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理新课程理念中讲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于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在物理课堂中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生活化情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因此,它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理新课程理念中讲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中物理教学更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探究、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因此,在生活中学习物理,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让物理课堂生活化非常重要。
  一、传统物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枯燥乏味、缺乏生活化色彩。
  当前,许多物理教科书只是枯燥的举例,却并未关注所举例子的来源;或者直接给出物理公式,而缺少深入生活化的探究。课本知识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分子的运动”一节,仅仅是从理论上说明了分子是怎样运动的,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应尽量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如打开风扇时,地面的水分蒸发快,把地面积水摊开,水分蒸发也快;如宾馆里热风干湿器是什么原理?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举例说明,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2.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媒体展示替代生活化实践。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许多老师对实验只是枯燥地说明或用多媒体动画替代实验,这显然脱离了生活实践,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的教学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如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成像特点,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物理走向社会,否则学生对物理知识只能死记硬背。
  3.物理练习脱离生活实际,不能与时俱进。
  生活中与时俱进的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前教育中,各类物理资料、习题集琳琅满目,但比较传统枯燥,和生活的联系较小。新课改下,应该将物理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融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物理的意识,发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二、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展现生活化教学
  1.在探究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情境,是老师利用生活中的真实现象,通过对多种技术创设的应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探究过程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设计探究内容时尽可能地联系学生实际,把生活中的情景“移”到物理课堂上,通过生活化的探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欲望和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获得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品尝探究兴趣、感悟美好生活。下面以探究压强与流速关系为例说明:生活事例1:汽车在马路上急速行驶后,地面上的树叶为什么会跟随汽车运动且向路中间靠拢?生活事2:飞机的机翼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生活事例3:火车进站时,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离轨道较远的安全线以外?火车从你身边通过时你有何感受?通过对以上三个事例的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压强与流速有关。在学生交流、讨论和教师的及时点拨下,制订探究计划、进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通过这些在身边的例子,提出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规律,使物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乐园。
  2.在实验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和勇于思考的创新精神。但在现实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器材的限制,课堂上不可能把每一现象都演示或分组实验,因此实验教学生活化应重点做好两个方面:首先,实验器材生活化。教师可利用生活用具或学习用品作为实验器材进行一些实验。矿泉水瓶在侧壁钻孔后装水可演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纸杯、蜡烛等演示小孔成像。其次,拓展实验空间。学生实验不能总是停留在实验室里,不能依赖实验室里的器材。教师要求学生开展课外小实验、自制教具建立学生家庭实验室等,真正体现在“做中学”物理,同时也能弥补因学生客观差异的影响而不能一次达到预定实验的要求的不足。
  3.在物理习题和课后作业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鉴于许多物理习题脱离生活实际,老师应尽量以学生自身经历的生活情境为原型,从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现象,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提出问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了“压强”这一物理概念时,根据密度的公式:P=F/S,可以设计习题如:如何测算人走路时的压强?当人们在松软的地上行走时,为什么会在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脚印?为什么在泥泞的沼泽地里有轮子的车辆寸步难行而装有履带的坦克和拖拉机却可以行动自如?为什么钉锤不能把木棒钉入墙里而图钉却很容易被按入墙里?这样生活化的题目比枯燥的课后习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找到正确答案,从而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课后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能很好地巩固和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因此,课后作业不应该脱离学生实践,老师应该设计有关生活化情境的课后作业,如怎么在家中测量牛奶的密度、测电灯泡的实际功率,具体步骤有哪些。通过这些问题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锻炼了学生分析理解、处理实际生活中物理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蒸发之后,回家让学生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想一想你是怎样晾衣服的,也可以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生活,体现价值。
  总之,“体现知识价值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老师在物理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物理的契合点,学生通过将熟悉的生活场景与现有的物理知识相联系,将枯燥的物理原理建立在生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上,教学内容与生活因素接轨,通过解决“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理教学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而读图能力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经过多次教育实践发现,如果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而且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最想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当今社会很多地区重视优秀生,促使教师注重培养优秀生,设法提高中等生,而忽视困难生.当今在提倡素质教育,重视提高教育质量的情况下,广大教师需要更新观念,重视后进生、爱护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学有多样化的施行模式。老师能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问题导学,如此能够对知识教学形成较好的辅助。与此同时,教师还能通过地形图和其他有关的图片进行问题导入,如此,可对学生的识图、知识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发挥很好的辅助作用。另外,教师还能够根据教学重点用生活化的方式提出问题思考,如此不但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有助于较好地进行知识的应用实践。 
数学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也因此被作为一门从小开始学习的基础学科.新课改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要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教学逐渐由知识教学变为技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在现代物理解题中应用模型解构,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有效实现知识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已为世人所公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所有从事医药的科技工作者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初中物理教学方面入手,以质疑激发学生兴趣,以体验成功激发兴趣,以生活为源头,激趣促进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物理教学 激发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同时兴趣是直接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物理学科兴趣浓,学生就会愿意花时间在物理学科上,克服困难的欲望就强,学
摘 要: 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近年高考物理试卷来看,实验的分值逐年增加,几乎占物理分数的大半壁江山。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的探究能力,已经成为物理老师课堂上必须重视的问题。要想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效果,老师要精心设计创新性教学,正确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开设“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摘 要: 在物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新力是这门学科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作者结合物理教学案例简单分析了培育创新力的方法。  关键词: 物理学科 创新力 思维能力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活动始终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举步维艰,在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下,教学活动最在乎的是知识的传递,而非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以引领新科技,出现有价值的发明创造。随着知识经济渐入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的弊
课后作业的布置关系到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换句话说教师可以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检查教学效果;而学生则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吸收并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二年级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学生由初一时的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科变成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八科,学科数目的增多,学习任务的加大,难度的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