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的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有以下四种:流动性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这四种风险之间又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牵扯到发包方、分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方的利益。本文对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风险管控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 经济 风险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具有施工工期长、投资规模巨大、参与主体较多、组织关系较复杂的特点,且建筑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需求量很大,设备及原材料供应配合单位繁多,因此面临很大的经济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想获得利益就必须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这样那样的经济风险。
当前的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有以下四种:流动性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这四种风险之间又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牵扯到发包方、分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方的利益。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的管控,最有效的办法和前期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健全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依靠完善的风险监测评估报告体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企业中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根据企业政策进行战略调整,对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及时衡量、报告、监测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建筑企业经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一)建筑企业经济风险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风险识别大多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同时使用鱼刺图辅助识别企业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来源及风险种类,然后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评估。上文提到常见的四类经济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以及原因分别如下:
第一类,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短时间内无法履行财务义务,不能支付供货商的材料款项、设备租赁费用和人工费用等。这种现象将无法保证施工必需的材料和设备供应,极大的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筹集资金、资金运用、积累和重新分配等财务手段进行调节。
第二类,信用风险是指发包方不遵守合同、不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而导致建筑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通常是因为开标前对各企业调研不足,发包方信誉太差,履约能力不足所致。
第三类,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及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价格临时突然上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另外还包括国家政策变动、对工资以及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第四类,利率风险指的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引起的货币贬值,间接导致发包方在资金供应、材料和设备的购买、租赁上不及时或不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从而引起建筑企业承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建筑企业经济风险评估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评估,是通过对风险的敏感性分析和预期值的确定,列明潜在风险清单,确定最重大的风险;再评估承担各风险的成本和风险期望值。常见的评估种类有:超支风险、工期拖延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意外事故风险等。
二、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应对措施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常见的应对方法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
(一)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加强企业的经济风险意识,对风险较大的项目从风险源头进行防范,避免风险的发生。该方法重点在于加强标前调查,通过对项目风险的充分分析,对于有不诚信记录或信誉较差、履约能力差的发包方要主动放弃,从根源避免经济风险。建筑企业要牢记“三不揽”原则,即项目垫资过多不揽、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揽、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揽。必须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认真的调研,量企业之力而行;认真研究施工合同条款,完善签订流程,最大限度的规避合同漏洞导致的经济风险。
(二)风险缓解
投标前期,建筑施工企业要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项目招标文件,对发包方的意图和要求做到了如指掌;仔细审查施工图纸,认真复核工程量,制定严谨合理的投标策略,减少合同带来的风险;时刻注意主要建材的市场价格动态,确保报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可调价格的合同,一定要随时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才能及时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调整,减少价格风险;合理选择分包商并进行科学管理,监督和敦促分包商及时到位履行分包合同,最大可能降低项目分包风险。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实行担保制度和购买工程保险,将经济风险尽可能的转移到第三方。建筑企业可以与合作者或分包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以此将经济风险分散转移到各合作者上。还可以在工程施工阶段实行保证担保或抵押担保,将风险转移到分包方。另外购买工程保险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在保险公司购买工程保险,在出现担保范围内的经济损失时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常见的工程保险有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机械设备险、第三方责任险以及人身伤亡险等。
(四)风险保留
企业通过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制订完善的风险应对计划,提高在资金、进度、技术等方面的应急储备,增强企业对经济风险的承受能力。企业要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益,通过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资金能合理到位使用。建立健全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全面系统的评价企业效益,从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经济风险。其中,获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流动资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经济效率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产销平衡率;发展潜力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销售净现率和股东收益率。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全面研究审核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综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工期、成本等因素,制订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密切注意市场要素的变化,如材料价格、政策变化趋势;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善于运用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总结
建筑企业要想对经济风险实施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首先要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将风险意识融合到企业的文化中去;另外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和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善于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及时识别、评估各类经济风险,并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风险管控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经济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小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的科学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3,14:141+143.
[2]王燕.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81.
[3]张兴无,陈涛,李媛媛,张建伟.运用风险评估报告 提高企业全面风险管控能力[J].工程管理学报,2011,S2:13-20.
