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及养生,学者大多就饮食与生活规律或心态而言,一般不注意另一种养生方式。那么另一种养生方式到底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指换个地方居住以利健康。这种养生方式,其实就是地理环境养生。
关于这个养生方式,自古有之。古人一般喜居山林。山林,环境宁静清幽,因远离世俗喧嚣,使人精神上会极度放松,是养生的理想之地。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至于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厌,乃患害之源。但令雅素凈洁,无风雨暑湿为佳……问我居止处,大宅总林村。”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也大谈山林养生的好处。看来,地理环境的养生确实非常重要。其实,这种方式养生本是隐士文化的核心。千百年来,有无数隐士居住在山林之中,比如许由、庄周、严光、陶潜、陶弘景、孙思邈等人,与其说他们仕途受阻或沽名钓誉而居住于此,不如说这里适合人居与养生更切实些。山林中,除了宁静外,主要是空气清新,对呼吸系统极有好处。尤其是负氧离子非常多,像植被茂密区或原始森林都是如此。但今人不像古人,有些资财田产,便可买山占地,过起隐居的美好生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景不会经常入眼了。那怎么办呢?方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在环境清幽的近山小镇、小城,或远郊的乡村、城区,都是可以觅得一清静之地的,足可以朝观霞日,午看白云,暮赏烟山了。
除了为呼吸新鲜空气而居山林或郊区外,还有候鸟养生法。众所周知,东北地区冬天酷寒,人烟较少。古代时,人们住在地窨子或洞穴中以避风寒,生活环境的艰苦可想而知。这对人寿命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呼吸系统。北方人大多患有鼻炎、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此外因天寒、饮食偏咸、又嗜烈酒,患高血压、胃病、肝病的人也非常多。这些病大都影响人的寿命。大自然中,鸟儿尚且知道春北秋南,人更应如此。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口袋里有了闲钱可以去外地度假或长期客居。比如许多哈尔滨人、大庆人等到山东沿海、广西沿海和海南岛置办房产或租房,过起候鸟的生活。去那里的人们大多是老年人,身体不太好,为躲避严寒到南方猫冬,借此缓解北方病的伤害,这就是一种现代新的养生方式。这些人不必住在山林里,因为南方沿海地区尤其是海南岛自然环境好,绿化程度高,也没有大的空气污染,适应能力强的老年人可以来此居留。而一般的老年人除了心理上不适应外,生理上更不适应。因为气温的骤起骤落,实际上会加速人的衰老,影响寿命。所以这种候鸟式的养生要慎重选择地域。中原偏北的地方要比海南理想,这是和东北气温差距不大的缘故。
由上可知,地理环境与养生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环境养生是格外重要的。
(摘自《退休生活》)
关于这个养生方式,自古有之。古人一般喜居山林。山林,环境宁静清幽,因远离世俗喧嚣,使人精神上会极度放松,是养生的理想之地。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至于居处,不得绮糜华丽,令人贪婪无厌,乃患害之源。但令雅素凈洁,无风雨暑湿为佳……问我居止处,大宅总林村。”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也大谈山林养生的好处。看来,地理环境的养生确实非常重要。其实,这种方式养生本是隐士文化的核心。千百年来,有无数隐士居住在山林之中,比如许由、庄周、严光、陶潜、陶弘景、孙思邈等人,与其说他们仕途受阻或沽名钓誉而居住于此,不如说这里适合人居与养生更切实些。山林中,除了宁静外,主要是空气清新,对呼吸系统极有好处。尤其是负氧离子非常多,像植被茂密区或原始森林都是如此。但今人不像古人,有些资财田产,便可买山占地,过起隐居的美好生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景不会经常入眼了。那怎么办呢?方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在环境清幽的近山小镇、小城,或远郊的乡村、城区,都是可以觅得一清静之地的,足可以朝观霞日,午看白云,暮赏烟山了。
除了为呼吸新鲜空气而居山林或郊区外,还有候鸟养生法。众所周知,东北地区冬天酷寒,人烟较少。古代时,人们住在地窨子或洞穴中以避风寒,生活环境的艰苦可想而知。这对人寿命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呼吸系统。北方人大多患有鼻炎、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此外因天寒、饮食偏咸、又嗜烈酒,患高血压、胃病、肝病的人也非常多。这些病大都影响人的寿命。大自然中,鸟儿尚且知道春北秋南,人更应如此。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口袋里有了闲钱可以去外地度假或长期客居。比如许多哈尔滨人、大庆人等到山东沿海、广西沿海和海南岛置办房产或租房,过起候鸟的生活。去那里的人们大多是老年人,身体不太好,为躲避严寒到南方猫冬,借此缓解北方病的伤害,这就是一种现代新的养生方式。这些人不必住在山林里,因为南方沿海地区尤其是海南岛自然环境好,绿化程度高,也没有大的空气污染,适应能力强的老年人可以来此居留。而一般的老年人除了心理上不适应外,生理上更不适应。因为气温的骤起骤落,实际上会加速人的衰老,影响寿命。所以这种候鸟式的养生要慎重选择地域。中原偏北的地方要比海南理想,这是和东北气温差距不大的缘故。
由上可知,地理环境与养生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环境养生是格外重要的。
(摘自《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