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公里云和月,为流浪的你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3年行走8万公里,循着流浪汉的足迹流浪,不为做直播网红,只为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
  被瞬间唤醒的执念
  两年前的8月盛夏,广东湛江,骄阳好像特意打造了一个更为热辣的舞台,让来此参加农副产品展销的客商脸上挂满油彩。在诸多摊位里,蔡艳球正满脸堆笑地递送商品,忽然,不远处的一个背影让他一下僵住了。
  那是个流浪汉,佝偻着腰,垂着头,黏结成绺的头发上挂满草屑,全身只穿了一條短裤,被汗水冲出泥痕的后背倚在一根电线杆上,熙来攘往的人流到他那里自然避开,好像他是一块分水石。
  蔡艳球向流浪汉走去,蹲下身,从乱发里看到一双目光迟滞的眼睛。蔡艳球指指远处自己带有遮阳棚的摊位,示意他可以过去庇荫,但流浪汉挂满污垢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无奈,蔡艳球返回摊位,想拿出一瓶水和一袋面包给他,转身时,却只看到那根电线杆。蔡艳球赶紧收拾摊位,去附近超市买了饮料和一包香烟,他知道流浪汉走不远,应该就在附近的某个角落里。
  流浪汉像极了蔡艳球多年前失去的一个亲人。
  1994年春节,走亲戚拜年时,比蔡艳球大8岁的哥哥走丢了。蔡艳球的哥哥患有癫痫,智商比同龄人低很多,因此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家人的照看。一家人分头寻找,三天三夜,终于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一个水塘边,找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哥哥。哥哥就这样走了,没有谁能告诉蔡艳球,哥哥在流浪的三天里经历了什么,当时如果有人帮他一把该多好啊!
  哥哥离世后,父母先后因车祸离世,一家四口阴阳两隔。看到刚刚那个流浪汉,蔡艳球仿佛看到了哥哥。“既然上苍把你送到我面前,我就一定要找到你!”他加快了脚步。
  在一座大桥下,蔡艳球发现了那个流浪汉。见有人靠近,流浪汉紧张地起身要跑。蔡艳球远远停住脚步,咬一口面包,喝一口水,然后慢慢退到远处的树后。流浪汉迟疑再三,终于忍不住扑过去,狼吞虎咽地吃起面包。
  带着兴奋,蔡艳球赶回去收拾东西,等他急匆匆返回桥下的时候,流浪汉已经走了,地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大大的“谢”字。
  看到这个字,蔡艳球失声痛哭。许久,他抬头擦去满脸泪水,一个埋藏心中许久的执念被唤醒:“我要帮流浪汉找到回家的路。”
  最敬业的网红主播
  蔡艳球花1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车,前面装着货物,后面装着行李,在妻女不舍的目光中出发了。
  从江西一路南下,蔡艳球上午摆摊,下午寻找流浪汉,晚上就睡在车里。他发现做生意与寻找流浪汉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心二用,生意没做好,流浪汉也没帮成。他干脆停下生意,一门心思寻找流浪汉,不久便陷入财务危机。
  一位好友得知蔡艳球的窘境后,帮他注册了一个直播账号,这样能让更多人一起帮忙,也能有份打赏收入。他给自己起了个网名“牛哥追梦”。
  蔡艳球的直播全是灰头土脸的形象,他的“寻找救助流浪汉”直播间在一众美颜、游戏、才艺直播里有些格格不入。
  蔡艳球的直播每天在鸟鸣声中开启,在蚊虫声中关闭,3年来从没间断。谈不上清晰度,有时甚至对不上焦,直播里的角色都惊人地类似:衣衫褴褛,佝偻身子,精神惶恐,长发黏结,或默不作声,或喃喃自语。
  每次发现流浪汉,蔡艳球会远远停下车,一手举着自拍杆,一手打火点燃香烟,小心翼翼地递过去。
  “如果给他烟和水都要了,说明他对我比较信任。大部分流浪汉是善良的,你对他好,他也会对你好。”蔡艳球边走边在直播里介绍心得。
  在流浪汉允许接近后,后备箱里的锅就派上用场了。蔡艳球随流浪汉来到桥底下、垃圾旁或旧房子里,捡柴生火,做一顿简单的面条,各自盛一碗吃起来。“流浪汉觉得自己也付出了劳动,吃起来更踏实。”
  直播第一个月,蔡艳球只收到3.8元打赏;第二个月打赏过百元。如今,他的直播订阅数已接近32万,高峰时近6万人在线观看。
  直播给蔡艳球救助流浪汉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流浪汉的方言听不懂,天南海北的粉丝可以通过弹幕提供信息,就连那些特别模糊的地址,粉丝们也会想尽办法提供帮助。
  重庆石柱县的刘学才走失19年,每逢村里有人外出打工,姐姐刘学福都千般拜托帮忙留意,却一直杳无音信。蔡艳球遇到他的时候,刘学才歪歪扭扭地写下“石柱县”三个字,直播间里石柱县的粉丝们看到后,立刻帮蔡艳球联系上刘学福,姐弟俩见面的那一刻,粉丝们纷纷点赞。
