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大学时的老师,现在已经是教授职称了。有一天闲了和他聊天,我问他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怎么不去别的城市发展?他笑了笑说:“曾经想过去别的地方发展,可时机不成熟,现在有条件了,可先我离开这个学校去外地发展的朋友告诉我说,千万不要离开这里,离开你将后悔一辈子。”
我不禁纳闷。老师又告诉我说:“你看现在报纸上到处都是某某院校招聘教授、博士,年薪几十万,管住房,替家属安排工作等等,那都是噱头、骗人的,打这么高的诱惑只是学校为了迎接评估的一种手段,等把你招过去了,那就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了。”
他给我举例说:“杭州某高校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在很短的时间里采用高薪诱饵,在全国‘挖’了很多教授、博士,可等评估一过,这些‘挖’来的老师全部采用末位淘汰制,先前承诺的什么科研资金、项目资金以及各项待遇,逐年下降,到后面这些老师的待遇还不如原来学校的待遇好。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在原来学校的时候,他是学术带头人,被人尊敬,看得起,辞职跑到杭州以后,根本就没人把你当回事,被‘挖’过去的哪个不是博士、教授?所以现在我坚信,这个地方虽然穷点,可过得心里舒服。”
对于全国高校,最敏感的一个词,那就是“评估”。从2004年开始,全国的大部分中专学校渐渐没有了,大专院校都争着升本了,本科院校都向权威学府迈进了,所以,这一切检验的标准,都包含在评估两个字里面了。
2005年4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接受评估的54所高校的评估结论:其中30所高校“优秀”、19所高校“良好”、5所高校“合格”。整个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优秀的比良好的多,良好的比合格的多,不合格的没有,中国高等教育果真好到这种“无可挑剔”的程度了吗?
中国书面上的全国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可实际呢?我们的教学质量却在逐年下降。
不用列举太多的证据,大家都很明白,教育部评估标准出台在后,评估的时段在前(教育评估时间跨度是最近三年),要想让已成的事实符合“后生”的评估标准,只有造假一条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的高校,无一例外都是造假高手,成绩良好的高校,也大多逃不过这种判断。
曲阜某大学,据说有一届毕业生培养计划上的一门课没有开,为了补充上这些学生的这门课程的试卷,就安排下一届的学生造试卷,并且必须造出学校要求的分数,当然事先校方提供了标准答案。这种闹剧实在不在少数。某经贸大学,由于以前没有规定优秀毕业论文至少达到5000字,结果现在要求带毕业设计的老师,替学生把论文补足5000字。以前从来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某些教授,通过“重建”文字档案,就被“造成”了每学年都给本科生上课的“标准”高校教师。
这就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活动产生的效应,中国大学是在传承知识、塑造后人吗?这不是在糟蹋中国的未来吗?
没有什么也不能没有骨气,中国教育界缺少的恰恰就是骨气。
当然,教育部关于教学评估的初衷,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而且我们知道,他们在每一次总结中也会让这种愿望变成一种“美好的”结果:那就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规范、改革、创新、进步(等等诸如此类的“美好”修饰词)起到了促进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我们还知道,教育部的领导们也都在被这种“伟大的成果”欢欣鼓舞着,并且将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绩,可以“载入史册”。
像一场大跃进,又像一场大浩劫,一切为评估让路,评估是重中之重,谁在评估中出了一点问题,谁就是学校的罪人。教师们苦不堪言,但还要“为了学校的利益”加班加点,唯有那些经历过文革,平日无所事事的行政人员目光如炬,似乎找到了温暖的感觉,“创造性”地想出各种对付专家组的招数,让教师们进行准备。实际的教学质量如何,已经无人问津,剩下的只有各种表格、各种总结、各种汇报材料……有的,要改成需要的样子,没有的,就要制造出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在这场造假运动中消耗着。
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在感到无奈的同时,更大的还是悲哀。尽管教育部说严禁在评估过程中造假,严禁为了迎评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就如今的评估方法,可能不造假吗?可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吗?而且,就已经评估过的高校来看,谁的造假水平高,谁就能得到优秀,谁能重视到“一切工作都让路”的程度,谁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此成绩下,我们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
那些“专家们”看不出造假的痕迹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出人意料,但是却非常真实:他们看的就是你造假的水平。因为提前通知学校要在一年后进行评估,并让你拿出三年间的所有东西来,就是给你时间来造假的。
那么,评估还有什么意义?就现在的方式,不仅无意义,而且贻害无穷。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不说,把学生们都纳入造假行列,这是怎样的罪孽?我们还如何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或许这样一次铭心刻骨的经历会消解掉我们所有的“育人”成果。
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界的奇耻大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如果所有的高校每5年(加上准备阶段只有4年)都要经历这样一次浩劫,几乎所有的在校本科生都会有一次经历,我们不是在集体教学生造假、应付吗?
