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反思,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提法。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传播,尤其是新课程的推行,有关自我反思的必要性的论述屡屡见诸报端,实际上也的确有部分老师已经自觉地把自我反思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对于教育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成长无疑是有很大价值的。
但真正的自我反思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也注定是非常艰难的。稍微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虽然自我反思经常被吞吐于口中,形之于笔下,但其实反思意识并没能真正在我们心中扎下根来,即使是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师也不例外;目前很多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也往往囿于局部、流于形式甚至可能还有异化的嫌疑。这种情况其实再正常不过。因为观念和行为经过长期积淀和重复难免会形成某种固化的结构、模式或习惯,客观上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惰性和封闭性。除非是因了某种特别的机缘,受到一些强烈的触动,否则,这种状态还真的难以改变。
对“那一代”的反思能否成为这样一个契机,一个激活整个教师群体进行自我反思的契机呢?虽然目前还难以做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有理由对此抱以期待。
本次讨论对象之一的钱梦龙先生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自网上的讨论开始以来,钱先生就“十分关注,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上两个小时”。他说:“《教师之友》开了一个好头。中国教育积重难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确实需要大批志士仁人进行认真的反思。有所批判,有所扬弃,才能有所前进。这也正是我长期在‘方格之内’苦苦挣扎,为之苦恼和焦虑的事。我们这一代人大半辈子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背负着因袭的闸门,加以知识视野的局限,很难完全挣脱‘方格’的限制,只能频频发出‘戴着镣铐跳舞’的悲壮的感喟!”
上海中语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在接受本刊关于这次讨论的采访时说:“我有两大‘致命伤’,一是缺乏古典文学素养,二是缺乏哲学素养。这两大‘致命伤’决定了我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而不能成为一个教育大家。”
钱梦龙老师已经70多岁,陈钟梁老师也60多岁了,两位前辈如此彻底地反思自己,确实让我们感佩不已,也为我们进行自我反思树立了榜样。
教育是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天然地需要一种虔诚的情怀、开放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只有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我们才可能对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有一种敏感,有一种切肤之痛,并获得一种批判的勇气,也才可能进行一场真诚的、真正的自我反思。当前,关于“那一代”的讨论正在网上、网下热烈地进行着。讨论的形成,不正是基于我们对语文教学乃至整个中国教育多年沉疴的痛切体验吗?不正是基于我们对教育理想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吗?
反思需要以真诚为前提,也需要以能力作支撑。作为一个过程,反思往往是从问题切人,以“破”字开头。但问题有真有假,有表有里,能否从中提炼出那些真正的、实质性的问题并突破陈旧和过时观念的重围,是和一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密切相关的。一些老师之所以在自我反思时照猫画虎、蜻蜓点水甚至南辕北辙,固然和反思的态度有关,而反思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于从技术角度出发作一种纯技术的演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痼疾。我们曾经指出,“本次讨论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层面到教育实践层面的整体推进”,既有向下寻求支撑的需要,也蕴涵有向上突破的意味。如果我们的自我反思始终停留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始终不能摆脱琐碎、肤浅、简单的趋向,这样的反思或许不会有多大价值。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自我反思也就不可能是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从某种角度说,没有任何人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完美无缺的,从而也就没有哪一个教师可以享有自我反思的赦免权。只要我们还是一个教师,只要我们心中还有一份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自我反思、自我追问就将是永远的。
但真正的自我反思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也注定是非常艰难的。稍微留心一下,就不难发现,虽然自我反思经常被吞吐于口中,形之于笔下,但其实反思意识并没能真正在我们心中扎下根来,即使是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师也不例外;目前很多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也往往囿于局部、流于形式甚至可能还有异化的嫌疑。这种情况其实再正常不过。因为观念和行为经过长期积淀和重复难免会形成某种固化的结构、模式或习惯,客观上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惰性和封闭性。除非是因了某种特别的机缘,受到一些强烈的触动,否则,这种状态还真的难以改变。
对“那一代”的反思能否成为这样一个契机,一个激活整个教师群体进行自我反思的契机呢?虽然目前还难以做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有理由对此抱以期待。
本次讨论对象之一的钱梦龙先生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自网上的讨论开始以来,钱先生就“十分关注,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上两个小时”。他说:“《教师之友》开了一个好头。中国教育积重难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确实需要大批志士仁人进行认真的反思。有所批判,有所扬弃,才能有所前进。这也正是我长期在‘方格之内’苦苦挣扎,为之苦恼和焦虑的事。我们这一代人大半辈子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背负着因袭的闸门,加以知识视野的局限,很难完全挣脱‘方格’的限制,只能频频发出‘戴着镣铐跳舞’的悲壮的感喟!”
上海中语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在接受本刊关于这次讨论的采访时说:“我有两大‘致命伤’,一是缺乏古典文学素养,二是缺乏哲学素养。这两大‘致命伤’决定了我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而不能成为一个教育大家。”
钱梦龙老师已经70多岁,陈钟梁老师也60多岁了,两位前辈如此彻底地反思自己,确实让我们感佩不已,也为我们进行自我反思树立了榜样。
教育是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天然地需要一种虔诚的情怀、开放的心态、高度的责任感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只有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我们才可能对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有一种敏感,有一种切肤之痛,并获得一种批判的勇气,也才可能进行一场真诚的、真正的自我反思。当前,关于“那一代”的讨论正在网上、网下热烈地进行着。讨论的形成,不正是基于我们对语文教学乃至整个中国教育多年沉疴的痛切体验吗?不正是基于我们对教育理想百折不回的执着追求吗?
反思需要以真诚为前提,也需要以能力作支撑。作为一个过程,反思往往是从问题切人,以“破”字开头。但问题有真有假,有表有里,能否从中提炼出那些真正的、实质性的问题并突破陈旧和过时观念的重围,是和一个人对教育的理解密切相关的。一些老师之所以在自我反思时照猫画虎、蜻蜓点水甚至南辕北辙,固然和反思的态度有关,而反思能力的欠缺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习惯于从技术角度出发作一种纯技术的演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痼疾。我们曾经指出,“本次讨论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层面到教育实践层面的整体推进”,既有向下寻求支撑的需要,也蕴涵有向上突破的意味。如果我们的自我反思始终停留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始终不能摆脱琐碎、肤浅、简单的趋向,这样的反思或许不会有多大价值。
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自我反思也就不可能是一次性的,一劳永逸的。从某种角度说,没有任何人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完美无缺的,从而也就没有哪一个教师可以享有自我反思的赦免权。只要我们还是一个教师,只要我们心中还有一份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自我反思、自我追问就将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