  蔡艳球的二手车抛锚了,粉丝们提出为他众筹买辆新车。蔡艳球没有接受,自己贷款买了辆新车重新上路。现在,平台给的工资及粉丝刷礼物提成,基本能满足他每月的开销,粉丝的大额红包他一一婉拒,也从不提示粉丝们打赏。
  每隔一段时间,直播平台就有人模仿蔡艳球救助流浪汉,但往往播不到一个月就消失了。“他们没有我能坚持。”蔡艳球一语道破,他的心里,装着一个执念。
  沉重的无奈与痛
  2016年至今,蔡艳球已经成功救助了40余名流浪汉,帮助他们与家人团聚。让蔡艳球牵肠挂肚的,是在手机里保存的那3900多张照片,“都是联系不上亲属不愿意回家的。”过段时间,他就翻看一遍,人名、地点或许已经忘记,但相处的故事却历历在目。
  一张背景是烂尾楼的照片,是蔡艳球遭遇的第一次心痛。这里已很久无人问津,到处都是周围居民散养的牲畜,蔡艳球到来时,一名流浪汉正跟牲畜趴在一起睡午觉。
  流浪汉接过蔡艳球远远抛过来的香烟,但是对交谈不做任何回应,粉丝们也无计可施,大家一度认为他是个聋哑人。
  房子外面堆着几个垃圾桶,那是流浪汉的“食堂”,不过最近几天他没有去过那里,蔡艳球成了他的厨师。接连吃了十三天可口的汤面后,流浪汉与蔡艳球亲近起来。他专注地听着蔡艳球手机里播放的音乐,突然像受到电击一般,扯着嗓子又唱又跳。音乐戛然而止,他又像切断电源的机器人,恢复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第十五天,流浪汉允许蔡艳球为他剪掉邋遢油污的长发,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两人像过节一般搭起小灶,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两人合影后,还饶有兴趣地比赛做俯卧撑。蔡艳球直播完毕又把照片传到朋友圈,但期待的好消息一直没有传来。
  当流浪汉拒绝去救助站后,蔡艳球不得不放弃了。“很抱歉,改变了你的形象,却改变不了你内心的恐惧。”写完这条微博留言,蔡艳球伏在方向盘上哭了。
  最让蔡艳球无奈的是那些沉迷网络的年轻流浪汉。他曾在一所破房子里发现一个20岁左右的湖北小伙子,小伙子见面就说:“你是牛哥。”流浪汉竟是蔡艳球的粉丝。
  因为丢了身份证,小伙子一直在外面拾荒,有了钱就泡网吧。“我想回家,家里还有小孩。”蔡艳球掏出200元钱给他,让他买车票回家,小伙子热泪盈眶,满口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蔡艳球兴冲冲地准备开车送小伙子去车站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人,最后在网吧里发现极度亢奋的小伙子。蔡艳球在他身边陪伴了三天,直至花光自己送的200元,蔡艳球无奈地离开了他。
  让蔡艳球心疼的还有那些不愿回家的老人,他们即便失去了劳动能力,宁可忍饥挨饿,也不去救助站接受遣返原籍的安排。这是他们为自己选定的人生,蔡艳球只能无奈叹息。
  3年里,蔡艳球循着流浪汉的足迹流浪8万公里,他不知道这件事自己还能做多久,就像他在上海“99公益日”星空演讲特别关爱专场上说的那样,“等流浪汉越来越少的时候,我就可以放心地‘失业’了。”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其他文献
学写作,更需要的是释放和激活。  “教学自由和应试,是不矛盾的,如果应试是教育的全部,那反而容易了。”这是郭初阳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有趣、有料、有种”的语文课堂,坚持以诚实、严谨的态度促进语文教材的建设。  言说抵抗沉默  1996年,郭初阳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至杭州市翠苑中学教初中语文。因业绩突出,于2003年被调至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一所顶尖名校。  郭初阳上课不拘一
期刊
“我总是会向比我更出色的人学习。”  电影《我不是药神》让中国的大众了解到印度仿制药生态,价格低廉的仿制药使得癌症病患的生存门槛显著降低。在印度,太阳药业、雷迪制药都是世界闻名的仿制药大户。而迪力普·沙赫维,正是站在整个仿制药生态链最顶端的“印度药神”。  天生的闯荡者  迪力普·沙赫维自幼生活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耆那教教徒。在成长的岁月中,迪力普同样受到了耆那教“反对种姓制度,人
期刊
邹全珍老人离世,家人悲伤不已,丈夫杨从浩伤心过度,曾一天三次心脏病突发晕倒。为了让父亲早日走出悲痛,女儿杨柳和父亲约定以每天一封家书的方式缅怀母亲,各自完成一百封信。2018年4月,《悲伤可名状——父女家书二百封》结集出版,感动了无数读者。  儿女为母亲造世外桃源  1968年,高中毕业生杨从浩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辽宁金县(现大连金普新区)亮甲店,在劳作中与邹全珍相爱结婚,育有两女一子。三
