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外眼里读懂中国

来源 :风尚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m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当代中国种种现象有点像瞎子摸象,谁都能插上一嘴,像那么回事,却又如隔靴搔痒不到点上。不妨看看老外是怎么看中国的,也许在别人的眼里旁观者清能够找到答案。
  日本人眼中的1980年代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作者:(日)新井一二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写独立和旅行的关系,仿佛是文艺青年们必然受落的路子。此书上市,销售远远抛离同期出版的《伪东京》。新井一二三文笔清淡,句子简短,很适合描述1980年代的中国。1980年代初期的中国,北京还没有牛仔裤,街上还看得见文革留下的红色标语,北京帅哥们都还未开始发胖,吃饭的地方只有饭庄和食堂,橘子味的常温汽水一瓶3毛钱,“教科书事件”的发生也没有导致大规模的反日游行。黑白相片中的新井,发型、面庞、笑容与中国女孩并无二致。在这个早早四处求学、漂泊的日本女孩子眼里,1980年代的中国和蔼又神秘,贫乏又新鲜。
  其实还有一点点的天真
  寻路中国
  作者:(美)海斯勒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和《江城》关注涪陵的社会和人的剧变的主题不一样,《寻路中国》中,海斯勒走到了相对不那么直面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的西部和北部。除了探寻远古遗迹,他长时间地生活在当地人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困惑和应对。书中几个主要的人物,在天然淳朴的面容上,有着希望赶上社会发展的一点急切和无助。作者颇富《纽约客》风格的写作笔法,读来很有电影般的场面感,仿佛还带点Polaroid的淡淡怀旧色彩。推荐80后和90后一读。
  这里每天都不一样
  江城
  作者:(美)海斯勒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通过涪陵这座长江小城的生活,作者写出了一系列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用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去观察发现这个在变而又不变的小城。用他的想象与了解去发现一处那个时代的身影,但又能找到熟悉的年代感,或许这就是当时中国,处于一个准备着开放而全世界不了解的时期的中国。
  很淡很轻近似于无的哀愁
  黄河之旅
  作者:(美)比尔·波特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2007年的《空谷幽兰》,是波特最广为国人所知的作品。他选择了“隐士”这个神秘的人群作为切入点,呈现了一种清苦、隐逸、自给自足的美妙生活图景。最近出版的《黄河之旅》,从《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中的“空”中脱离出来,回到黄河沿途景点名胜兼具历史尘烟和现代商业化的模糊面貌中,乍看和《寻路中国》的笔法很像,但缺乏其专业记者视角对中国的剧变的敏锐洞察力。波特对佛和禅的阐释自有一套,也许不那么准确,但始终能融合在他的游历文字中。他给自己和中国现实生活保留了恰到好处的距离,全书读来有不明因由的淡淡哀愁,波特已然是一个隐于市的“大隐”,不问来处,也不究去向了。
  我们想要一位老朋友?
  中国,我误解你了吗?
  作者:(日)加藤嘉一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加藤嘉一, “中日交流的民间大使”,近年受到国内众多主流媒体热切关注。《Vista看天下》林楚方,对他的洞察力颇为称道,甚至提前给他戴上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顶帽子。但其实加藤在文字中一向委婉谨慎,书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与其说在寻求答案和引起思考,不如说是向日本人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2010年出版的这本书,目前再读已有事过境迁之感,但仍不失为可略观两国文化差异的初步读本。希望加藤的笔跟得上中国的变化,也希望他比现在更尖锐些,不要真的变成一位“老朋友”。
  窥探古人
  画家生涯:中国传统画家的生活与工作作者:(美)高居翰 出版社:三联书店
  《画家生涯》写的是中国画家们更接地气的一面。高居翰依靠画家的日记、随笔、信笺甚至作品中的题识等浩如烟海的信息,还原了传统中国画家诸如公开润例、讨价还价或简单重复的小幅手卷流传于世等“为稻粱谋”的“生涯”写照,不慌不忙地为文人画派的淡泊洒脱的固有形象来了个颠覆。想起2001年出版的《亲爱的提奥-梵·高自传》,给弟弟的信里,梵·高隔三岔五就来一篇对困顿生活的轻描淡写,读来使人心酸。相比之下,中国画家们惯于勾画辽阔高远的自然山水,背后却都是古代社会神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所谓“生涯”,大概就是这样。