【关键词】建筑企业 经济 风险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具有施工工期长、投资规模巨大、参与主体较多、组织关系较复杂的特点,且建筑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需求量很大,设备及原材料供应配合单位繁多,因此面临很大的经济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想获得利益就必须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应对这样那样的经济风险。
当前的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主要有以下四种:流动性风险、价格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这四种风险之间又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容易产生放大效应,牵扯到发包方、分包方、材料供应商等各方的利益。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的管控,最有效的办法和前期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完整的财务管理系统和健全的企业内部监控机制,依靠完善的风险监测评估报告体系,对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企业中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根据企业政策进行战略调整,对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及时衡量、报告、监测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一、建筑企业经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一)建筑企业经济风险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经济风险识别大多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同时使用鱼刺图辅助识别企业面临的主要经济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来源及风险种类,然后对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进行评估。上文提到常见的四类经济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以及原因分别如下:
第一类,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短时间内无法履行财务义务,不能支付供货商的材料款项、设备租赁费用和人工费用等。这种现象将无法保证施工必需的材料和设备供应,极大的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筹集资金、资金运用、积累和重新分配等财务手段进行调节。
第二类,信用风险是指发包方不遵守合同、不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而导致建筑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通常是因为开标前对各企业调研不足,发包方信誉太差,履约能力不足所致。
第三类,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建筑材料价格及施工机械、设备租赁价格临时突然上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另外还包括国家政策变动、对工资以及税率等进行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第四类,利率风险指的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引起的货币贬值,间接导致发包方在资金供应、材料和设备的购买、租赁上不及时或不满足施工质量要求,从而引起建筑企业承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建筑企业经济风险评估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评估,是通过对风险的敏感性分析和预期值的确定,列明潜在风险清单,确定最重大的风险;再评估承担各风险的成本和风险期望值。常见的评估种类有:超支风险、工期拖延风险、质量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意外事故风险等。
二、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应对措施
建筑企业经济风险常见的应对方法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
(一)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加强企业的经济风险意识,对风险较大的项目从风险源头进行防范,避免风险的发生。该方法重点在于加强标前调查,通过对项目风险的充分分析,对于有不诚信记录或信誉较差、履约能力差的发包方要主动放弃,从根源避免经济风险。建筑企业要牢记“三不揽”原则,即项目垫资过多不揽、资金不到位的工程不揽、边设计边施工的工程不揽。必须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认真的调研,量企业之力而行;认真研究施工合同条款,完善签订流程,最大限度的规避合同漏洞导致的经济风险。
(二)风险缓解
投标前期,建筑施工企业要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项目招标文件,对发包方的意图和要求做到了如指掌;仔细审查施工图纸,认真复核工程量,制定严谨合理的投标策略,减少合同带来的风险;时刻注意主要建材的市场价格动态,确保报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可调价格的合同,一定要随时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化,才能及时按照合同条款进行调整,减少价格风险;合理选择分包商并进行科学管理,监督和敦促分包商及时到位履行分包合同,最大可能降低项目分包风险。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指的是通过实行担保制度和购买工程保险,将经济风险尽可能的转移到第三方。建筑企业可以与合作者或分包商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以此将经济风险分散转移到各合作者上。还可以在工程施工阶段实行保证担保或抵押担保,将风险转移到分包方。另外购买工程保险也是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在保险公司购买工程保险,在出现担保范围内的经济损失时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常见的工程保险有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机械设备险、第三方责任险以及人身伤亡险等。
(四)风险保留
企业通过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制订完善的风险应对计划,提高在资金、进度、技术等方面的应急储备,增强企业对经济风险的承受能力。企业要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益,通过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资金能合理到位使用。建立健全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全面系统的评价企业效益,从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经济风险。其中,获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流动资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经济效率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产销平衡率;发展潜力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销售净现率和股东收益率。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全面研究审核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综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工期、成本等因素,制订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密切注意市场要素的变化,如材料价格、政策变化趋势;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善于运用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总结
建筑企业要想对经济风险实施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首先要不断提高风险意识,将风险意识融合到企业的文化中去;另外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和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善于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及时识别、评估各类经济风险,并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风险管控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经济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小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机制的科学构建[J].财经界(学术版),2013,14:141+143.
[2]王燕.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81.
[3]张兴无,陈涛,李媛媛,张建伟.运用风险评估报告 提高企业全面风险管控能力[J].工程管理学报,2011,S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