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柔性织物电极的导电纱线耐久性研究

来源 :毛纺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运动训练领域智能服装的使用寿命,针对镀银纱线耐久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石墨烯聚合物导电纱线代替其作为织物电极导电材料的方法.通过实验分别比较汗液和光照对导电纱线表面形态、强力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银导电纱线在汗液处理时电阻增加很快、纱线均匀性变差;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纤维表面镀银层脱落面积逐渐增大,当镀银层表面有缺陷时,破坏过程会加速;光照也会增加镀银纱线的电阻,同时降低电阻均匀性;腈纶石墨烯纱线耐汗液性能比镀银导电纱线有明显的提高,且具有比较稳定的耐光照性能.腈纶石墨烯纱线更适合作为运动训练等场景下具有生理监测功能的织物电极材料.
其他文献
采用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提取藜麦蛋白,并研究其对力竭运动大鼠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藜麦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案:液料比21∶1(mL/g)、提取温度52℃、酶添加量4.2%(以藜麦粉末质量为基准添加).在此条件下,藜麦蛋白平均提取率为71.26%,与理论预测值相差不大.大鼠力竭运动试验表明,藜麦蛋白均可以提高大鼠的左心室收缩压值(LVSP)和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值(LVEDP),表明藜麦蛋白可以有效改善大鼠力竭运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藜麦蛋白由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起到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提高超氧
探讨大果木姜子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中总黄酮及总酚酸的质量浓度与其抗氧化能力的量效关系.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果木姜子不同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酸质量浓度,并通过DPPH自由基法、FRAP法、羟基自由基法及ABTS+自由基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 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清除率为91.5 %~93.0%;清除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以正丁醇萃取物为优,清除率分别为67.2 %~84.1%、91.5 %~98.2%;根据FRAP法可以看出,在同等质量浓
以贡水白柚皮为原料提取得到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采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性质分析比较,得到2种膳食纤维都具有—O—H、—C—H、-CH2CH等基团,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糖类结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分子结构较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序性、结晶度更高.2种膳食纤维的热稳定性接近,在160~432℃范围内都是快速失重区间,此区间内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热稳定性比可溶性膳食纤维略高.扫描电镜观察可溶性膳食纤维呈规则的球状颗粒,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表面呈多孔的凹凸不平的珊瑚状,
建立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多羽凤尾蕨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多羽凤尾蕨总黄酮提取工艺,并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方法评价多羽凤尾蕨总黄酮抗氧化性.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次数3次,以该方案超声提取,药材中提取的总黄酮含量为0.72 mg/g.提取得到的多羽凤尾蕨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表现出良好的清除能力,且该测定方法准确可靠、简单、便捷、高效.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2法萃取发芽糙米多糖的工艺,并研究发芽糙米多糖对递增负荷运动大鼠的肾脏功能的影响.最佳萃取工艺条件:萃取温度53℃、萃取压力36 MPa、乙醇体积分数63%.在此条件下发芽糙米多糖平均得率为17.88%.大鼠递增负荷运动试验表明,发芽糙米多糖由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使血尿素氮(BUN)、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升高,可以改善递增负荷运动后导致的肾功能损伤.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植物油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新方法.植物油样品经正己烷稀释后,非芝麻油样品采用多环芳烃专用柱净化,芝麻油样品采用硅胶柱串接多环芳烃专用柱净化,ZORBAX Eclipse PAH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水-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15种PAHs在1~200 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方法 检出限为0.15~0.65 μg/kg、定量限为0.5 ~2 μg/kg.在2、5、20、50μg/
为解决粮情储藏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粮情安全性预测模型.选取对粮仓安全性影响较大的7个因素(仓外气温、仓外气湿、仓内气温、仓内气湿、粮温、水分和CO2含量)作为模型的输入,输出粮情安全性等级.经实例分析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小,在粮情安全性判别中具有优越的性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针对自由式滑雪竞赛服面料弹性不足的问题,选取7种梭织面料和3种针织面料进行性能测试,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2种面料制作连体和分体款滑雪服,针对8个滑雪关键运动动作进行服装压力的主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连体款滑雪服的主观评价较高,10#针织面料的连体款竞赛服的主观评价平均评分最高,为所制作样衣中穿着最舒适的竞赛服;服装压力客观评价结果为1#梭织面料的服装压最大为9.11 kPa,超出人体舒适压力范围,已影响着装的舒适性,而10#针织面料的服装压最大为4.31 kPa,处于压力舒适性范围内,能够满足自
针对目前专业速度滑冰竞赛服的运动适体性问题,研究上肢在滑冰运动周期中的形变规律,进而指导高性能紧身竞赛服的纸样设计.通过分析速度滑冰运动中手臂动作及角度,模拟摆臂动作进行了2组实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获取追踪点的位移,得到上肢的动态皮肤拉伸数据,再利用体表画线法,采集8名被试者上肢面积单元的变化率,发现前后腋点以上肩端区域与大臂、前臂区域形变特征差异较大;极高拉伸区域出现在以后腋点为中心的下、外侧区域和以肘关节为中心的两侧、下侧区域;前臂末端、大臂根内侧区域基本处于低拉伸区.研究结果可为速度滑冰竞
为实现碳纤维检测汗液中钾离子的新功能并将其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中,通过恒电流法将3,4—乙撑二氧噻吩(EDOT)单体原位聚合到碳纤维(CF)上,然后涂覆钾离子选择膜,制备了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修饰的碳纤维钾离子传感电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的银/氯化银参比电极与其共同组成2电极体系的钾离子传感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对其物理形貌与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PEDOT修饰的碳纤维电极导电性能显著增强,所制备的钾离子传感器在钾离子浓度为1~32 mmol/L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