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与男生交往的高二女生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_0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小湄16岁,是上海市黄浦区某中学宏志班的高二女生,在一次心理卫生讲座结束后主动找我加微信,说她有心事想找我开解。我约她第二天下午到我的工作室详谈。
  第二天,小湄如约而来。她告诉我,宿舍的同学都回家与父母团聚了,只剩下她一个人,怪害怕的,正好可以来找我“汇报思想”。
  我给她倒了一杯水,笑道:“周末的工作室很少有人来,没人打扰,我们好好聊聊。”
  在轻松的环境中,小湄打开了话匣子。她的烦恼是怀疑自己患上了焦虑症或强迫症,症状是与同学交往时紧张,出虚汗,脸火辣辣地发烫,不敢与人对视。“我只好低着头,盯住脚尖,能听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怦地跳,感觉到浑身发抖,手臂上起鸡皮疙瘩。如果有男生在场,那情况就更严重了。”小湄说,“这种情况有一年多了,好像就是刚来上海那阵子开始的。我以为是水土不服,又怀疑是不适应集体生活,但现在都住校一年多了,还不见好。我都快烦死了!”
  我问:“在学校跟同学关系怎样?没有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吧?”
  小湄说:“同学们对我都挺好的,是我不好。因为我性格内向,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我感觉同学们不那么喜欢我。这也不怪他们,谁喜欢跟怪人来往呢?”
  我问:“你刚才说尤其害怕与男生交往,那与男老师交往时是不是也特别紧张呢?”
  小湄边回忆边说:“害怕的原因好像不同,但都特别害怕。有趣的是,男老师上课的时候,他面对我的时候,我特别紧张,但他转过身板书的时候,我明显感觉轻松一点。”
  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明显感到不适,小湄一年多来极力避免与人交往,但在集体中生活不可能时时处处逃避。她知道紧张是心理作用,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于是读了几本心理学科普书籍,按照书上的社交技巧指导自己克服紧张,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都以失败告终。“最近一段时间,我感觉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到我的人际关系,还让我的学习成绩下降不少。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阿姨,您能治好我吗?如果治不好,我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交流中我了解到,小湄家住距上海400公里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她还有一个5岁的弟弟。因为父亲有木工手艺,农闲时可以去家具厂做高级技工,所以家庭经济条件尚可。
  描述父亲的性格特征时,小湄回忆起一件难忘的往事:“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但再好也达不到爸爸的要求。他对我的要求极严,绝对称得上严父。他发起脾气来非常可怕,说那是暴风骤雨也不为过。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晚了,爸爸以为我在路上玩耍,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了我一个耳光。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至今想起那件事我心里还发颤!爸爸很传统,很古板,给我规定的禁忌很多,其中,不准我和男生交往是他反复强调的。爸爸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就是不正经,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上初中时,我见到男生女生之间往来就很反感,打心眼儿里觉得恶心。”
  说起妈妈,小湄的表情顿时温柔了许多。“妈妈是我的精神支柱!”小湄深情地说,“小时候我总是跟在妈妈身后,是妈妈的小尾巴。我学习成绩好,其实就是为了让妈妈高兴。现在我离开她了,只有到了暑假、寒假才能见到她,但我每晚睡前都在心里跟她说话,耳边响起优美的旋律,我轻声哼唱:‘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说着說着,小湄的眼里泛起了泪光。
  我问:“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都想起妈妈的哪些话?”
  小湄说:“妈妈可担心我了,每次返校前她都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自己当心点,不要乱花钱,不要省吃穿,等等。不过,叮嘱最多的还是让我多长几个心眼儿,不要相信城里男孩的花言巧语,否则受苦的是自己。诸如此类。”
  我说:“看来,爸爸妈妈一致认为男生是危险的敌人,对吗?”