其他文献
菱形脸  脸形特征:额部较窄,颧骨较宽,下巴尖瘦,整个脸的轮廓两端窄、中间宽。  修饰原则:忌菱形、心形、倒三角形式样的耳饰,这种耳饰与菱形脸的下半部外形相似,会增强脸部的生硬感,另外不宜戴过大的贴耳式耳饰,这种耳饰无形中使颧骨部分加宽,使脸部的比例失调。  修容利器:跟“倒三角形脸形”一样,可以选择“下缘大于上缘”形状的耳坠,如水滴形、栗子形等,也推荐各种椭圆形、叶形、略显长条形的耳环。  色彩
期刊
500年前,欧洲的皇室贵族穿着着样式夸张的高跟鞋在各式各样的草地上进行高尔夫运动。他们不必操心自己的移动力,但当一名自称球手的家伙连站都站不稳的时候,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1560年,苏格兰女王的丈夫达利勋爵终于忍无可忍,在一年一度的格拉斯哥皇室公开赛上穿着了一双精心设计球鞋。这双球鞋摈弃了当时流行的高跟,并在鞋底镶上了7支钢钉,避免打滑和击球失误。由于勋爵的特殊地位,这双划时代的钉鞋被贵族们竞相
期刊
提起猎装,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这种有着四个超大口袋、收紧的腰线和背部开衩的服装,绝不是打猎那么单纯。  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作家海明威的衣橱里,都可以找到猎装。1968年,Yves Saint Laurent推出了一款猎装风格的夹克成为经典。跟随着Robert Byron和Bruce Chatwin这些奢华的大探险家的足迹,猎装更适合地中海的某个小镇、苏伊士或是北非某个地方的一程safari。如今,为
期刊
C. 偶尔街头  街头感觉不是坏事,偶尔街头会让你紧绷的生活放缓,若不是这样,街头元素又怎会给如此多的设计师以启发。最最简单的一件事情,街头元素,让已经在工作中非常资深的你立刻年轻又有活力。   RAY-BAN RARE PRINTS 雷朋珍稀图案系列  自2010 年春夏系列以来,Ray-Ban Wayfarer已大胆推出新颖且趣味十足的设计,使得该款成为真正的潮流领导者。这样的Color-Bl
期刊
都说喜欢背双肩背包的人,在内心深处,还强烈眷恋着那些童真的美好,看似成熟的外表之下,游离着一个长不大的灵魂。  双肩背包最开始是为了解放双手,为外出提供方便而设计的,现如今的双肩背包,早已超越了功用及性别在内的一切限制,各种颜色款式设计已经成为男人们用来展现个性的必备单品。复古风刮得如此猛烈,双肩背包自然也不落潮流,本季的双肩包在设计方面都无多余累赘的修饰,所有的剪裁、装饰都恰到好处,不多一厘,也
期刊
在盛夏里,家中衣橱也好,人在途上的行李箱也好,必须要具备不是什么别的,而是一些纯朴白净的汗衫,圆领是状元,V领可以是榜眼,但务必是来自日本的无印良品,全新的,半新的,不算旧的,可以为我轻松自在地构成不同的状态和味道,可以绽放坚实肌理是日常,但事实上更可以造就出一份不慕荣华富贵的儒雅,麻造西服很是易于彰显,更有趣是去配搭正统西裤,有着介乎动与静之间的效果,是飞车党,也可以是文学家,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来
期刊
其实关心手表消息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几年来,“女装机械表”一直是表坛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各品牌竞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各式新表,希望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试想: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是女性,这样广大的市场有谁能不心动?加上各种传媒的推波助澜,难怪会把这股潮流炒得热闹滚滚。然而,很多普通消费者,石英表和机械表的差别都不太清楚了,该如何为爱人或为自己选择一枚能历久弥新、日渐珍爱、甚或足以传承世代的女用机械表
期刊
智能手机虽然很普及,而且功能愈来愈强大,足以应日常简单文书、记事之要求,可是有品位的男生仍然喜欢随身携带一支墨水笔,不是单纯地为了配衬衣服,而是一种文化修养的象征,特别是当你选对了一支出色的墨水笔。为什么是墨水笔而不是钢珠笔?因为墨水笔背后的学问比钢珠笔更多。使用墨水笔,必须先懂得从选择墨开始,之后是笔嘴的设计,以及笔身的用料等,每一项目都是一种对艺术的终极追求,因此,拥有墨水笔的人往往予人一份智
期刊
男士们到了某个年纪,腹部地带的六块肌肉就会结束“割据”状态,形成大一统局面,并且日渐膨胀,成为中年男的一大特征。  肚腩问题当然要靠锻炼解决,但在“拨乱反正”阶段,只能靠衣着来拯救视觉恶果,只要肯花心思,一点有层次感的搭配就能把你微微凸起的小肚腩在视觉上“消化”掉了。  贴地便鞋  贴地便鞋确实是舒适轻便,但是对身高没有任何贡献。有肚腩的男士们的身材重点已经在上半身,如果还不用一点办法让腿看起来长
期刊
有研究指出,淡淡烟草味与适度汗味都能增添男性的“男人味”,只要身边尚未有人提出反对,大多数男性对出汗并不避忌。可是有些人无奈地继续狂飙汗,于是就会散发出被人仰慕的“男人味”,如果不想被人“敬而远之”,就要花点工夫研究止汗大计了,并为此增进一些散发真正男性荷尔蒙的体味来。    令人不安的体臭主要有三种:腋臭、汗臭、脚臭。这三种臭味都是因“汗”而起,因此,要除臭,必先止汗!  克汗三大精准部队  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