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摹拟”与“再现”在美术教学中的互动关系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m181512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整个大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摹拟”与“再现”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二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始终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全力寻求二者在不同的教学对象上的最佳结合点,以期实现最理想的教学设想。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育 摹拟 再现
  
  大学美术教学,归根到底还是基础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摹拟”与“再现”是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摹拟”与“再现”的互动关系。 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摹拟”是最基础、核心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在学习期间对绘画作品进行大量“摹拟”,才能奠定坚实的绘画功底,并进一步提升其于艺术的敏感力,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美术观、美学观。
  具体地讲,在美术教学中,“摹拟”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实物的“摹拟”,比如要表现一只玻璃杯、一枝玫瑰、一只苹果等,那么就必须从光的原理、颜色过渡的明、暗、灰上作系统完整考虑。细心揣物像的本来特征。原始静态,被“摹拟”过程中所呈现的动态形状。素描是这样,画水粉是同样,只不过前者仅用一色成像,而后者则是数种颜料成像罢了。这里感知物像整体特征尤为重要,唯有牢牢把握物像特征,“摹拟”出来的作品才能具有该实物一般特征,或典型特征。
  另一方面,是对具体作品的“摹拟”。这里的“物”已不再如原先“摹拟”对象在三维空间内所表现的实物图像那样真逼,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加工处理,饱含人文因素的二维空间物像。这就要求在“摹拟”过程中既要忠实于所“摹拟”的对象,同时又要在这一过程中适度“再现”原始真实物像。
  相对而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再现”是对“摹拟”升华、是提高。“再现”的特征是脱离了原物体或原物像而对原本的重新“复制”或反映,但这并非一般的“克隆’’,而是一种积极的意识,创造活动,它有来自原物而又能出原物圈子的创造性成份。如果说“摹拟”是照抄照搬原物静态或动态的状貌的话,那么“再现”已经融入了饱含作者个人情感因素、艺术创作的诸要素等在内的作者主观成份,已成为一件融进作者主观意识、学识素养,知识领悟,艺术感受等在内的综合性物像。它具有创造原理的“唯一性”特征,即:对同一幅作品,不同的“再现”作品肯定不会像照片一般一模一样。在整个“再现”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被摆在了第一位,而物或物像退居于从属地位,他只能是人们脑海记忆中实物或物像了。对其准确、客观、生动的表现,因人而异。对同一作品或物象的表现,会因不同的创作主体而有不同的表现。与“摹拟”活动相比,“再现”显然地带上于作者的主观意愿和对“摹拟”的对角的重新认识,只不过这种认识属于个人创作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艺术再现过程,“再现”对“摹拟”的认可与校正会因创作主体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异常的个性特色,这种特色的个性化,折射出作者本人的美术素养,学识状况,对美术的领悟能力。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摹拟”与“再现”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摹拟”为“再现”过程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即“摹拟”量的积累,当然,这一物质基础的奠定既具有数量的不确定性,又具有质的无一统标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对教学对象传授“摹拟”知识时既不能死板教条,又不能简单划一,要在要求一定“摹拟”的同时,更应特别注意质的提高。如果简单划一地将“摹拟”用数量关系来衡量的话,未必就不会忽视质的提高。反过来。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局部注重质和量并举的关系;全局上注重“摹拟”与“再现”的互动关系,而“摹拟”仍然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就应在“摹拟”的数量上作文章,寻找差距和不足。在对“摹拟”的质要求方面,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范围内,亦不可能制订统一的标尺去衡量,因为教学对象可能水平、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基于此,则在为教学对象传授“摹拟”方法时应将立足点放在教学互动上。教是方法,是途径,是首先的选择;学是目的。是归宿,是关键的环节,要特别发挥教学对象自学能力,鼓励引导、督促检查其自学情况。只有所有教学对象的“摹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摹拟”的质和量才能达到目标和要求,才有可能更高的目标——“再现”迈进。当“摹拟’教学已达到目的和要求时,即可进行全面有效的“再现”。
  当然,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摹拟”与“再现”的互动关系是相始终的。“再现”在对“摹拟”的全部过程进行全面校正与积极认可,同时也对其积极融入和及时修补。一个“摹拟”能力十分勉强的作者,不可能具有极为“再现”能力的作品。
  “摹拟”与“再现”的互动、相互作用促进复杂的艺术创造。“摹拟”与“再现”始终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两者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既互动又互相作用,常常出现有趣的排斥现象,其实这种排斥也是创作过程不或或缺的,初学者是这样的,学有所成者乃至大家也都是这样的。创作主体在对一个作品进行“摹拟”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得到与预期设想完全不同的“再现”。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一大堆素描草稿是时,在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抽丝剥茧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创作,如此,才可能创作出一幅生动的艺术作品,这也是书画艺术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就创作主体而言,中国古代诸多著名画家基本上都经过了一个由“摹拟”到“再现”的训练过程。他们在对范式作品进行反复的临摹过程中,自然渐渐从中悟出道来,于是在水墨运用上,在画面布局上,在主题表现上,就有吸收借鉴和消化的范本。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兴起,各种流派的学术争鸣,是以看出“摹拟”对其作品成功的深远影响,同样的山水、人物、花鸟全国了流派的不同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状阔画卷。给人们视觉冲击的同时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读者积极主动的情感参予又为美术的健康发展奠定了众多的人脉,这也是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久经不衰根本原因所在。
