动力。”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人才。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面对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新事物、新思潮不断涌现,小学数学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求知,使学
期刊
【摘要】针对多年以来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从教学者这一视角探讨了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好的几个方面的问题: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不断增加和拓宽所教授学科的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使教学工作充满魅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魅力      多年以来,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总感觉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期刊
自从新课改推行以来,教育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学校的一线教师,对如何搞好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改革,虽然也创造出了许多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了许多,但对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收效甚微。我们不禁在反思:这种“穿着新鞋走老路”;“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坚定不移地走应试教育大道”的局面,到底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探索一套切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