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还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呢?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首先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将德育内容附着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会有益于他的一生。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同时坦言,成功是得益于幼时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机房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师的主阵地,不穿鞋套进机房、凳子乱摆、桌面上或隐蔽处留有杂物甚至瓜子壳的现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个时候除了教育他们外,还应要求他们同桌之间互相帮助、监督与鼓励。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鼠标等机房设备,自觉维护机房环境卫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通过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互相帮助的精神,进而培养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
  另外,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规范、娴熟的教学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是道德修养的榜样。不管是否出于自觉,教师本身都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例如,随意命名和存放用户自定义文件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为文件取个好名字(见名即知意)的好习惯;反之,学生则会照猫画虎地模仿,进而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二、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对交际能力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不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是不可想象的。积极与人协作,可以营造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它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与同学的交流协作、相帮互学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教师可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布置较复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和意义。
  三、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比如,在课堂上讲到《计算机的发展》时,可通过介绍我国在计算机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立志为国争光,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四、结合计算机网络,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聊天、视频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也产生了一些与传统伦理相悖的现象,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精华与糟粕并存。在学生上网浏览、下载文件、收发邮件的过程中开展德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看的内容,杜绝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不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并可以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开展讨论,设立网上咨询站;另一方面,通过适当投影一些精美的图片,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总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德育不再是生硬的说教,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视德育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确立的各项目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林秀钦,黄荣怀.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型态及其障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李文宏,王斌.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形态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其他文献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教学基本上现在都是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里进行,老师都能够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用课件做出来,并能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教学,这比传统的“教师 粉笔 黑板”再加上实验室的教学模式好多了。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师上课时,一个班的学生比较多,有的班四五十人,还有的计算机课上的是合
一、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课题研究一种在实践中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实小学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培养目标。  1 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的方式。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主要经历以下七个环节,可表示为:提出问题一猜想或假设一制定计划一观察实验制作一搜集整理信息一分析处理信息一表达与交流。  (1)提出科学问题。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题目。  (2)
期刊
在从事物理教学的十几年中,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评价:学物理难,学好物理更是难于上青天。那么如何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负担,让他们能轻松学习物理呢?经过这些年对这一问题的不断研究和总结,我初步认为,减轻学生学习物理的负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备课入手,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环节,备中考说明  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届、每个班的学生基础不同,学习方
【摘要】从遗传实验的结果分析,总结出有规律的结论,可指导高中学生巧妙解决难度较大的生物遗传题。本文总结出了“子代的表现型比值之和等于亲代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种类数之积”的结论,能够很快推知控制某生物遗传性状的基因有多少对,迅速解题。  【关键词】遗传 基因对数 表现型比值 配子种类
本文探究了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Ⅲ卷理科第15题的六种解法,证明了思维能力在高考数学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备受关注的“邻避运动”大量爆发,给作为利益整合者的政府的决策行为出了难题,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质疑,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尝试以宁波PX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四川已进行了两年,但还未经历新课程的高考洗礼,总结和反思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意义重大。实施新课程两年来,大家都高兴的看到课堂教学较课改前有较大突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等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由主要强调关注知识本位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及终身发展转变。两年来在实施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就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重点做了如下尝试: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实施、学案引领的自主探究学习、课后反思与总结。 
期刊
本文从分析行政区模式与经济区模式的差异性入手,合乎逻辑地推导出由于现行的行政区域壁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的制约,致使行政区与经济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矛盾,据此
期刊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运用物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并对别人(包括教师)的不同做法与想法进行理解以及做出必要的比较,它包括探索、交流、表述、比较、讨论、改进与纠正错误等多个环节。我在学校的高中预科段物理教学中,通过一学年有计划,有目的分组合作学习,唤起了聋生的高度投入。  一、有效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1.1 合作学习中要促进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