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只想到如何教,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设计的重点予以思考。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既要放手又要放心,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活动余地,为他们的自主活动、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课堂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情况如何,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多少。因此,在对学生活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我教育发展的主体——这是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决定性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较小学有明显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并希望通过自主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要求别人能尊重自己的意愿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能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奠定了必要的生理条件。即使有了这样的生理条件,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主体性还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挥,必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等,而且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并非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这里所说的“策略和方法”指的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特定的数学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程序计划和实施措施,其中包含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就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合理设计学生活动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只想到如何教,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设计的重点予以思考。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既要放手又要放心,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活动余地,为他们的自主活动、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课堂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情况如何,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多少。因此,在对学生活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问题。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提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六个特征中,首要的就是参与度问题,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把学生要参与、要活动、要思考、要发展、要创新的需求融于教学活动中。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学生活动并不仅仅单指学生形体上的运动,而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全程参与。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多次组织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你说我说”活动,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并说说这节课“如果我是老师我将怎样上?”的想法和打算,让班里的每位同学都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说课、主讲和自评等活动;另外,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课、评课,研究教材教法,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上课片段。在“数轴的认识”一课的展示中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大量的实践表明,这种师生共同合作的上课和备课方式,一方面照顾到了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互补,从而为自己的备课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从根本上克服了备课的盲目性,大大地增强了备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尽最大努力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思维。
二、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法变得生动、形象,有较强的感染力,学生可以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部参与动机,能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如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时,如果只讲理论,图形的样子,让学生凭空想象,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无从下手,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但是如果联系生活制作课件,用多媒体播放如正方体或圆锥体、圆柱体的表面展开的情景,这样将静止不动的物体转化成了运动变化的图形,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激发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恰当、直观、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三、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促进和激励作用
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所当然的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以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把表扬和鼓励带进课堂,评出学生的自信心,评出学生主动要求发展的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和发展的手段。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我教育发展的主体——这是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决定性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较小学有明显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并希望通过自主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也要求别人能尊重自己的意愿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能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奠定了必要的生理条件。即使有了这样的生理条件,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主体性还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挥,必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等,而且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并非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这里所说的“策略和方法”指的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特定的数学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程序计划和实施措施,其中包含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就课堂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合理设计学生活动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只想到如何教,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学生的活动作为设计的重点予以思考。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既要放手又要放心,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活动余地,为他们的自主活动、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课堂上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情况如何,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多少。因此,在对学生活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问题。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提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六个特征中,首要的就是参与度问题,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把学生要参与、要活动、要思考、要发展、要创新的需求融于教学活动中。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学生活动并不仅仅单指学生形体上的运动,而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全程参与。我在教学过程中,曾多次组织了以班级为单位的“你说我说”活动,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并说说这节课“如果我是老师我将怎样上?”的想法和打算,让班里的每位同学都能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说课、主讲和自评等活动;另外,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课、评课,研究教材教法,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上课片段。在“数轴的认识”一课的展示中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大量的实践表明,这种师生共同合作的上课和备课方式,一方面照顾到了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互补,从而为自己的备课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从根本上克服了备课的盲目性,大大地增强了备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尽最大努力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思维。
二、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法变得生动、形象,有较强的感染力,学生可以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部参与动机,能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如教学“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时,如果只讲理论,图形的样子,让学生凭空想象,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无从下手,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但是如果联系生活制作课件,用多媒体播放如正方体或圆锥体、圆柱体的表面展开的情景,这样将静止不动的物体转化成了运动变化的图形,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激发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恰当、直观、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三、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促进和激励作用
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理所当然的也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以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把表扬和鼓励带进课堂,评出学生的自信心,评出学生主动要求发展的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和发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