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分析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ad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地,中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将面临数学课程对他们的四次大的挑战,任何一次的不适应,都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在两极分化中成为被淘汰者,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四大难关。现列举如下:(1)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初一);(2)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3)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初三、高一);(4)有限到无限的过渡(高二)。
  
  一、“四大难关”的成因
  
  立足于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四大难关”,教材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搞清各个“难关”的成因。对此作宏观分析,我们容易概括出下面三个方面的成因:
  1、抽象层次的提高
  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则着意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渐变过程,以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起伏程度有所不同,各大难关所表现的正是抽象程度的骤变过程。抽象层次骤然提高,这种变化若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就成为学习数学的巨大障碍,就成为“难关”了。
  2、研究对象的转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了很科学的概括。数学是围绕“数”和“形”这两个方面的讨论而展开的。而在教材内容的发展过程中,由以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转变到以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时,其角度、特点以及抽象程度都有显著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形成由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平面几何入门的一大难关。由数到形,又到数形结合,研究量与量之间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则又是一类研究对象,这就是函数概念的引进——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就出现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过渡的难关。而其它几大难关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研究对象的改变。由此可知,数学内容研究对象的转变也是“难关”的成因之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每一次“难关”的出现,都相应地出现思维方式上大的转变,都是对前面习惯思维的扬弃。当教学思维从特殊转入对一般情况的研究时,就是相应的第一大难关的来临,此时可以说思维进入了归纳思维的范围;而当平面几何以全新的研究对象出现时,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占了主导地位,这种改变又导致了第二大难关的产生;而对辩证思维要求的提高,是导致后两大难关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要经受“相对稳定——运动变化——无限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数学中的静与动、有限与无限等矛盾在运动中被一一揭示出来,在思想方向上使中学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洗礼。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难关”的重要成因。
  
  二、对策
  
  1、广泛联系、挖掘量变因素
  前面已经指出,“难关”的出现其实质是一个质变过程,它需要量变的积累,如果量变有了充分准备,质变就显得自然,“难关”也就容易克服。因此,就需要深刻挖掘量变因素,将教材抽象程度加工到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接受的水平上来。在代数关系的研究中,要积极注意挖掘与几何结合较紧密的内容,广泛联系,缩小接触新内容时的陌生度,避免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重点深入,合理设置问题
  要将“难关”分散到普通教材中来,就需要注意对普通教材由微观到宏观的透彻研究与重点深入。首先,要明确局部内容在整体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运用前文所述的教材研究方法,合理设置问题,使问题的步子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步前进,以局部知识的掌握为整体服务。例如,针对某一概念,可围绕下面几个角度设置问题:概念的构成,概念所涉及的子概念,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概念的确定与否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应用以及由概念而设计的一些构造性问题等等。当然有些问题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以使学生独立获得知识,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以利于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
  3、合理吸收,突出思想方法
  教材研究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在“难关”中思维方式的转变。除了在教材中深入挖掘能突出思想方法的内容之外,还应合理吸收生活中、其它学科中甚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并从数学角度去分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可起到在教材中降低“难关”中所出现的大跨度的抽象落差的作用。例如,有这样的一个游戏:有两堆火柴,两个人轮流去拿,每人每次只能从其中一堆中拿任意根,规定拿到最后一根者为胜。将这一游戏拿来让学生做,并帮助他们分析,就可以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即先考虑最简单的情况:两堆火柴各有一根的情况)和化归转化的推理意识;再如,在抽象落差较大的内容之间增加一些直观材料(为学生所熟悉的)以作缓减,也是重要的教材加工手段,从中培养学生观察、总结、概括的能力。
  总之,合理吸收教材之外的辅助材料,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是教材研究的重要手段,它在帮助学生克服难关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相传,初唐杰出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过一首《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家鹅戏水很平常,而七岁的骆宾王却能用简练、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禁不住,我们会对小诗人充满情趣的审美感受发出由衷的赞叹。赞叹之余,我们自然会感到,唤起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们的能力很重要。再说,“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的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新的
期刊
课标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既有口语的交际,又有书面的表达交际。书面的表达也就是我们语文的最终教学目的——写作。如何让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呢?在从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生活中学语文    1、语文来
期刊
一、家庭教育的一般情况    从家长和学生在一起的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只和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还有部分同学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由于我校处在“城乡结合”地带,大多数学生家长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父亲很多不在家,只有母亲在家,这样就很难保证孩子的学习情况,更不用说谈心之类的活动了,因此,学生的家庭教育很难保证。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低,再加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孩子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在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习惯。”语文教育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寻求语文知识和熟悉语文技能的习惯,这也是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期刊
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地理课教学,它以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丰富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成为目前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使地理课堂变得“活”起来,变得生动和高效。以下是我在新课标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学
期刊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   一、课堂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
期刊
摘 要:了解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农村家长素质,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水平,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家庭教育 现状 对策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
期刊
摘 要:斯宾塞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他指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他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
期刊
从事语文教学将近13年来,我感觉最令语文老师费神的莫过于作文批改讲评;尤其是任教班额人数较大的班级,工作量之重更是可想而知。如何独辟蹊径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提高。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容忽视,要把学生推到写作的另一前沿阵地——修改,使其在互相批改中认真切磋、取长补短。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在互相批改中渐渐形成了浓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很多数学教师认为阅读是语文课的事,在数学教学中往往“重讲轻读”。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尤其是数学课本的阅读。作为自学能力的核心,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与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要通过问题分析和原因分析来明确今后小学数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发展、努力的方向,调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