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学校决定推行“瓮安四中5115有效课堂”,如今,这一教学模式在七年级也试行一个学年,在实施“5115有效课堂”过程中,我初尝到了课改带给教师和学生的快乐,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发展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现与大家交流,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最初,小组合作对于我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相当新颖的课堂模式,刚开始我们不知道如何做,我对于小组合作的理解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上课时把任务分配给他们做,或者让他们讨论一些问题,然后各组选派同学讲解所讨论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这样做有太多的问题。例如,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学生按原来的“插秧式”座位在一起上课的时候,课堂秩序良好,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回答都有条有理。可是,一旦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面对面坐在“一堆”,课堂上还真不好把控,叫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室里就吵得像个集市,难以管理;另外,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话说,不知道如何开展讨论,没叫讨论吧,他们的小脑袋又聚在一起了,还不如老师在上面提问题,学生在下面举手回答问题来得有效率;最头疼的问题,是完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小组里面能力强的学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能力弱的同学只管抄作业,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学到;这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恰恰又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迷茫,老师们在交流讨论中都深有同感,小组合作学习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后进的学生学习越来越被动,两极分化逐渐明显,后面的学生怎么办?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我们都没有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新课改走进了一个误区。在这种情况下,我校组织了七年级各学科的10名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我们亲自走进271高效课堂,真实的感受271高效课堂的操作流程,回校后,我们认真组织各教研组学习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老师们的不断探讨,不断努力,我们都觉得能更好的推行“5115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关键,应该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抓效率。
首先:抓好小组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于合作学习,刚开始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分组,我们的班主任在安排学习小组时,大多是从学习成绩排定的;任课老师在上课时,并不会调整学生的座位,所以,这样的分组形式,容易造成小组之间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则会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小组认真完成任务,而其它小组无所事事,这必定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时的效率。通过近两个月的摸索,我们把分组的原则向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方面倾斜,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性格、综合能力、平时表现等各方面因素分组,尽力做好能力平衡,即在前后两桌中,同时安排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这也符合昌乐二中小组建设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小组分好后,就是做好小组文化建设,比如:每个小组都会取个响亮而励志的组名,绘制符合本组文化的组徽,选取激励本组学习的组歌,制定本组的目标,这些工作都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在参与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同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抓好小组建设更有利于老师们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能顺利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老师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抓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的乐学和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了生生互动,而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生互动中,学生通过组内质疑、探索、展示等教学活动,逐渐形成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主体性发展有积极影响,合作学习目标结构能够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学生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的乐学和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因此,完成任务更为积极、主动,这就更有利于新课改的建设和实施。
第三:抓好组员之间的分工,可以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轻松而有效。
有了较为平衡的几个学习小组,并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因为如果小组内组员间的不平衡处理不好,照样要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而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者,只是充当“听众”,坐在那里静听,有的甚至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在班级交流时,代表小组汇报的还是那一两个频频发言的学生。如此就形成了那一两个学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配角”、“听众”。
为了改变这种组内成员间的不平衡现象,就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值周班长”(具体负责本周各项工作),“学习组长”(具体全面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小组对讨论问题所持的观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位组员都完成学习任务,并检查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汇报员”(主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汇报)等。明确的分工能使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有责任感,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绝不是“配角”或“听众”。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是轮流交换,从而促使小组成员间的角色互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变得轻松而有效。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有效方式之一,抓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每个学生都有一些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其中隐藏着许多新异的思维,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就会形成更多的思想,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理念。再则: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一改传统的单一的师生互动,它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主要的是增加了更多的生生互动,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戏”少了,学生的“戏”多了,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一问到底的弊病,而是讲得少,讲得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多了,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开展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质疑探究,拓展提升,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取长补短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上是本人在实施“5115有效课堂”中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如有不成熟之处敬请大家指正探讨。我们的课改之路还很漫长也会很艰辛,还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期待“瓮安四中5115有效课堂”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