期刊
朝阳未出,他已来到办公室,一一细看各地区患者的疑难肿瘤CT片。  “从早上六点半开始,一刻没有停下来,先在网上会诊苏州以及兴化的疑难病例,之后又对本院的特殊病例进行研究。”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束永前对于高负荷的工作已经习以为常,他的话语里透露着对医学的敬畏与对患者的尽责,令人肃然起敬。  癌症患者寿命已延长  癌症如同死神的阴影,在大部分人看来,意味着痛苦的折磨、死亡的降临、生命的破裂。人们谈
期刊
“我承认,我必须跟这一切对着干。”  纵观昆汀·塔伦蒂诺的所有电影,无论是非线性叙述结构,幽默的对白,暴力美学,亦或是热情激荡的爵士配乐,都独具匠心、自成一格。没有接受过系统电影学教育的昆汀,通过长年累月的累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电影风格,在电影中肆无忌惮地挥洒着自己的才情。  从租碟伙计到一线导演  昆汀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父母都是电影爱好者,昆汀这个名字便来源于影片
期刊
“成为一流的人之后,才能成为一流的工匠。有了德行和精神,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在日本,有一所家喻户晓的学校叫“秋山木工”,由于其入学条件十分苛刻,被人们称作“变态”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十条规章制度不变,培养出五十多名世界级大师。校长秋山利辉说:“我的工作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德行、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  笨小孩也有春天  1943年,秋山利辉出生在日本奈良一个贫寒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但
期刊
在女儿的搀扶下,87岁的新四军老战士王飞吼,颤颤巍巍地走下台阶,缓缓地迈向前面一扇神秘的大门。灯光亮起,大门打开,刘嫂的儿子刘根龙、姚金龙从大门后快步上前,王飞吼迎上去一把抱住刘根龙。两位白发老人,颤抖着双肩,多年的期盼和话语,化作了无法抑制的号啕声——这是王飞吼盼望了70多年的会面。  刀下救人  2017年4月16日,一场“盐阜抗战嫂子颂”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播出,现场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
期刊
辞职为孩子圆梦  徐文骏高中毕业后前往澳大利亚留学,2013年回国后在杭州一家物流公司担任工程师。因为喜欢孩子,婚后的徐文骏只要有空就和妻子去福利院做志愿者。  2015年年底,徐文骏偶然看到一部美国纪录片《小蝙蝠侠出击》,讲述一名患白血病的5岁小男孩,一直渴望变成蝙蝠侠拯救世界。父母找来圆梦组织,帮孩子完成心愿。短短几天,杂技师、服装师、音效师、志愿者、警察、明星……各个行业的人都自发加入到小男
期刊
为了理想,愿意历尽艰苦  1971年,陈行甲出生在湖北省兴山县高桥乡下湾村。彼时,陈行甲的父亲是税收员,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在陈行甲的童年记忆中,一年只能见到父亲一次,一家老小的生活全由母亲操持。  5岁时,母亲让陈行甲跟着姐姐去村办小学试读。那时候学生少、老师少,教室也少,学校只能开复式班:一二年级的孩子同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老师在黑板上画一道线,这边给一年级孩子讲,另一边给二年级孩子讲。老师给
期刊
2018年3月,一位91岁的老人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伴在清華校园里林荫间穿梭的照片在网络上流传,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他是全国第一条高铁铁轨的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潘际銮说,这一切多亏有夫人的支持。  “电焊工”相恋北大才女  上世纪50年代,潘际銮和李世豫在北京相识相恋。  刚开始,他们不被看好。那时潘际銮的专业是无人问津的焊接技术,而李世豫却是北大有名的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