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脚步渐渐走来,我也步入了我校“1539模式”课改的殿堂,成为了一名课改的探索者,我渴望改变。渴望能像培训中讲的那样能有新的尝试,新的感觉。经过两个多月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我的教学策略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有益于学生终身科学素养的培养的,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的。也许这种变化还并不完美,也许这种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但不管怎样,我毕竟已迈出了第一步。课改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机遇,是一种不容错过的锻炼,同时也是一种载着幸福的挑战。
如何变有效课堂为高校课堂,从根本上实现课程改革,我认为:
首先是师生思想的转变,成功的课改源于信念。面对课改的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人,而且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才智,敢于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
其次是 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的学习是主要是教师唱“独角戏”,而“1539模式”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先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由同学展示重点内容,其他同学通过质疑,解疑,补充、总结的方式完成这节课。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课堂教学从“教师搭台教师唱”逐渐转化为“学生搭台学生唱”,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實现高效课堂仅仅是师生思想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不够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不同的课型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就“问提发现评价课”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走进文本,反复阅读,实现三次对话(与文本的人物、事物对话;与文本的作者对话,明确文本目的,写作手法等;与编辑部老师对话,了解文章选用意图)。课前老师应该明确课型课堂学习流程和各流程说需时间(精确到秒),同时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理解是否到位,难点能否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难理解的地方在哪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认真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在课前教师通过批阅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基本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及阻碍点,同时分离出学生生成的不必要问题。在上课之初开发《问题导读--评价单》。这样就能很好的指导学生接下来合作探究的内容及重点。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咀嚼目标,产生问题意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自主学习,结构预习
通常合作讨论的时间大约为十五到二十分钟。为了保证问题发现的质量,我们设计了《问题导读--评价单》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呈现问题。学生结合此单内容,采取六字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这个环节中学生主要是自学,学生可以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让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权力、自由。教师主要进行巡视督导。
(3)预习评价,合作讨论
我现在的行动是预习评价之前可以把目标分配给小组,也可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分配问题。分配任务是要秉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难度题分给了基础较好的组,这样让主讲组感觉难度适中,也不会浪费时间。此外,注意分配任务要合理,均衡。教师深入小组内给与方法或者是重难点突破上的指导,以问题去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尤其展示任务的小组,同时还要及时的打断学生的无用讨论。
在“1539模式”之初,学生对各种有关流程不熟,尤其对展示时更是没有胆量和能力去承受。那么可以采取任务式的学生讨论,既在小组内可以把展示任务,讨论任务,先交给有一定能力的同学去完成。在谈论时更要注意不要把谈论当成对答案,应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把时间留给有问题的目标,集中时间去解决有疑问的问题,如解决不了就保留下来,做出标记,待讲解时解决。
(4)小组展评,合作探究
让学生去展示,教师要耐心去听。在学生展示完之后要对学生的展示的方法,展示时的讲授方法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努力的方向。在主讲同学讲完,要引导学生总结思路和方法。同时让学生进行小结,要总结知识的重难点,总结学习方法,重点是总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讲解,突破难点的方法。最后进行课堂检查,题的难度要适中,而且题目一定要围绕学习目标去设置。
(5)归纳共性,生成问题
通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监督学生去归纳、总结,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结合预防的问题和学科生成的问题为《问题解决--评价课》做好准备。
在课改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的课改模式,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受益着,课改的路依旧漫长,我们仍然需要沐浴着课改的春风逐渐成长、探索、努力。新的课改模式要求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并善于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激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发展的营养剂。这种课堂乃是真正的课堂,是一种高效的课堂,在思维火花碰撞、知识点爆炸的时刻重新激发了学生探知求知的欲望。课改,不仅有艰辛和挫折,更有欢笑与成功,在今后的日子里幸福课改伴我行。
如何变有效课堂为高校课堂,从根本上实现课程改革,我认为:
首先是师生思想的转变,成功的课改源于信念。面对课改的困难,我们要坚定信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人,而且一定要相信学生的才智,敢于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
其次是 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的学习是主要是教师唱“独角戏”,而“1539模式”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先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由同学展示重点内容,其他同学通过质疑,解疑,补充、总结的方式完成这节课。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学,课堂教学从“教师搭台教师唱”逐渐转化为“学生搭台学生唱”,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實现高效课堂仅仅是师生思想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不够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不同的课型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流程,就“问提发现评价课”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要走进文本,反复阅读,实现三次对话(与文本的人物、事物对话;与文本的作者对话,明确文本目的,写作手法等;与编辑部老师对话,了解文章选用意图)。课前老师应该明确课型课堂学习流程和各流程说需时间(精确到秒),同时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理解是否到位,难点能否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难理解的地方在哪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认真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在课前教师通过批阅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基本掌握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及阻碍点,同时分离出学生生成的不必要问题。在上课之初开发《问题导读--评价单》。这样就能很好的指导学生接下来合作探究的内容及重点。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咀嚼目标,产生问题意识,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自主学习,结构预习
通常合作讨论的时间大约为十五到二十分钟。为了保证问题发现的质量,我们设计了《问题导读--评价单》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呈现问题。学生结合此单内容,采取六字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这个环节中学生主要是自学,学生可以有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让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感受到自己的权力、自由。教师主要进行巡视督导。
(3)预习评价,合作讨论
我现在的行动是预习评价之前可以把目标分配给小组,也可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分配问题。分配任务是要秉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难度题分给了基础较好的组,这样让主讲组感觉难度适中,也不会浪费时间。此外,注意分配任务要合理,均衡。教师深入小组内给与方法或者是重难点突破上的指导,以问题去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尤其展示任务的小组,同时还要及时的打断学生的无用讨论。
在“1539模式”之初,学生对各种有关流程不熟,尤其对展示时更是没有胆量和能力去承受。那么可以采取任务式的学生讨论,既在小组内可以把展示任务,讨论任务,先交给有一定能力的同学去完成。在谈论时更要注意不要把谈论当成对答案,应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把时间留给有问题的目标,集中时间去解决有疑问的问题,如解决不了就保留下来,做出标记,待讲解时解决。
(4)小组展评,合作探究
让学生去展示,教师要耐心去听。在学生展示完之后要对学生的展示的方法,展示时的讲授方法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努力的方向。在主讲同学讲完,要引导学生总结思路和方法。同时让学生进行小结,要总结知识的重难点,总结学习方法,重点是总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讲解,突破难点的方法。最后进行课堂检查,题的难度要适中,而且题目一定要围绕学习目标去设置。
(5)归纳共性,生成问题
通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监督学生去归纳、总结,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结合预防的问题和学科生成的问题为《问题解决--评价课》做好准备。
在课改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的课改模式,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受益着,课改的路依旧漫长,我们仍然需要沐浴着课改的春风逐渐成长、探索、努力。新的课改模式要求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机会,并善于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激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让激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发展的营养剂。这种课堂乃是真正的课堂,是一种高效的课堂,在思维火花碰撞、知识点爆炸的时刻重新激发了学生探知求知的欲望。课改,不仅有艰辛和挫折,更有欢笑与成功,在今后的日子里幸福课改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