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褪尽始见真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课堂往往存在程序僵化的现象。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背景材料,做好导学环节;合理安排教材中的隐性资源,既能弥补知识死角,又能突破呆板的授课模式;学生的参与是课堂完整性的最重要表现,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进退之道”,以启发学生思考为课堂核心目的。
  关键词:课程质量;文言文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7-0010-03
  多年来,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心里总是纠结着一个问题:我的语文课是否精彩。特别是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把这种追求精彩的心理发挥到了极致,似乎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思路新颖、结构完整、导语精彩、板书美观……一堂好课固然需要精心的设计,但把着眼点放在追求课堂完美上,似乎有悖于教学的真谛。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不顾学生的课堂生成,貌似行云流水的课堂,它的价值又何在呢?课堂本来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并非是教师展示的舞台,教师的作用是领着学生走进书本的海洋去遨游,并非是让学生拿着书本在舞台上配合自己演出。教师的展示心理主宰课堂,究其原因就是“师本位”思想在作怪。什么时候教师把自己的光环逐渐缩小,那么学生的光环就会逐渐放大;什么时候教师把自己的繁华悉数褪尽,那么“生本位”的教育理念就会真正落到实处。不久前观摩了程翔老师的《鸿门宴》一课,这堂课让笔者对教育本真的认识又深入了一层,对教学的“返璞归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课下注释(背景材料)的灵活运用
  多数语文教师文言文教学的普遍做法是先解题,接着介绍写作背景,了解并识记文学常识(名、时、地、评、著等),程序僵化,尤其是把课下注释当成静态的知识死记硬背,而没有当成动态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程翔老师却把静态的知识盘活,让它成为解读文本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上课时老师简单导入后首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从注释①中看到了哪些关键信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但学生的回答有些碎片化,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整合这些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最终整合出了三个信息点:一是“本纪”。二是项羽名、字、籍贯。三是课文的简单背景。教师充分利用信息点一让学生初步感知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司马迁把他的生平列入“本纪”并高度评价了他在反秦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司马迁说:“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虽说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功不可没,但他也有性格上的弱点,学习中要注意分析,这实际上也带出了学习的重点。利用信息点二渗透了文言文翻译的常规做法,一定要充分利用课下注释(如“籍吏民,封府库”“ 籍何以至此”中两个“籍”的翻译。)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一点点的学习着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利用信息点三初步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同时也把写作背景巧妙融入到这一信息点。教师在这一信息点上做足了文章,他不但让历史课代表简述这段历史知识,而且让阅读面广的同学针对课下注释叙述这一故事。在加上教师言简意赅的介绍,同学已经对“鸿门宴”这一故事有了初步的感知。最高明之处就是教师强调语文课教学的功能不是掌握历史事件,而是分析人物在事件中暴露出的性格特点。这实际上是让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点。对一个小小的课下注释的处理真可谓是匠心独运。
  二、实与活的恰当把握(包括写作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
  文言文教学多年来一直沿袭着“读-译-背”僵化的教学模式,正因如此,许多教师一直回避上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公开课,认为很难出彩。程翔老师的课让我对文言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文言文的课堂也可以做到“活”与“实”二者兼得。
  《鸿门宴》的第一段比较简单,教师采用了“以读带讲”的方式。学生齐读后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第一段写得也很精彩,到底精彩在哪里?”教师提出这一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项羽“怒”和范增“说”的句子去分析品评。分析中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并通过读的方式体现出来。师生的“表演读”成了课堂的一大亮点,学生在开心一笑中收获了知识,悟到了方法。同时程翔老师为了夯实基础,还让学生提出本段翻译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在答疑解惑中弥补了授课中所遗漏的知识死角,可谓“活”中有“实”。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貌似随意的一问,却折射出教师布局“课堂”的大局意识——要随时合理开发教材中隐含的写作资源,只有不断地点燃学生写作的欲望,才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如程翔老师在课堂上问“你怎么看曹无伤这个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写一篇小文谈一谈。教师提示学生要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分析,这就跳出了人物分析论的“二元分析法”(把人物简单的劃分为好人和坏人)。试想学生如果能站在人性角度去品评曹无伤这个人,那么他对文本的驾驭能力就可想而知了。这绝非是教参中所能提供的。教材中处处隐含着写作资源,就看教师如何去开发利用了。这些动态的写作资源,绝非一两本写作教材中静态的写作知识所能涵盖的。合理开发教材中隐含的写作资源是程翔老师这节课上比较“活”的另一精彩表现。
