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使阅读体现出更高价值。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重运用循序渐进式的提问方法,使阅读更富有深度;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让阅读有质量。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质量的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帮助很大。在当前语文学科教育倡导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阅读教学的优化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这对深化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有重要意义。
一、循序渐进式提问,让阅读有深度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读一本小说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初次读会有一种体会,第二次读、第三次读,甚至五年后,十年后再读,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这大概就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说明人的阅读及认知有深浅高低。采取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就是要由浅入深,或者从趣味话题引导,逐步加强学生的阅读体会。对于这种方式初中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差、对阅读不感兴趣等问题。
如在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时,考虑到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比较差,教师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1)你认为这首诗中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2)请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3)如果你是作者,请试着阐述你在这首诗中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波动。这三个问题是由浅入深的,但因为问题本身的自由度比较大,而且主观性比较强,学生回答起来并不算困难。通过学生的表现不难发现,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发展。在逐步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成就感,如同逐步完成不同层级的任务,这是一种自信心的塑造,讓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有更积极的态度。
二、有的放矢地提问,让阅读有质量
近年来,诵读经典等活动不断推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方式上要更有针对性以及策略性。目标明确的提问,就是要根据核心素养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等要求,围绕阅读教学的目标来设置问题,通过多元化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在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考虑,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在国际社会引发的轰动效应?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与书籍中的描写存在很大反差,这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其实不难发现,书籍之所以引起了轰动,是因为它是西方人所作。这也从另一面说明,西方人在当时或许并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也不相信中国作家的描写。这种不信任、不了解,正说明中国在当时的落后、弱小、不被重视。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外对比中明白进步是一种使命。在目标导向的提问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资料的内容来衡量,可以选择审美的目标、品德教育的目标、文化传承的目标、行为习惯塑造的目标、协作技能培训的目标等多个标准进行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解答,相信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启发。
三、在小组合作中提问,让阅读有活力
前面两种提问,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来进行。但我认为,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所获得的体会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想法也会有很多差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在阅读中有不同的收获。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由提问,这正是优化阅读成果的有益尝试。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看到各个小组中围绕课文内容进行了非常丰富多彩的提问互动。有的学生提问对方是如何看待亲情的,有的学生提问是否从课文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也有的学生提问怎样才能写好这样平淡朴实却感人至深的文字。大家提问的角度五花八门,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过多干涉,但大家的收获却并不少。而且当学生养成习惯之后,即便是在课下彼此也经常会围绕阅读资料展开讨论,在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中加深认识。能主动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能自主地总结、思考和解答问题,这样的阅读才是卓有成效的。
有质量的阅读绝不应该是对文字的识读,更应该是在识读中产生疑问,进行思考,有所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阅读更有价值。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提问策略上,需要充分考虑初中生本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积极论证。相信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积极作用,也将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龙宁.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174.
[2]崔晓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疑提问的若干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7):135.
[3]蔡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8,26(S1):1102-1103.
[4]付开增.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5(21):217-219.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质量的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帮助很大。在当前语文学科教育倡导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阅读教学的优化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驱动,这对深化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有重要意义。
一、循序渐进式提问,让阅读有深度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读一本小说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初次读会有一种体会,第二次读、第三次读,甚至五年后,十年后再读,会有不一样的体会。这大概就是“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说明人的阅读及认知有深浅高低。采取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就是要由浅入深,或者从趣味话题引导,逐步加强学生的阅读体会。对于这种方式初中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差、对阅读不感兴趣等问题。
如在学习崔颢的《黄鹤楼》时,考虑到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比较差,教师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1)你认为这首诗中最精彩的句子是哪一句?(2)请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3)如果你是作者,请试着阐述你在这首诗中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情绪波动。这三个问题是由浅入深的,但因为问题本身的自由度比较大,而且主观性比较强,学生回答起来并不算困难。通过学生的表现不难发现,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发展。在逐步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成就感,如同逐步完成不同层级的任务,这是一种自信心的塑造,讓学生对语文阅读课堂有更积极的态度。
二、有的放矢地提问,让阅读有质量
近年来,诵读经典等活动不断推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方式上要更有针对性以及策略性。目标明确的提问,就是要根据核心素养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等要求,围绕阅读教学的目标来设置问题,通过多元化的问题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在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考虑,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理解《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纪实作品在国际社会引发的轰动效应?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与书籍中的描写存在很大反差,这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其实不难发现,书籍之所以引起了轰动,是因为它是西方人所作。这也从另一面说明,西方人在当时或许并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也不相信中国作家的描写。这种不信任、不了解,正说明中国在当时的落后、弱小、不被重视。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外对比中明白进步是一种使命。在目标导向的提问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资料的内容来衡量,可以选择审美的目标、品德教育的目标、文化传承的目标、行为习惯塑造的目标、协作技能培训的目标等多个标准进行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解答,相信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启发。
三、在小组合作中提问,让阅读有活力
前面两种提问,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来进行。但我认为,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所获得的体会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想法也会有很多差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在阅读中有不同的收获。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由提问,这正是优化阅读成果的有益尝试。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看到各个小组中围绕课文内容进行了非常丰富多彩的提问互动。有的学生提问对方是如何看待亲情的,有的学生提问是否从课文中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也有的学生提问怎样才能写好这样平淡朴实却感人至深的文字。大家提问的角度五花八门,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过多干涉,但大家的收获却并不少。而且当学生养成习惯之后,即便是在课下彼此也经常会围绕阅读资料展开讨论,在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中加深认识。能主动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能自主地总结、思考和解答问题,这样的阅读才是卓有成效的。
有质量的阅读绝不应该是对文字的识读,更应该是在识读中产生疑问,进行思考,有所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阅读更有价值。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提问策略上,需要充分考虑初中生本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积极论证。相信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积极作用,也将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龙宁.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4(22):174.
[2]崔晓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疑提问的若干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7):135.
[3]蔡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8,26(S1):1102-1103.
[4]付开增.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5(21):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