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创新性教学研究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n2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创新素质是当代中学生刻不容缓的任务。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提高创新素质的主渠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奇激趣、以趣激思、以思激创”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呢?
  1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创新兴趣
  创新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原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痛苦,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就如同找到了成才的敲门转和铺路石。古代教育家和一些哲人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时时要有,“恒心”、有”志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人的兴趣。这样才能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学效应。
  创设问题情境,应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同时又受到科学研究方法,价值观的熏陶。一般来说,学生参与度越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习效果也越好。我在上”基因突变”一节时,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出于兴奋状态。展示四张图片,告诉学生这是学校附近一位农民养的四头成年牛,其中一头牛是短腿,引起学生好奇,设问,在四头成年牛中为什么有一头是短腿?要了解其中奥秘,通过本节课”基因突变”的学习来揭开这个谜底。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自己发现问题,结果学生自学后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含金量的问题。如在生物体内当体细胞发生突变或生殖细胞发生突变时,哪种情况更容易传给下一代。当植物茎发生芽变时,若要将这种芽变保存下来怎么办?这时可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与学生交流。课堂气氛浓厚,思维活跃,学生兴致勃勃。可见教师营造一种融恰,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索,去质疑、释疑,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究者。
  2找准学生思维的切入点,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创新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它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病分析,既是教学中的难点,又是高考的一个基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兴趣格外浓厚,又颇感茫然,此时如果巧妙地设计问题,就能引起“一石激起千重浪”的良好效果。掀起学生脑海中阵阵涟漪。某对夫妇的肤色,色觉正常,却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请你预计他们再生一个仍然有病的孩子的可能性有多大?问题怎样解决?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及时点拨质疑,让学生思考一下题干中“有病的孩子”蕴含什么样的信息,这时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学生的想法有以下几种1:有病就是有白化病或色盲病。2:有病就是既白化又色盲。3:白化病、色盲病,既白化又色盲都是有病。这样学生的意见可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兴趣十足地获得了准确的信息,拿到了解题的金钥匙。那么,怎样才能预计他们再生一个有病孩子的可能性的大小呢?这样步步为营。环环紧扣,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将学生思维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学生便得出两种解题方法:l:根据题意先推出其父母的基因型,再画出遗传图解进行计算。2:推出其父母基因型后,根据遗传图解先计算出正常的可能性,用1减去正常的可能性既得出有病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完全暴露出来,让学生通过研究,经历了一波三折磨难之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合作中求得发展,求得创新
  在当今竞争欲演欲烈的社会里,比竞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合作,因为没有合作人们将一事无成。在这里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地,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尊重与共处,既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成果,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何乐而不为。例如:在生物教学中,我围绕考纲,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有梯度的疑点,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展示的问题,在充分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收集有用信息,集中思考,发表见解,提出质疑,分析判断,处理信息,寻找答案。最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其他学生补充或质疑。这样,不仅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流各自的看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发挥,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在此探究过程中,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也至关重要,教师应融入学生之中,要敢于跨过师生间不可愈越的鸿沟,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而得到答案后,接着再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你是如何想到这个答案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这样解决问题是否最合适?想想看能否再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问题解决后你有什么感受?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维,防止学生跌入误区,而且又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其他学生从中领悟到学习的方法及窍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瞄准学生思维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标准》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把一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多思、多想、多看,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创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观察是进行探究实验的一项基本活动,科学的观察是学好生物知识的前提。科学的观察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将现在的观察与过去观察获得的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加工改造。科学观察不仅重视定性观察,掌握事物的形象、构造、过程、特征,而且重视定量观测,分析它的数量关系,综合它的性质特点,把观察与分析结合起来。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深入细致进行观察的品质,使其形成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内容时,我提前布置学生自己捕捉鼠妇,学生在动手捕捉的过程中,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带着疑虑和问题来上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观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操作,有人负责记时,有人负责观察并数数。每一个小组都认真地进行观察活动,并在班级中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结果,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提出了新的问题:既然光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么土壤的干湿是否也影响鼠妇的生活呢?接下来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实验步骤,自己动手进行观察活动并分析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样教师给出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自己选择实验材料、仪器、试剂等,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同一个实验课题。如: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我班学生把玻璃板换成了透明的薄膜,这一创新不仅取得了相同的实验结果,也使得实验材料廉价易得。因此,探索性实验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是培养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5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勇于创新