  总之,就美术教学中“摹拟”与‘再现”的互动关系而言,在“摹拟”的过程中已经浸透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美术创作并非摄影作品,在对“摹拟”对象摹拟过程中是有一定取舍的,有所选择的,在获得具像的整个过程中,心理活动十分丰富复杂,肢体认知千姿百态,表现在作品中被评论者津津乐道的‘‘这笔如何如何好,那笔存在那方面的缺陷”即是佑证。“再现”过程对“摹拟”活动进行全面检验,具有朔根来源的特点,当作品“再现”作品已经“默认”了“摹拟”的作用效果后,即颜看“摹拟”的成功,实质上也是一个鉴定与不还原的过程,当然是融入进了更丰富的人文因素在里面,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尽情表现,是关键是核心。
  综上所述。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摹拟”与“再现”相生相伴,不可分离,二者是相始终的一项复杂的心理与再创造活动。这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对教学对象的训练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全力寻求二者在不同的教学对象上的最佳结合点,以期实现最理想的教学设想。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不少语文教师都非常注意课文的教学设计,明白这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应该说这一认识是没有什么疑义的,问题在于对成败标准的看法。成乎败乎,在于学生知识获取、能力训练、兴趣培养的有效度,而不在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有些课堂教学表演味太重,显出十足的“作秀态”和“噱头化”,主要是理念上对“设计”的认定发生了严重偏差。教学设计,不只是单一的、技术性的手段和形式。好的“设计”应该是合目的的手段、有内容的形式,是
艺术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艺术是文化,是文化精神的个性张扬,因此,艺术教育必须以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为底蕴,不断汲取民族文化精神营养,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张扬民族文化个性,反映民族哲学和人文精神。目前,我国艺术教育和艺术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还存在着值得反思的问题。  艺术是生活的艺术:艺术必须立足于社会生活,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统生活习惯,是一个民族
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三大特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而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日益下降;每个单元的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农业的布局更加分散;农村居民家庭人均
[摘要] 分析了《基础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建设提出内容更新和优化机制,对课程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分别提出“基于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和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基础工程 教材建设 研究性教学 生产实习    《基础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交通土建)专业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应用并重的课程,主要研究桥梁、道路及其他人工构造物地基与基础
摘要:新课标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创新人才。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本文主要就讨论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及定位三个方面作以探讨。  关键词:讨论法;历史教学;定位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古已有之。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
校企合作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合作方式,它能促进职高烹饪实训教学改革,促进职高烹饪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烹饪专业师资的建设,最终实现烹饪专业学生零距离上岗。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怀仁县南小寨村村民就从盐碱滩的困扰中解脱了出来,自发地以养羊、贩羊为生。近年来,怀仁县政府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广大农户走上“念羊经、发羊财”的康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西部片的辉煌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它所产生的品牌效应以及品牌号召力仍然存在,同时,我们所面对的市场发生了转变,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我们现在的文化姿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过去,学生的专业能力已明显变化,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展毕业设计环节,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本文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