  小湄愣住了,她好像第一次想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与父母的传统观念有关。
  病根儿在父母心中
  我给小湄做了SCL-90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显示:恐惧、焦虑、抑郁、强迫指数超过正常范围。联系她的自述症状——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不自然的表情,不敢和别人交往,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曾力图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效果不佳,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且病程超过一年——根据ICD-10确诊标准,在排除了躯体性疾病的基础上,我最终确认小湄患有神经症—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小湄一字一顿地念叨这个陌生的词,半信半疑,“我对着心理学方面的书自查过,我的症状好像更符合精神病,或者焦虑症、强迫症什么的。”
  我向小湄解释,首先,她没有得精神病。因为她认知、情感、意志基本统一协调,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所以可以排除精神病。
  其次,她得的不是焦虑症。焦虑症与恐惧症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两者有所不同。形成恐惧症的焦虑是由特定的物体或处境所产生的,为了减轻焦虑有回避行为;焦虑症的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状态。她的紧张和焦虑是在交际过程中特有的症状,而且客观对象是人,尤其是男性,所以可以排除焦虑症。
  最后,她得的也不是强迫症。强迫症是对来自自身的某种思想、观念或行为不可克制地去想、去做,而恐惧症所害怕的客体和环境是来自外界的,所以可以排除强迫症。
  事实上,得知自己患的是社交恐惧症,小湄还是很开心的,因为社交恐惧症听上去没有精神病、焦虑症、强迫症那么吓人。“可是,我为什么在高二这个关键时候发病呢?”她皱着眉头问。
  “因为16岁是女孩子青春期的高峰期,身心变化剧烈,各种心理冲突最严重,加上高二学习压力大,心理变脆弱,这个时候发病是最常见的。”关于发病原因,我为小湄做了如下全面分析:   1.从小被父母要求“不得与男生交往”“不得蹦蹦跳跳”,等于被灌输了一种狭隘的羞耻感道德意识,使她在观念中形成了较强的羞耻心,进而对其人际交往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2.家教过严,小时候被父亲的暴力所震慑,恐惧反应在她的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个负性印痕被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激活,促进了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
  3.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一方面她对与异性的交往有正常的愿望,另一方面因为已经内化了狭隘的羞耻感道德意识而批判自己的想法,刻意地抑制自己的欲望,因而常常处于心理冲突之中。
  4.她的性格特征中有内向、孤僻、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影响她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远离父母、独自面对陌生环境、学习压力过大等因素都会对她的心理构成潜移默化的伤害,进一步导致她的自我感觉恶化,恐惧症状便日益严重。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无力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致使她回避社会交往,与人交往时感到紧张恐惧。
  小湄若有所思地问:“您的意思是说,我患社交恐惧症,父母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吗?”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确切地说,病在你的身上,但病根儿在父母心中。形象地说,父母在你幼年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不健康的种子,这些年来一直在浇水、施肥,现在结出了恶果。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浇水?施肥?”小湄大惑不解,“他们没有对我做什么呀!”
  我说:“你夜夜想起妈妈的话,本来是温馨的事,但妈妈说的话是在强化你的恐惧心理,强化你的羞耻感道德意识。我这样说可能不公平,但事实如此,妈妈是出于好心,但真的对你的成长非常不利。”
  正常交往何来羞耻
  我为小湄制订了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在得到小湄父母的电话授权之后,分步骤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帮助小湄回忆童年经历,找到问题的源头。
  进一步理清被灌输错误观念、被父亲打骂、被妈妈不断恐吓与自己心理障碍的关系,配合心理测验,确定主要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这个过程是确定突破目标,对接下来的辅导至关重要。
  2.采用认知疗法,帮助小湄纠正错误认知。
  首先,我向她介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理斯的情绪调节ABC理论,启发她认识到自己出现心理问题,原因之一是她对两性间的正常交往的认识出现偏差,引导她摒弃“同男性交往就是不正经”的错误观念和认知,树立尊重自己正当意愿的观念,积极发展健康的异性交往关系。这是对观念的认知。
  其次,我建议小湄找两位关系较好的女同学,询问她们是否能感觉到小湄在与人交往时有不自然的反应,如脸红、发抖、目光躲闪等。目的是让小湄通过调查,克服“想象观众”的作用。两位同学的评价让小湄惊讶不已,因为她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小湄的所谓异样。“或许是我多心了。”小湄终于承认自己的敏感,“我在她們面前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自然,别人也没时刻关注我,更没有对我评头论足。”这是对自我的认知。
  再次,我用心理学案例向小湄证明,所谓“控制情绪”,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情绪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不是你想控制就能够控制的。恰恰相反,你越努力控制情绪,情绪就越不随你的心愿。“正确的做法,是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负面情绪,通过改变观念、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予以扭转,硬来是绝对不行的,不仅无用,还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冲突。”我多次这样提醒。这是对方法的认知。
  最后,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小湄逐渐克服了内心的自卑感,树立起了自信心。我给她布置与人接触、交谈的“家庭作业”,帮助她突破心理障碍,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淡化负面心理痕迹,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交往观。我还要求她每天写观察日记,着重观察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她的态度,不断提高她的交际水平。