尤其令人悲哀的是,全国高校都在进行着这样的“浩劫”,从2004年迄今已经通过评估的高校已有几百所,却没有一位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站出来,说出事情的真相,提出异议,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知识分子已经丧失了正直的良心,已经没有了说真话的勇气和胆识,这又是什么样的悲哀?
我不禁纳闷。老师又告诉我说:“你看现在报纸上到处都是某某院校招聘教授、博士,年薪几十万,管住房,替家属安排工作等等,那都是噱头、骗人的,打这么高的诱惑只是学校为了迎接评估的一种手段,等把你招过去了,那就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了。”
他给我举例说:“杭州某高校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在很短的时间里采用高薪诱饵,在全国‘挖’了很多教授、博士,可等评估一过,这些‘挖’来的老师全部采用末位淘汰制,先前承诺的什么科研资金、项目资金以及各项待遇,逐年下降,到后面这些老师的待遇还不如原来学校的待遇好。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在原来学校的时候,他是学术带头人,被人尊敬,看得起,辞职跑到杭州以后,根本就没人把你当回事,被‘挖’过去的哪个不是博士、教授?所以现在我坚信,这个地方虽然穷点,可过得心里舒服。”
对于全国高校,最敏感的一个词,那就是“评估”。从2004年开始,全国的大部分中专学校渐渐没有了,大专院校都争着升本了,本科院校都向权威学府迈进了,所以,这一切检验的标准,都包含在评估两个字里面了。
2005年4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接受评估的54所高校的评估结论:其中30所高校“优秀”、19所高校“良好”、5所高校“合格”。整个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优秀的比良好的多,良好的比合格的多,不合格的没有,中国高等教育果真好到这种“无可挑剔”的程度了吗?
中国书面上的全国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可实际呢?我们的教学质量却在逐年下降。
不用列举太多的证据,大家都很明白,教育部评估标准出台在后,评估的时段在前(教育评估时间跨度是最近三年),要想让已成的事实符合“后生”的评估标准,只有造假一条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的高校,无一例外都是造假高手,成绩良好的高校,也大多逃不过这种判断。
曲阜某大学,据说有一届毕业生培养计划上的一门课没有开,为了补充上这些学生的这门课程的试卷,就安排下一届的学生造试卷,并且必须造出学校要求的分数,当然事先校方提供了标准答案。这种闹剧实在不在少数。某经贸大学,由于以前没有规定优秀毕业论文至少达到5000字,结果现在要求带毕业设计的老师,替学生把论文补足5000字。以前从来不给本科生上课的某些教授,通过“重建”文字档案,就被“造成”了每学年都给本科生上课的“标准”高校教师。
这就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活动产生的效应,中国大学是在传承知识、塑造后人吗?这不是在糟蹋中国的未来吗?
没有什么也不能没有骨气,中国教育界缺少的恰恰就是骨气。
当然,教育部关于教学评估的初衷,那一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而且我们知道,他们在每一次总结中也会让这种愿望变成一种“美好的”结果:那就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规范、改革、创新、进步(等等诸如此类的“美好”修饰词)起到了促进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我们还知道,教育部的领导们也都在被这种“伟大的成果”欢欣鼓舞着,并且将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绩,可以“载入史册”。
像一场大跃进,又像一场大浩劫,一切为评估让路,评估是重中之重,谁在评估中出了一点问题,谁就是学校的罪人。教师们苦不堪言,但还要“为了学校的利益”加班加点,唯有那些经历过文革,平日无所事事的行政人员目光如炬,似乎找到了温暖的感觉,“创造性”地想出各种对付专家组的招数,让教师们进行准备。实际的教学质量如何,已经无人问津,剩下的只有各种表格、各种总结、各种汇报材料……有的,要改成需要的样子,没有的,就要制造出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在这场造假运动中消耗着。
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在感到无奈的同时,更大的还是悲哀。尽管教育部说严禁在评估过程中造假,严禁为了迎评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就如今的评估方法,可能不造假吗?可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吗?而且,就已经评估过的高校来看,谁的造假水平高,谁就能得到优秀,谁能重视到“一切工作都让路”的程度,谁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此成绩下,我们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
那些“专家们”看不出造假的痕迹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许出人意料,但是却非常真实:他们看的就是你造假的水平。因为提前通知学校要在一年后进行评估,并让你拿出三年间的所有东西来,就是给你时间来造假的。
那么,评估还有什么意义?就现在的方式,不仅无意义,而且贻害无穷。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不说,把学生们都纳入造假行列,这是怎样的罪孽?我们还如何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或许这样一次铭心刻骨的经历会消解掉我们所有的“育人”成果。
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教育界的奇耻大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如果所有的高校每5年(加上准备阶段只有4年)都要经历这样一次浩劫,几乎所有的在校本科生都会有一次经历,我们不是在集体教学生造假、应付吗?
尤其令人悲哀的是,全国高校都在进行着这样的“浩劫”,从2004年迄今已经通过评估的高校已有几百所,却没有一位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站出来,说出事情的真相,提出异议,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知识分子已经丧失了正直的良心,已经没有了说真话的勇气和胆识,这又是什么样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