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康复的矛与盾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我们把脑出血比作家里的自来水管爆了,那么出血后的康复就是收拾家里乱糟糟的局面了。
  脑出血和爆水管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发生在一个密闭而坚硬的脑壳里,还不能像换水管那样换血管,也很难像清理积水那样清理积血。如果出血量很大,积血还不能像爆水管那样外溢到屋外。脑的容积就那么大,里面已经很拥挤,根本无法像打扫房子那样腾挪家具,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静等积血慢慢被吸收。
  因此,脑出血往往很凶险,很容易诱发灾难性后果(如颅内高压、脑疝形成等),甚至死亡。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脑出血能够自己止住,这首先归功于我们的凝血系统,其次血肿本身起到了压迫、止血的作用。除了少数极其凶险的脑干出血、大出血和破入脑室出血等情况,如果治疗及时,大多数患者都能存活。
  脑出血几乎都有后遗症
  存活并不意味着没有后遗症。
  事实上,几乎100%的脑实质出血患者都可能残留有后遗症。后遗症的种类与脑梗死大致相同,主要包括偏瘫、失语、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以及性格、精神和智力的改变。但也有一些后遗症是脑梗塞患者少见的,如脑积水。具体会出现哪些后遗症,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多少、速度、是否破入脑室、有没有并发症、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
  尽管现代医学的诊疗与康复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但对付脑内的疾病依然办法不多,脑出血也不例外。许多貌似合理,且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检验”的脑出血治疗手段也纷纷被质疑只是“相对的真理”。比如长期被视为最迫切、很安全的降压治疗和脱水治疗。
  其实,任何治疗都是双刃剑:有些或许能为患者带来近期获益,却无法保证患者的长远利益;有些对脑有保护作用,却可能伤害其他的器官或系统。
  康复的3对矛盾
  正如近利和远利、付出与回报、爱情与自由、幸福和痛苦、工作与生活,甚至生命与死亡,都是人生之中难以调和的矛和盾,脑出血后的康复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矛盾1:就启动的时机而言,太早不安全,太晚又错失良机。
  平衡点在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如果稳定,且血压等诱发因素控制较佳,可尽早开展。
  如果不太稳定,也可以小心翼翼地开展。例如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摆放良肢位,定期翻身拍背、轻柔地帮患者活动四肢关节都是可以开展的。
  当然,对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患者应尽可能减少肢体的搬动。
  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出血后两周一般是康复介入的最佳时机。
  矛盾2:就康复的强度而言,太强密不科学,太松散又作用不大。
  平衡点在科学评估、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脑出血后头两周是再出血的高发期,也是这次出血的最危险阶段。因此,这段时间内的康复强度,尤其是主动康复的强度和密度都不能过大。两周后,可视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再出血风险的大小、患者体质和精神状态的好坏、并发症的多少循序渐进、逐步调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适宜强度和密度,但通用的适宜标准是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头痛头晕等症状,血压不明显升高,心跳<120次/分,且事后无明显的疲乏感觉。
  矛盾3:症状太多,分不清重点。
  如前所述,脑出血患者可能面临着从躯体到精神、从吞咽到言语、从心理到认知、从饮食到大小便……方方面面的后遗症状。哪些才是重点,是否要同时进行康复,怎么合理安排一大堆康复治疗,是医患双方都必须面对的选择性难题。当然最好是面面俱到,但实际操作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平衡点在于因人而异,通盘考量。
  生命虽然都只有一次,但不同的人因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和心态的不同,对生活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具体落实康复计划时就必须因人而异,将患者视为一个生命的整体,而不是一个功能障碍器官的堆积体。
  在原则上和实际操作中应尽可能做到各项障碍的康复治疗“一个都不能少”,既要对患者偏瘫的肢体积极展开康复,又要兼顾患者的精神、心理、认知症状。这是目前神经康复的潮流,也是对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生命的尊重。

  正确的方法是:先学会走得好,再练习走得快。
  所谓多管齐下,是指在康复的方式和方法上不能单一。在实操上,既要强调运动康复和各种物理因子治疗,又不能忽视药物预防脑出血再发、治疗精神心理和认知症状、促进神经触突的功能重塑、改善局部的血液循坏的重要性;既要重视主动和被动的康复训练,又要联合诸如神经肌电刺激、神经反射治疗等手段。
