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是,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谈到宗教作用时,人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麻痹人民的精神鸦片。宗教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他们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对待。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藏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藏民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由于佛教影响时间长,加之又深居内陆远离内地发达地区,尤其是自然条件特别差而带来的交通、通讯、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落后,使宗教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更加根深蒂固,它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影响尤为突出。现根据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更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搞好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
一、 从人生的路看,“入寺”冲着入学的选择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这里海拔3300多米,终年低温,霜期长,作物生长时间短,多少年以来农区人们生活主要以青稞、土豆、豌豆等种植为主,农作物产量极低,且销路窄,商品率低;而牧区人们多半过着传统的“逐水草而民”的游牧生活。这是典型的、原始、粗放型经济,经济收入水平非常低下;而一般家庭所生所养子女又多,养家糊口终是大问题。藏族人民宗教信仰中子女出家当喇嘛、尼姑,在寺庙中拜佛念经,“于己于家于人于神”都是最大的善事,同时还能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且能谋得终生生活。这样谋生出路的选择和敬神信仰的追求就不谋而合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众多父母为青少年子女“两全齐美”的首要选择。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甘孜州藏族群众有38﹪的家长持这种观点,乡下农区有21﹪的孩子进入寺庙。以甘孜县为例。1990年共开放寺庙35座,僧尼达到488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这不能不说是与基础教育“抢僧(生)源”,构成了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极大冲击。
二、从经济支持看,“供神”冲击着助学的选择
寺庙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信教群众的无偿施,“佛教寺院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特权寄生阶层”。在广大信教群众的心目中“佛为众生,众生养佛”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日常的布施、求神念经、消灾还愿购买敬神用品、参加宗教法事活动、自愿功德、寺庙零星凑劳、凑资等都需要耗费信徒大量的钱财,“社会的财富、人们的才能智慧,大量汇集并消耗于宗教事务中,与广大民间的贫困和知识的贫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本身家庭经济收入、微薄、而家庭供养人口又较多的农村、牧区信教群众来说,无疑是沉重而又“心甘情愿”的开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教群众供养子女上学的经济能力。据我们调查,甘孜州失学儿童中,有48﹪是经济原因;在辍学的儿童中,经济原因高达67﹪以上;在高初中学生中,因为贫困而发展为学习困难学生占74﹪。
三、 从思想基础看,“迷信”阻碍着科学的学习
象所有宗教一样,佛教认为人生命运、人间祸福是由神力主宰,因而现实的、个人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无法改变“轮回”的定则,而“忍耐”、“顺从”、“拜经念佛”和等待“来世”是人们唯一有“意义”和“有效”的选择。这些“逆来顺受”、“无所作为”的“消极适应”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人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和运用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科学意识、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青少年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起码要求,是人类社会不断战胜愚昧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据我们调查,甘孜州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2﹪以上认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是神灵菩萨保佑和掌管,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在做大事前都要求神拜佛。
四、 从精神动力来看,“求佛”阻碍着能动性的发挥
“思维着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正是人数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发挥,才创造出日益美丽和丰富多彩的人间生活。宗教不仅视现世为神定,而且认识将来的一切也是神灵在安排,所以个人的一切奋斗于事无补,不如放弃追求,减轻精神负担,转而念经求佛,求得内心的安慰和自我的满足。宗教的消极无为思想让人们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追求,必然表现在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取而代之的是惰性、不求上进的拖沓等待。据调查,有47﹪的学生对高原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谈何理想追求,他们满足于“祖辈”的生活。
五、从思维方式看,“禁欲”阻碍着创新和发展
宗教是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社会财富极端贫乏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为了避免和减少人们之间的种种斗争,必然提倡“禁欲”、“克己”等主张。所以人都会“本分”地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之所谓“非礼莫思、非礼莫视、非礼莫做”,这对于稳定当时社会秩序和劳动人民的自我安慰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因循守旧”、“因陋就简”、“循规蹈矩”、“抱残守缺”、“得过且过”的思维模式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教育着重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是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需要的是永不满足而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的人。
六、几点体会
正确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实质,切实开展无神论教育,提高群众学习无神论的自觉性。宗教信仰自由的本质是把信教问题作为公民个人私事,不允许宗教干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所以必须大力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提高群众正确认识世界、改造的水平和能力。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广泛开展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普及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意识。科学与迷信是“此消彼长”的根本对立关系。