  3.使用系统脱敏疗法,对小湄进行心理干预。
  我教会了小湄全身深度放松的方法,要求她每天做二至三次想象——放松训练,即通过放松,使情绪和身体产生由紧张到松弛的渐次反应过程,在想象中将想回避又回避不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如可怕的爸爸、某位男同学或者男老师),依据自己对这些人的恐惧程度依次从引起轻微恐惧到最恐惧的顺序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体察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反应。通过反复训练,最后达到在想象中能够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并逐渐扩展到现实行为中。
  通过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的帮助与指导,以及小湄的积极配合,经过12次咨询,小湄的人际关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她说,自己原来头脑中“同男同学交往不正经”的错误认知和观念已经改变,她认识到与男同学交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她告诉我,她现在与同学相处、谈话时不再紧张,原先伴有的心跳、脸红等反应也逐步减轻直至消失,并能主动与室友建立知心朋友关系。
  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善,本来就是学霸的小湄,在随后几次重要考试中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祝她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女儿11岁刚上中学,就赢得了一个新绰号——“希腊百科全书”。她对希腊史的研究不少,一天在讲征服了希腊的马其顿的历史时,有同学问马其顿的国王菲利普二世是怎么死的。老师说:“我也不知道,有谁知道吗?”女儿举起手来,说:“是被他的一个保镖暗杀的。”老实说,我作为希腊史的历史教授,对这一细节都不记得了。  晚上,女儿临睡时我问她:“关于希腊史的那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受你的影响啊。”女儿回答。
下馆子图的是省事、开心,可偏偏有时候会遇到点别扭,甚至和餐馆发生纠纷。如果不想被商家忽悠,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真相,聪明应对。那么,下馆子有哪些消费陷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呢?  代金券用来“钓大鱼”  “满100元送20元代金券”“满100元返30元”……这在酒楼餐馆很常见。很多顾客就是冲返券去消费的,可这代金券用起来却让人头疼。因为不找零,只有多点菜,这样又花了不少钱,又换了一些券,有了券就再去消
女儿刚上高一,与小倩是同桌。小倩和小贝是初中同班好友,而女儿和小贝是小学同班好友,初中不同校,到了高中又同校了。女儿高兴地说:“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小倩和小贝刚上高中,她们在一起合租了一套房子。小贝的妈妈经常去看望她们,每次送菜都给小倩捎一份。因为小贝的缘故,女儿和小倩关系很好。  起初,小倩和小贝相处融洽,但是两人都是高一新生,对新环境并不适应,两人的关系逐渐出现裂痕。小倩和女儿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的睡眠时长不同。比如,新生儿往往需要14~17个小时的睡眠;婴儿需要12~15个小时的睡眠;学龄前儿童(3~5岁)需要10~13个小时的睡眠;学龄儿童(6~13岁)需要9~11个小时的睡眠;而青少年则需要8~10小时的睡眠。  以上是专家推荐的睡眠时长标准,只有达标了,孩子才更容易長高。而之所以让孩子睡足觉,也是想让孩子在睡眠中多分泌生长激素。有两个时间段,生长激素的分泌最为旺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0名0~14周岁儿童家长进行了一项有关肥胖的调查。受访儿童家长中,男孩家长占52.9%,女孩家长占47.1%。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29.6%,二线城市的占47.2%,三四线城市的占20.3%,城镇或县城的占2.6%,农村的占0.3%。  调查中,85.1%的受訪儿童家长表示自己身边的肥胖儿童多,45.5%的受访儿童家长坦言自己的孩子已经超重,7
问: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公总是拆我的台。比如,儿子不肯去幼儿园,说肚子疼。我怀疑儿子装病,教育儿子男子汉要迎难而上;老公却立刻心软,打电话给老师请假。我说饮料有添加剂,孩子不能喝;老公说,偶尔喝一两次没事。我说不能给孩子吃零食,否则他就吃不下正餐;老公说,可以少吃点,不然饿坏了……为此,我们总是剑拔弩张,争吵不断。  请问,我该如何解决此问题?  张莹  答:其实,当父母意见不统一时,最难受的是
我家二宝上小学二年级,热情活泼,但新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却发觉他有点不对劲。  一天吃过晚饭,我在书房写稿,二宝来到我身边,说:“妈妈,明天能不能帮我买铅笔?”我随口答应道:“好的,和开学时买的一样是吗?”“是的,是的。”儿子的语气突然变得很欢快,一边说一边跑回了自己房间。我愣了一下,不对啊,开学时刚买了好几支铅笔,不会用得那么快吧!这么一想,我起身来到二宝房间。  他正在写作业,看我进来,甜甜
德 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婴儿期吃母乳的孩子成年后抑郁症发病率更低。然而,母乳喂养时间长短对日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研究人员对52名重度抑郁症患者和106名心理健康的人进行了对比研究。“母乳喂养”被定义为“吃母乳至少两周”。结果发现,心理健康的人母乳喂养率远高于抑郁症患者。  科学家分析指出,母乳喂养降低成年后抑郁症危险存在多方面原因。比如,给孩子喂奶的母亲更可能为孩子营造爱意更
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日前在上海舉行签字仪式,深化部市合作,共同推进上海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协议,教育部将组织和支持高等学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技术创新集团军作用,加快抢占基础研究和战略必争领域制高点,在一些领域加速实现领跑,围绕加快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合力形成产业和区域发展新动能,引领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努力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大
蓝瘦香菇,  儿子花钱如流水  2015年9月,儿子龙龙考入成都一所一本院校。入学前,我们给他置办了价值不菲的行头,包括苹果手机和电脑。送他入学后,又给他留了1万元钱做生活费。一位朋友知道后提醒我:“留得太多了,孩子容易花钱大手大脚。”我不以为然:“孩子只身在外,手头宽裕点好。他一直不太会花钱,上高中时每月100元零花钱都花不出去。”也正因如此,我一直担心儿子将来步入社会还那么死板,到时候怕是连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