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德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科目,更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生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章都具备这样的教学功能。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学工作者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和探索,充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价值观以及德育观念。所以,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相应的探究,从而更好地开展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17-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挖掘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更早地树立正确的德育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德育理念,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地把握所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本篇文章探究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德”的渗透还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思想境界,为国家培养新时期有用的人才。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的渗透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要想学生今后能够得到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借助语文学科开展“德”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的渗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价值观形成以及成型的关键时期。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更好的人,而学生的人价值观念不仅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人生走向,还决定这学生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比如,在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心浮躁,很多不好的思想观念正在侵蚀新一代人的心灵。比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这些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也会严重扭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挖掘语文篇章中的内容和德育观念,向学生进行德育观念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文章中传递的价值观念的挖掘对学生加以影响,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启发。
  (二)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境界
  美好的心灵是一个人的一笔重要财富,是一个人外在善良的具體表现,以及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的保障。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灵,让学生意识到社会的美好,在学习中善于发现美、创造美,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材中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和感染。比如一些豪迈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样的诗句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让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并且在这些内容的影响下,在实际生活中就会刻意地追求真善美,做一个正直善良、积极上进的新时代青年,从而升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极其脆弱和敏感。教师要通过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养。比如养成良好的学习惯,能够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勇于承认错误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态度。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的渗透的有效措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人文修养,还应该善于在语文教材中挖掘语文篇章理念的德育观念,从而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影响。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德”的渗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引导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充分承担起相应的导向责任,主动再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具备这样的意识,认识到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样的德育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情绪很低落,很多同学出现厌学的现象,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对文章的讲解,潜移默化地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比如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中就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深渗入点。[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肌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但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仔细揣摩语句的含义,再对诗人本身的人生背景进行讲解,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绪,让学生都充分意识到自己优点和长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中敢于战胜苦难,直视困难。
  (二)挖掘语文学科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崇高的道德情操
  以语文教材为德育教学的载体,通过文章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互相帮助、尊老爱幼的崇高道德情操[2]。比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这一首现代诗的时候,通过“我的眼里为什么常含泪水,因为我爱着土地爱得深沉”。让学生感受一个诗人的爱国之心以及满腔的热情,从而对学生施加影响。通过对整首诗解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花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设置教学情景,渲染浓厚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情景的创建,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学情景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中流露的德育观念。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构建多媒体情景文中的内容通过稳中的声音、图像立体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文章的氛围,从而实施有效的德育渗透。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的渗透是非常重要,教师要从多个方面结合,提高自身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在语文学科中深入挖掘,创设情景进行德育的渗透,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邱承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试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05:50-51.
  [2]梅舒琳.品语悟理以情感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党史文苑,2012,06:7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54-01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倒数第二题考了一道角的计算与证明题,带有探索性、灵活1生,是一道相对较难的题,本班37人,共20人得满分,6人得一半分,为本班平均分超另一个同类班11分作出了贡献。我反思一下,我在数学中注重学习新课标,并运用有关的知识指导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给学生角的基本知识
期刊
【摘要】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时代里,现代机械行业产品设计中已经离不开软件的使用。对于中职机械类专业学生而言大多学校都要求学生学习Pro/e这门软件。文章以“课题2拉伸实体特征”为主线,以零件模块为学习重点,使用案例教学演示,在内容上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软件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Pro/e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让学生有兴趣,易接受,能学好具有重要意义,以适应现代模企
期刊
【摘要】生活处处是科学,科学离不开生活,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作为中学科学课程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生活的各方面尝试渗透科学知识,使中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易于发现,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科学、在生活中探索科学。本文从三方面简析中学科学生活化策略即:用生活实例激活学生思维、用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热情、用日常用语活化概念原理。文章阐述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中学科
期刊
太阳能是非常常见的清洁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太阳能在利用过程中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为了克服这些特点,人们使用蓄热装置将太阳能以热能形式储存起来,在使用时再将热能转化为其他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应用最早的、最广泛的太阳能蓄热系统,研究中低温蓄热技术,对提高太阳能热水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1)本文基于一个小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立了相变换热器的物理模型,并在该模型了选取一个相变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68-01  近几年来,在教育实践领域和教育研究领域,“核心素养”成为非常时髦的一个热词,谈论教育问题时倘若不涉及核心素养,似乎有落后之嫌。那什么是“核心素养”呢?  这个概念源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
期刊
倾听,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一个不会倾听的人,是无法获得他人的尊重的,因为他已经造成了对他人的不尊重。  还记得在小学一次校庆上,我代表班级演讲,而在我之前,是其他班级同学的发言。我和旁边的同学一边听,一边聊天,周围是隐隐约约传来的絮语,时而响亮到盖过了台上的声音,时而又轻微到如昆虫的鸣叫。而我和旁边的同学,以不变的语调谈论着台上那位同学的演说。  “他讲得不怎么样啊!”  “还好”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是学生综合使用语文知识能力的体现,尤其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及作文写作水平。本文在系统阐述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提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
期刊
【摘要】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农村小学生的识字基础、识字环境、识字能力都相对比城市的小学生弱了些,作为一位农村小学教师,经过思考、试验、实践,认为“趣味化、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应成为农村小学有效识字教学的主要特征。而且这四化是融为一体,相互相成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有效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论主要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及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18-01  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技术人才的重任,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注意加强学生的择业教育。随着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回顾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最深刻的体会是: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