  《标准》要求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不仅有知识创新,还有技术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动手能力就是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条件,手脑并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他们今后从事生产劳动、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等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多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实验,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涂片、切片,自己独立捕捉鼠妇、蚯蚓、蚂蚁并观察其结构或行为。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创新,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6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升华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虽然不能让一个人各方面都具有创新能力,但是,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发展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从而发挥其创新才能。当代中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才能,往往从兴趣开始,而稳定的兴趣又能使人形成能力。一项科研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有广泛的兴趣,这就说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创新能力,是学校在全面发展教育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可行之路。在生物教学中,我注意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成立生物兴趣活动小组,通过有计划的小组活动,保持学生探索兴趣,并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县的生物知识竞赛,及奥林匹克竞赛,搭建个性发展平台,对获奖学生大力表扬,使其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在创新中个性得到了张扬。这样,既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升华。
  创新性生物教学途径还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摸索、去实践。通过以上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抓住一切机会,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开思维的闸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参考文献】
  张武升.教育创新论,上海,20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余自强.生物课程论,2006,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李伯黍.教育心理学,200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个地区的优质教育源于优质的教师队伍,而优质教师队伍则与那里的教师研修水平密切相关。是否构建起区域性教师研修立交桥,是判断一个地区教师研修机构的首要标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着力研修文化再造,以研修文化力牵引教师培养力,以教师培养力提升教师教学力,以教师教学力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实力。学院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硬件”的办学理念,深化“共研?共生?共享”的教师研修文化,依托高校资源,建立“校地合作”的教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网络、媒体、影视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涉足早恋。老师要爱学生,视他们为朋友,对他们平等相待,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疾苦的老师,他们是否会少出许多问题,少走许多弯路,在求学路途中,心情是否会更舒畅,效果是否会更佳,成材率是否会更高?“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难道他们会不铭记心间?  【关键词】影响萌动早恋挽救爱学生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很多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小学生的课程逐渐更新换代,这对小学班主任的各方面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道德高尚,也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是一个优秀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能力。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作为班级直接领导的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如何管理一个班级呢?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建立一个强大的班干部队伍 ,让
期刊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经说过:“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的人,自然能够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 可见艺术修养在每个人一生中所形成的影响必将是深远悠长的。艺术教育能丰富人的情感、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提高人的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可以使我们懂得发现生活的美,懂得热爱自然并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希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艺术科学的教学工作在学校基础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然而,在部分农村中小学则明显还处
期刊
人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活,所参加的每一项活动也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任何组织内部的各组成要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或干扰。然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又是一项永不停息和终止的活动,也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为此,我认为,在构建平安、和谐、幸福校园的今天,学校在注重教书育人管理的同时,应加强育人环境的优化和管理,把育人环境创设好,使之得到充分的优化,让师生在优美、
期刊
趋于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在创设区域活动时,各区域的创设不再只是一种背景,而是将区域活动的材料和内容物化。区域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操作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灵魂,是幼儿
期刊
物理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求物理思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符合逻辑规律。物理思维的方法很多,这里仅就其中最典型的,最常用的比较法来结合物理学的实际来讨论。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思维和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复习课上运用
期刊
【摘要】我国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学前特殊教育的原则、方法、安置形式几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从政策法律、早期干预、安置形式等方面进行展望。  【关键词】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学前特殊教育 述评1问题提出  美国早在1968年就颁布了学前特殊教育的法令,德国也有比较完善的早期教育体系,包括早期干预、严格的诊断、合理的安置和转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常把阅读与写作看做是关联不大的两大教学板块。这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 ,从三年级起就应重视读写结合的训练 ,努力克服作文教学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有计划地进行系列训练 ,坚持以读为基础 ,读中学写 ,写中促读 ,读写结合。  【关键词】阅读 写作 结合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读写结合的指导方法也很多,现列举以下几种常用的
期刊
【摘要】规范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管理有方,校园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犹如温馨的家园。学生在和谐中快乐成长,教师在和谐中喜获成功,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提升。  【关键词】规范 管理和谐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明校园。基于这样的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