以科技为动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水平、医疗保健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藏民族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藏民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由于佛教影响时间长,加之又深居内陆远离内地发达地区,尤其是自然条件特别差而带来的交通、通讯、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落后,使宗教意识在人们头脑中更加根深蒂固,它严重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影响尤为突出。现根据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更有针对性地、有效地搞好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
一、 从人生的路看,“入寺”冲着入学的选择
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这里海拔3300多米,终年低温,霜期长,作物生长时间短,多少年以来农区人们生活主要以青稞、土豆、豌豆等种植为主,农作物产量极低,且销路窄,商品率低;而牧区人们多半过着传统的“逐水草而民”的游牧生活。这是典型的、原始、粗放型经济,经济收入水平非常低下;而一般家庭所生所养子女又多,养家糊口终是大问题。藏族人民宗教信仰中子女出家当喇嘛、尼姑,在寺庙中拜佛念经,“于己于家于人于神”都是最大的善事,同时还能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且能谋得终生生活。这样谋生出路的选择和敬神信仰的追求就不谋而合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众多父母为青少年子女“两全齐美”的首要选择。根据我们的调查,在甘孜州藏族群众有38﹪的家长持这种观点,乡下农区有21﹪的孩子进入寺庙。以甘孜县为例。1990年共开放寺庙35座,僧尼达到488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这不能不说是与基础教育“抢僧(生)源”,构成了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极大冲击。
二、从经济支持看,“供神”冲击着助学的选择
寺庙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信教群众的无偿施,“佛教寺院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特权寄生阶层”。在广大信教群众的心目中“佛为众生,众生养佛”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日常的布施、求神念经、消灾还愿购买敬神用品、参加宗教法事活动、自愿功德、寺庙零星凑劳、凑资等都需要耗费信徒大量的钱财,“社会的财富、人们的才能智慧,大量汇集并消耗于宗教事务中,与广大民间的贫困和知识的贫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本身家庭经济收入、微薄、而家庭供养人口又较多的农村、牧区信教群众来说,无疑是沉重而又“心甘情愿”的开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教群众供养子女上学的经济能力。据我们调查,甘孜州失学儿童中,有48﹪是经济原因;在辍学的儿童中,经济原因高达67﹪以上;在高初中学生中,因为贫困而发展为学习困难学生占74﹪。
三、 从思想基础看,“迷信”阻碍着科学的学习
象所有宗教一样,佛教认为人生命运、人间祸福是由神力主宰,因而现实的、个人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无法改变“轮回”的定则,而“忍耐”、“顺从”、“拜经念佛”和等待“来世”是人们唯一有“意义”和“有效”的选择。这些“逆来顺受”、“无所作为”的“消极适应”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人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和运用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科学意识、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青少年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起码要求,是人类社会不断战胜愚昧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人类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据我们调查,甘孜州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2﹪以上认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是神灵菩萨保佑和掌管,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在做大事前都要求神拜佛。
四、 从精神动力来看,“求佛”阻碍着能动性的发挥
“思维着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正是人数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发挥,才创造出日益美丽和丰富多彩的人间生活。宗教不仅视现世为神定,而且认识将来的一切也是神灵在安排,所以个人的一切奋斗于事无补,不如放弃追求,减轻精神负担,转而念经求佛,求得内心的安慰和自我的满足。宗教的消极无为思想让人们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追求,必然表现在学生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取而代之的是惰性、不求上进的拖沓等待。据调查,有47﹪的学生对高原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谈何理想追求,他们满足于“祖辈”的生活。
五、从思维方式看,“禁欲”阻碍着创新和发展
宗教是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社会财富极端贫乏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为了避免和减少人们之间的种种斗争,必然提倡“禁欲”、“克己”等主张。所以人都会“本分”地过着循规蹈矩的日子,之所谓“非礼莫思、非礼莫视、非礼莫做”,这对于稳定当时社会秩序和劳动人民的自我安慰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因循守旧”、“因陋就简”、“循规蹈矩”、“抱残守缺”、“得过且过”的思维模式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教育着重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是勇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需要的是永不满足而敢于和善于打破常规的人。
六、几点体会
正确理解我国宗教政策的实质,切实开展无神论教育,提高群众学习无神论的自觉性。宗教信仰自由的本质是把信教问题作为公民个人私事,不允许宗教干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所以必须大力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提高群众正确认识世界、改造的水平和能力。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广泛开展信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普及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意识。科学与迷信是“此消彼长”的根本对立关系。
以科技为动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水平、医疗保健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生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