最初,小组合作对于我和学生而言,都是一个相当新颖的课堂模式,刚开始我们不知道如何做,我对于小组合作的理解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上课时把任务分配给他们做,或者让他们讨论一些问题,然后各组选派同学讲解所讨论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这样做有太多的问题。例如,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学生按原来的“插秧式”座位在一起上课的时候,课堂秩序良好,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回答都有条有理。可是,一旦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面对面坐在“一堆”,课堂上还真不好把控,叫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室里就吵得像个集市,难以管理;另外,小组讨论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话说,不知道如何开展讨论,没叫讨论吧,他们的小脑袋又聚在一起了,还不如老师在上面提问题,学生在下面举手回答问题来得有效率;最头疼的问题,是完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小组里面能力强的学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能力弱的同学只管抄作业,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学到;这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恰恰又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迷茫,老师们在交流讨论中都深有同感,小组合作学习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后进的学生学习越来越被动,两极分化逐渐明显,后面的学生怎么办?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我们都没有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新课改走进了一个误区。在这种情况下,我校组织了七年级各学科的10名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我们亲自走进271高效课堂,真实的感受271高效课堂的操作流程,回校后,我们认真组织各教研组学习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老师们的不断探讨,不断努力,我们都觉得能更好的推行“5115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关键,应该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抓效率。
首先:抓好小组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对于合作学习,刚开始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分组,我们的班主任在安排学习小组时,大多是从学习成绩排定的;任课老师在上课时,并不会调整学生的座位,所以,这样的分组形式,容易造成小组之间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则会导致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小组认真完成任务,而其它小组无所事事,这必定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时的效率。通过近两个月的摸索,我们把分组的原则向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方面倾斜,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性格、综合能力、平时表现等各方面因素分组,尽力做好能力平衡,即在前后两桌中,同时安排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这也符合昌乐二中小组建设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小组分好后,就是做好小组文化建设,比如:每个小组都会取个响亮而励志的组名,绘制符合本组文化的组徽,选取激励本组学习的组歌,制定本组的目标,这些工作都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在参与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同时,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抓好小组建设更有利于老师们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能顺利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老师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抓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的乐学和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了生生互动,而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生生互动中,学生通过组内质疑、探索、展示等教学活动,逐渐形成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机会,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个体从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及方法中得到启迪,有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主体性发展有积极影响,合作学习目标结构能够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学生都更大程度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他们的乐学和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因此,完成任务更为积极、主动,这就更有利于新课改的建设和实施。
第三:抓好组员之间的分工,可以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轻松而有效。
有了较为平衡的几个学习小组,并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因为如果小组内组员间的不平衡处理不好,照样要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而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者,只是充当“听众”,坐在那里静听,有的甚至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在班级交流时,代表小组汇报的还是那一两个频频发言的学生。如此就形成了那一两个学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配角”、“听众”。
为了改变这种组内成员间的不平衡现象,就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如“值周班长”(具体负责本周各项工作),“学习组长”(具体全面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记录员”(专门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尤其是小组对讨论问题所持的观点、结果形成书面文字)、“检查员”(督促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每位组员都完成学习任务,并检查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和“汇报员”(主要负责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汇报)等。明确的分工能使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有责任感,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绝不是“配角”或“听众”。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是轮流交换,从而促使小组成员间的角色互换,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变得轻松而有效。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的有效方式之一,抓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每个学生都有一些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其中隐藏着许多新异的思维,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就会形成更多的思想,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理念。再则: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一改传统的单一的师生互动,它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主要的是增加了更多的生生互动,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戏”少了,学生的“戏”多了,教师一改传统教学一问到底的弊病,而是讲得少,讲得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多了,教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开展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质疑探究,拓展提升,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取长补短的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以上是本人在实施“5115有效课堂”中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如有不成熟之处敬请大家指正探讨。我们的课改之路还很漫长也会很艰辛,还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期待“瓮安四中5115有效课堂”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