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与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科研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某财经类院校为例,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指出了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模式、引入激励淘汰机制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he postgraduates'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high education, and the core of postgraduates'education is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ie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d the status of post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ies.In view of the major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postgraduates'ability to do scientific research,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such as teaching and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cademic practice and exchange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ies.
  Keywordspostgraduates;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mechanism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竞争的时代,人才是竞争的主体。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精英团体--研究生的教育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研究生教育水平直接反映一所高校的科教水平,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1]。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研究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每年多达数十万人,他们是未来从事科研的中坚力量。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而科学研究就是要发人之所未发、人之所不能发,是一种创新活动,因此创新能力是科研能力的核心[2]。但是目前,由于受人们浮躁心态的影响,以及近几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的不断下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在逐渐的退化当中。
  本文通过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系统调查,分析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完善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
  
  二、研究方法与调查过程
  
  本研究主要采取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问题和访谈提纲,对某财经类院校的研究生进行了访谈。在获得了第一手访谈资料基础上,我们从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支撑条件和创新成果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在对问卷进行试测后开始正式调查。
  本次共发问卷210份,回收问卷173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71.4%。本次调查对象以某财经类院校研究生为主,占81.7%,其他学校研究生为辅,占18.3%;以研一研二的学生为主,占74.3%,其中男生占58.2%,女生占41.8%。问卷数据的分析处理主要通过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
  
  三、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在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我们发现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以下四个典型特征: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与科研创新有所脱节
  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实现科研创新的基础,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合理程度不高,有14.3%的被调查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36.2%的认为课程设置比较不合理,有21.2%的研究生认为课程设置合理程度一般,相对而言只有28.3%的同学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大部分研究生都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模式太固定,没有考虑到研究生不同的专业来源和不同的研究方向;另外,学校关于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的课程开设过晚,研究生不能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这些工具。
  同时,在调查中,也有很大比例被调查者反映教学内容与科研创新脱节,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学位课程与相关学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设置不合理,课程与论文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以某专业研究生教学课程为例,三年的研究生学习中共有两门学位公共课,三门学位基础课,五门学位专业课,五门专业选修课。在这些课程中很多内容都已在本科阶段学过,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为了拿到学分,达到学校的研究生毕业要求,研究生必须要去完成这些课程的再学习。这些课程的再学习占用了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减少了学生接触本学科前沿研究的机会。
  (二)教学模式创新程度有待提升,学生课题参与机会较少
  在调查中,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反映,研究生导师的授课过程往往只是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来讲授知识,没有权威性的论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会联系实际来讲授知识[3];同时,课堂上老师往往是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甚至只是听众,所以很多研究生在上课时只负责听讲,记笔记,却不善于思考。这种灌输式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知识容器”,对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非常不利[4]。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之余,能够有机会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机会也非常有限。被调查的研究生中有51.7%还未参与过课题,33.5%的研究生参与过一个课题,只有14.8%的研究生参与过2个及以上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其中研究生参与的课题中,国家级课题只有5%,省部级课题为33%,其他的均为厅局级课题或企业委托课题。
  (三)导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学校政策支持情况较好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角色,他对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58.6%的被调查研究生均认为导师非常支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对研究生参与课题非常支持并给予积极指导,35.4%的被调查研究生认为导师对研究生的课题给予了较好的指导和支持,只有6.0%的认为导师对研究生参与课题支持力度不够。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导师都非常支持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而且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过程中,导师也给予非常多的指导和帮助,这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学校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日益重视,出台了许多积极鼓励政策。有67.8%的研究生认为学校提供了较好的鼓励政策,只有12.3%的研究生认为学校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鼓励政策一般。在调查中发现,一般高校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比较重视的,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提供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新苗人才计划,研究生创新教育科研等课题,还对课题申报成功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校提供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而且也能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论文发表数量较少、科研创新程度有待提升
  论文发表是衡量一个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但调查发现,51.6%的被调查研究生还未发表论文,40.2%的被调查者仅发表过1篇论文,发表过2篇以上论文的研究生仅占到了被调查者的8.2%。
  从上可以看出,现在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极少,积极性不高,而且论文质量一般。很多学生发表论文只是为了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所以很多人发表过1篇就不再发表了,另外很多研究生所写论文主题陈旧,创新和研究价值不足。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大部分论文都发表在省级及以下期刊上,占到了78.3%,只有20.4%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的,仅2.3%是发表在国家权威期刊上的。
  由此可见,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原本存在的质量问题更加突出,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没有脱离原有本科生的培养模式,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亟待改进和完善[5]。
  