  举例说明,一个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已经基本稳定的脑出血患者,如果残留有偏瘫、言语和吞咽障碍、情绪低落、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甚至精神症状,那么在康复过程中,应首先做好脑出血的二级预防,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积极控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药物干预患者的精神心理和认知症状。
  同时,根据上述原则,先安排患者在床上做力所能及的主动康复运动(如桥式运动、Bobath握手、缩肛练习等);等到患者的体力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后,应优先恢复患者的坐、站、床上独立翻身、移动、吞咽等功能;再开始训练患者的下肢行走和上肢持物的功能;最后才循序渐进地训练患者的各种精细动作,直到患者能够生活基本或完全自理,精神心理状态及认知水平恢复正常。
  一般来说,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比吞咽、言语、智能要快,前者往往在出血后6个月基本定型,后几项功能障碍的康复则更加费时费力,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甚至终身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寻找改善家属负性情绪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9月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
明确阐释在进行精神卫生临床试验设计时,应正确把握“影响因素”的意义和要领。从基本常识出发,并基于精神卫生科研的特点,寻找和发现在此研究领域中,怎样做才能被称为正确把握了
&#39;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39;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具体要求,&#39;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39;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被提到。服务型政府建设应促进政府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达标是保证血压良好控制、减少心脑肾并发症的核心内容,药物治疗是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但是“是药三分毒”也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朋友在降压达标和药物副作用的问题上纠结,有的甚至夸大降压药的副作用,不按医嘱服药或自行停药,导致血压始终没有达标,最终发生中风、心衰等严重疾患,造成终身遗憾。降压达标和药物副作用,两者到底孰重孰轻,需要我们明辨是非,从主观或客观
吃完橘子后,你是不是随手把橘皮扔掉?别扔!小小橘皮还有很多保健作用。下面就来看看留着橘皮怎么用。  五香陈皮:把干净的橘子皮用清水泡24小时,挤干后放在开水锅里煮沸30~40分钟,再捞出挤去水分沥干,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按500克湿橘皮加20克食盐的比例在锅中煮沸30分钟,捞出后,趁湿撒上一层甘草粉,每500克用甘草粉15克左右,晒干后即为甜、香、酸、咸,并略带苦味的五香陈皮了,不仅味道好,还有
很多老年妇女在做美容时发生中风的情况,而大部分都发生在后仰洗头的时候。这是因为,大部分老人都有颈椎退行性病变,脑供血自然不足,后仰洗头时,会过度扭曲颈椎,引发椎动脉痉挛,从而
房颤发作时,患者会自觉有胸闷、心悸等表现,有时还会紧张、焦虑。笔者也碰到过一些阵发性房颤患者,情绪一直比较紧绷,有时心律正常,但也会有心悸、胸闷的感觉,此时通常血压正常,心率偏快,经安抚后会自觉症状好转。  房颤与焦虑有什么关系  分析发现,房颤伴发抑郁和焦虑可能的机制有:  1.房颤时胸闷、心悸等症状可引起焦虑心理。  2.患者对于房颤缺乏认识,误认为房颤等同于心脏猝死,从而引起恐慌。  3.对
监测血糖,已经融入了糖友的生活。无论在家还是来医院就诊,早餐前的空腹血糖是糖友必查项目。但是餐后2小时血糖,似乎没有引起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是进餐后从第一口饭算起,2小时后的血糖值,也是血糖监测的必备项目。这个血糖值大于7.8mmol/ L,即为餐后高血糖。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均容易出现餐后高血糖,这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上海地区的糖尿病调研显示,在高血糖人群中,88%的患者伴有餐后血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弱化农民的市场风险。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农剐产品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分丰加工和销售领域的利润和发
肘关节受伤后,由于内和外固定长期制动的影响,主要后遗症为关节组织的粘连和癜痕孪缩导致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肘关节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