  三、串译与解读的有机结合
  文言文教学让人头疼的是“串译”与“解读”两张皮的问题。多数语文教师教文言文都是先译后解,这种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让学生感觉是在一项项完成任务,翻译完课文后教师再围绕课文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学生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算完事大吉,甚至于有些教师认为,译文之后让学生掌握一些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文言文的任务就完成了大半,难道学文言文就是为了掌握一些实虚词和句式吗?文言文独特的语文教学功能在哪里呢?有多少人做过深入的思考?程翔老师的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这节课第二段没有学完,给人感觉课堂结构很不完整。但是结构完整的课堂就一定是一节好课吗?只有睿智的教师才能隐去自己,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考量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而非是这节课课堂结构是否完整。
  第二段涉及到了三个人物的对话,要想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不太容易。程翔老师采取了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领着学生串译课文,但并非是教师一串到底,在串译中或让学生翻译,或拎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在“译”中暴露了学生的问题,在“问”中启发了学生的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提示学生要在人物彼此对话中揣摩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教材中的隐含信息(透过冰山一角认识整座冰山)。整堂课无论“译”还是“问”,都围绕人物性格展开,“串译”为“解读”人物服务,同时“解读”好人物也使“串译”更加准确。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串译与解读两张皮的问题,真可谓大巧若拙。
  总之,繁华褪尽的背后是教师大智慧、大胸怀的体现,在人人追求鲜花与掌声的大教育环境下,践行“返璞归真”式的教育理念,是那么的难能可贵,它需要教师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与实践。
其他文献
這是南极很常见的鸟。据说,它可以日飞千里,就算飞一个星期,中途都不用休息。过去的航海家称之为“吉祥之鸟”,从来不会猎捕它们!
多年前,一个叫陈雀替的女人独自旅行。她来到了黄河边上的这个小镇,停留了一周,在离镇大约五里路的一个村庄,看到了一座荒頹破败的旧庭院。从此,这破败的院落就成了她心里再也放不下的一个念想。  又过了一些年,女人回到了这里。当她看到这愈加残破愈加荒凉的院子仍然坚挺在河岸山坡上时,心里竟涌起深深的感动,她想,原来你还在等着我啊。  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夕阳在黄河上缓缓沉落,晚霞满天,河水如同一条血河。河上
一  父亲去世后我经常采用“葛优躺”的姿势长时间地待在29楼的落地窗前。某个傍晚,云霞似一群火烈鸟铺天盖地挤满了天空,看上去像创世纪的第一天,也像世界末日。客厅突然响起的电话冷不丁打破了这种氛围,母亲怒气冲冲的声音通过噼啪作响的电话线一路传过来。“她们把我扔在了这里!我一个老婆子,孤零零的,可怜巴巴的,坐在路边又冷又硬的石头上,风把我吹得晕头转向。那啥,你速度来接我,来晚了我被熊抓走了也说不定。”
摘 要:高中新课改三年以来,石家庄市广大教师学习新教材、研究新课标、培训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轰轰烈烈,收获很多,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特色,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选课不是真选、课程开设形式化、探究性学习抓不住根本、课程实施中有“假”现象。这些问题影响着新课改实施,需要认真反思。  关键词:新课改;课程开设;选课;探究性学习;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
“海王叫我去巡山,我把海底转一转。”且慢,海底有山?没错,海上岛屿(y^)就是海底火山中的“高个子”露出海面的“脑袋”。不仅如此,那些郁(y
垃圾处理站是垃圾们最后要去的地方。它们在这里要么被焚(f9n)烧,要么被掩(y2n)埋。如果我们不管这些垃圾,那么,这些垃圾会消失,还是会继续存在于地球上?  香蕉皮(消失所需时间:1个月内)  在自然环境中,像香蕉皮这样的果皮,很容易被微生物快速分解。  纸巾(消失所需时间:1个月左右)  纸巾停留的时间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周围的环境很潮湿,那么,它消失的速度就会很快。不过,当你把它埋进土里后
摘 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要根据语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28-02  《语文课
编辑部难忘的2017年过去了。崭新的2018年到来了。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习近平同志在大会的报告中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的指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指明了方向。《
摘 要:对比了不同版本教材关于重力方向的表述,并从科学性和操作性两方面对“竖直向下”进行了解读和表述,这有助于引领初中物理教学更好地阐释和解读重力的方向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1-0009-03  无论在高中还是初中,力学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初高中物理学科体系的关联性
摘 要: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对达成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意义重大。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行为,通过以校本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为案例,采用考察调查、绘制规划图、模拟实验等方式,探索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实践力;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