  四、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
  
  虽然目前高校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但总体而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培养机制和模式亟待改进和完善。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积极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学习体系
  1.强化课程学习与实际的结合
  教师在课程讲授中,应加强对课程内在规律、思维方法、发展前沿的讲解,还应要求学生对所学重点内容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发散思维;在作业的布置中,除要有巩固基础知识点的习题外,还应安排以实践案例为背景的探索性习题。
  2.强化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结合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将课程教学与我们所从事的课题研究相结合。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的概念、方法和思想的同时,还应向学生介绍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让学生脱离纯理论学习,将理论与科研相结合,使研究更具前沿性及现实意义。
  促进科研与教育结合,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高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学科结构,使研究生学习安排更合理,提升研究生基础能力[6]。
  (二)改善教学模式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学科发展动态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应进一步启发学生自身的判断力,形成自身的知识与见解。在落实好学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应多开设选修课,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不同学科的课程。研究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广泛、系统地了解掌握与本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及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注重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2.充分发挥导师科研创新的引领作用
  导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利用所有可能的途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尽早尽快地让学生接触科研、认识科研和体会科研。学生入学后,在课程学习阶段就让他们参加各种研讨会、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从专家、学者的报告中吸取学术营养,开阔视野。在培养方式上,增加学术讲座、实践环节的学分,在吸收生源上给导师更大的自主权[7]。
  (三)引入激励淘汰机制
  1.多种方式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热情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全面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8]。研究生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更主要是经过研究、实践、研讨活动;高校应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支持研究生把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良好的科研创新平台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鼓励研究生增加对科研的精力投入,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热情。
  2.适时引进末位淘汰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研究生队伍迅速扩大,但淘汰率却几乎为零。若在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中适当引进末位淘汰制,将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危机意识,迫使他们不断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五、结束语
  
  总之,目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容乐观,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和模式亟待改进和完善。只有切实分析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现状及不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王燕妮.课程教学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之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9).
  [2] 张杰、水淼、盛育冬、孙杰.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10).
  [3] 周蕴薇.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研究生教育,2006,(6).
  [4] 张洪剑. 浅析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教园地, 2008,(9) .
  [5] 张乐勇.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石油教育,2000,(10).
  [6] 王宗华.试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2,(1).
  [7] 陈娟、陈敏. 五位一体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9).
  [8] 李太平、李炎清.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7).
  
  作者简介:
  吴道友男(1975-2),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张菊女(1976-11),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章丽女(1987-9),浙江财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深圳市南山区实施科学课程已有四年多了,面对这样一门新的大综合课程,如何最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优化课堂教学,最终达到提高教高质量的目的,是每个科学教师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本文根据笔者几年的实践和总结,就如何优化科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关键词新形势;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对话型”的阅读教学,努力把阅读教学变成多向多边、高质平等的对话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    一、搭建桥梁,优化生生对话的途径     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小范围的“对话”形式。学贵有疑,疑为思之始,学之端。小组讨论不光是教师预定的题目,还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会问、善问。作为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英语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英语的教学方法从过去注重语法知识的教法演变成而今的着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式。英语口语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训练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奥运会的开办,深圳大运会的来临,英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交流工具,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学生说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必然趋势,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必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专业素养和专业地位。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专业知识;素养;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教师担负着教育的重责,而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期刊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生物信息资源,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和开展实践活动,在生物科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指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等。  关键词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促进优良道德品质;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一、利用生物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    (一)结合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深感教育的“无力感”,所谓教育的无力感指的是教育在社会面前深感无力。这种教育的无力感主要源于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力感进行归因分析,以期对改变这种无力感而有所启示。  关键词当今社会;教育;无力感;归因分析    “无力感”,顾名思义,就是不起作用,深感无助的意思。在当今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怪圈:身为学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医科院校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阐述了医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医学;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社会各个领域。同时,多媒体技术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教学更多地把形象生动的动画图像、精致的影像、醒目的文字注解和标准逼真的情景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并显示在投影上,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许
期刊
摘 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教育是爱的事业,是一种无私的、博大的、精深的爱。爱心引导教育和谐发展,在和谐发展的教育氛围中,师生之间会经常进行着心灵的 撞击。爱是教育的使者,她永远向教育举杯!  关键词 偏爱;惩罚;真诚    一、弹起“偏爱”的 琴弦    我班的梁竹同学,加入1班时是典型的后进生:在借宿学校呆了三年,口头随便,行为散漫,对学校纪律不重视,学习成绩不理想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高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高校    一、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实践教学是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大学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是由师生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体现出来的。根据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要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
期刊
摘 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信息化普及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农远工程”环境下的“机辅人”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适用于指导常规的英语课堂教学,更适用于指导“农远工程”中“三种硬件模式”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