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一场绿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谷沒有桃花,过了花开的季节,映入眼帘的只是满眼的绿。绿色的山崖,绿色的山谷,连水也是绿色的。
  五月的一个周末,一辆客车载着四十多名游客,一路欢歌笑语,向豫西三门峡市双龙湾景区进发。午时近一点钟才到达目的地,用餐,入住休息,下午二点半集合,进军桃花谷。
  谷前有一汪池水,前面两块石头上赫然写着“喊泉”二字。几名早一步到达的美女正拿着话筒放声,但见池中一条水线随着声音的持续升高也在增加高度,这边气尽声断,那水线也倏地一下跌落,在水面溅起一片水花成涟漪四散开去。虽是人造奇观,却也有趣。问父亲想玩不,父亲犹豫间,母亲阻拦了。说是路上唱了两首歌已够尽兴了,别什么也和年轻人扎堆,比赛,毕竟上年纪了,庄重些。这理由虽牵强,父亲却也依了。待大家喊兴尽去,热情的领队为我和父母拍了合影。我左右两手扶着父母的肩,三人笑得桃花般绚烂。
  桃花谷,中间是溪流,左右两边是起伏的山崖,长满野生桃树。听别人说在阳春三月,两边十里山桃盛开,如云霞飞落,铺成锦锻,美不胜收。两边各有一条山道顺山势而建,都可入谷。我们三人顺着左边小路向前,因手机显示电量不足,为节省,我只选择有特色的景点为他们拍照。不想,三人竟跑到了队伍最前面。
  午后的山谷里,天时阴时晴,并不显热。偶有太阳光射进来,也是极淡的赤白色,繁茂的绿树遮掩下,“斑驳”也很难寻觅。山风是间歇的,习习一阵,夹了谷间水的湿润,绿植的清爽,偶有不知名的,小丛白色野花的香气混杂其中,清香无比。难怪有人感叹说它是天然氧吧,实至名归啊!
  过了山桃花盛开的季节,桃花谷的景色算不得出奇,无特别惊艳之处,不足以让人一见钟情,激情澎湃。但人在行走中,却能渐渐生出怜爱之情。其原因,在溪流。
  谷内溪水或淙淙,或叮咚,或宽缓,或细小,随地势转变节奏与形象,百端变化,奇妙无穷。溪水不深,清澈至极,水底多草,软软地随水流倾伏一片灰绿;或遇一处生满鲜绿的藓,翠如碧玉,玲珑剔透,使人不免联想到九寨沟的五彩池,其间若有绿池,便也是这般的了。当然,也有断石飞瀑,哗哗有声。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桃花谷的飞瀑也是温柔婉约的。瀑布水流不宽,细如白练,挨山势顺流而下,不张扬,不喧哗;低些的,算不得真正的瀑布,只作水帘吧。其水流略宽,清透本色,薄如透明纱纸,仿佛手一戳,就会破似的。概是受景致影响,人们亦无喧哗之声,皆细语柔声倾诉爱恋之意,与大自然静静融为一体。
  桃花谷,没有桃花,却因溪流婉约雅丽,别生风韵。宛如一个穿着绿衣的清新少女,腰间系了一条镶有玉石的浅绿丝绦,在清风下拨琴吟诵,淙淙溪声是其心曲,听之赏之,雅致别生,爱意渐渐漫上心扉。又如品一杯绿茶,入口淡淡,渐生清香,沁心且静,三两杯下肚,恰到好处。
  路上,偶遇一处,近九十度的八九级石阶下,溪流清澈如镜,素来勇于挑战,且好猎奇的老父亲不肯错过,竟自下去,撩水戏玩,最后掬一捧水送入口中,连说“甜”。我不曾亲尝,不知水是否真的甘甜,但想老父亲必定是心甜,才能品出溪水之甘。
  三人行至半途,发现静谧的山谷中只有我们自己。母亲累了,我们又怀疑是否走错路了,便在一块石上坐下歇息。
  休息了约摸十分钟左右,听见了说语声,接着便有三三两两的同车游客陆续到来。看到我们,纷纷为七十岁母亲与八十岁的父亲竖起了大拇指。“老当益壮”“老爷子倍棒”之声不绝于耳。
  又行至一处,水流在约摸两三米高的错层,水流缓缓下泻,高处边缘三五沙石垫着,靠里有一块石头似一把椅子,同行的男游客纷纷试胆,小心挨过去,坐上窄窄的石椅背拍照留念。我偷眼瞧父亲,见他满眼羡慕,便说:“爸,去吧,我给你拍照。”我一声鼓励,父亲便像一个开心的孩子,咧开嘴笑着,站在边上排队等候。这时,一个拍完照的男子正返回,不料踩在石边苔藓上,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引得大家惊呼一片,所幸有惊无险。见此危险状况,我马上开始阻止父亲冒险。岂料他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并不听劝。我不愿拂他兴致,又怕危险,正在两难。父亲的脚却早已踩在了第一块石上,幸好身边几位热心的男子在身边作护卫,我才略放下悬着的心脏。看他稳坐石椅,连忙举起手机拍照。待他安全返回,一颗提个半高的心才倏然落下。回头看母亲,她却很安然的样子。在他心里,也许父亲是永不败的英雄吧!我不禁暗暗笑了,是这样的。父母一辈子虽因琐事吵闹不断,但母亲的贤惠能干,父亲的无畏热情,是他们爱情的源泉。彼此的欣赏与信任,正是他们的爱情树常青不老的秘诀!宛如这山谷间的碧树清流,细腻涓涓,于平凡中入人耳目,却润物无声,直入人心底……
  桃花谷,没有桃花,我却跌落在一场绿色中:绿色的山,绿色的水,还有一棵常青的绿树,枝繁叶茂,老而愈翠!
  ——选自《太行日报》2018年7月14日
其他文献
庚子年新春,疫情汹汹。一个多月里,我几乎成了一棵扎根在家里的树。  我常常长时间陷在阳台圈椅里,透过前面两栋楼的间隙放牧眼光。我从来都认为眼光是心灵的使者,就像一头牛,需要放牧到有水有草的地方,在悠闲的咀嚼中才能营养身心。  视野尽头林立着一排排楼房,秀着现代文明的肌肉,戴着现代文明的面具,道貌岸然得令人视觉疲劳。幸好此楼群与彼楼群之间佳木葱茏绿色如海,眼光一掉进去就仿佛成了枝头新萌的一片叶子,有
期刊
如果要推选一组数字作为新中国的幸运数字的话,我个人一定首推的是“1978”,这组数字代表着改革开放的年份。那一年,是新中国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一年,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铭刻于心、永生不忘;那一年,是载入中国史册的年份。每当我忆起留在时光里的那些无奈,那些辛酸,那些艰难,面对改革开放的四十年的春华秋实,沧桑巨变,就会心潮澎湃,感概万千。于是,我坐在电脑前,手指敲击键盘记录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自己内心真
期刊
美丽的金门塘是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镇的一个疍家小渔村,两千来号人,只有苏姓和李姓。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海上;蓝天海水当披风,鱼虾贝蟹船里涌;海鲜美味是佳肴,爱船渔网伴终生。这天,村里热闹非凡,有人要结婚了!是苏家的靓女儿要嫁给李家的帅小伙。  天刚蒙蒙亮,妈妈婆婆一群女人们就忙得一塌糊涂,在村里的戏台前,左边摆起了几十张大圆桌(一桌能坐十二人),右边架起了七八口大锅,有三口锅里满满地煮着两三斤一块的
期刊
早晨,天气响亮的晴朗,太阳已升起老高,把温暖亲切地施布到小区楼房的每一扇东向的窗户,深冬的严寒立刻就溃退了。不知从哪扇窗户飞出如太阳一样温暖的旋律,循声细听,是琴声,清脆嘹亮的、我特别熟悉的曲调。我和妻子来到父母住的房子,进门看见81岁高龄的父亲正专注地弹琴。  一  父亲是农民,没啥爱好,但平生喜爱音乐,尤喜陇东道情。爱好音乐与农民职业有些遥远,但父亲很执着。我小时候常常听到父亲在村庄附近的田间
期刊
西山古称樊山,在鄂州市区西北,海拔一百七十米。论高度,她实在太过于寒碜,撩拨不起游人半点游玩的冲动。她不像雄伟的泰山,奇险的华山,也不像群峰挺立个性十足的黄山,让人一见倾心。西山仰仗她悠扬的文脉在鄂州这座江南古城脱颖而出,她和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相伴而生,一脉九曲层峦叠翠里,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风烟和这座城市醉人的流风遗韵。  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梁湖渔歌、雉山烟雨,还是南浦荷风、沼山竹韵,亦
期刊
76年前,在中国西南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滇西抗战。一条叫作史迪威公路的国际通道,成为了当时中日双方激烈交战的焦点。史迪威公路,是当时以美国援华将军史迪威名字命名的公路,实际上就是中国境内通称的滇缅公路。  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时修通的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76年来,由于滇缅公路多蜿蜒
期刊
石秤老村是登封市唐庄镇王河村的一个自然村,它位于嵩山背部米库岭下,挂头岭西,九曲龙王河南岸,因村南有两个大小秤锤巨石而得名。  庚子年阳春三月中旬的一天,暖风和煦、艳阳高照,我和几位文友应邀前往石秤村,寻访仰慕已久的大小秤锤。车停石秤村,久候的老友就热情地招呼上了我们。  下车环顾四周,立刻就被这个嵩山深处的古老村落吸引住了,一眼就能看到边的山村就坐落在一条干涸的山沟里,山沟两岸矗立着两排老瓦房,
期刊
一九八零年春季,对我和我的全家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黑色的季节。  那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母亲便早早起了床,生火做饭。一家老小洗刷完毕,围着炕头吃完饭,父亲就披上深灰色的外套,笑嘻嘻地说是今儿队里要铡草,全村人都去呢。高大的身躯,一阵风似地刮出了门外。我们几个小娃娃也背着书包跳跳蹦蹦、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中午放学回来走到家门口,就听见院子里传出母亲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和乡邻们乱嚷嚷的劝阻声。在我们眼里
期刊
在童年的记忆里,印象中最深刻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听书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相当令人惬意和值得回味的时光。记忆中听书的情景是从上小学开始的,那是七十年代末,我刚满九岁。  那时的乡村,不仅生活物资极度匮乏,而且娱乐活动极少,只有赶上逢年过节,娱乐活动才稍微多一些。电视、录音机等等东西,在我们乡村孩子的眼里只能是书本中的名词,就连普通的“话匣子”(收音机)也很少见到。  乡村间最吸引人的事情莫过
期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旖旎的内蒙风光,总令人心驰神往。  在到达太原次日的清晨,我乘坐大巴9个多小时,抵达包头市达茂联合旗希拉穆仁草原。希拉穆仁草原,是距离呼市最近的牧场,是蜚声海内外的避暑胜地。希拉穆仁,蒙语意为“黄色的河”。  下车之前,导游强调了蒙古礼节。下车时,一位蒙古青年男子面带微笑,手持蓝色哈达,捧着美酒向我致意。我忙躬身接过银碗,饮了一小口,道了声“谢谢”。  酒经过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