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村务协商 推进基层善治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l64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
  如何深化村级民主协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县域治理的重要课题。2019年以来,兰溪市在总结原有村民说事会、村务议事团做法基础上,探索推进村务协商委员会全覆盖,构建村民参事议事、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的制度框架,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落实、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务协商委员会协商的“四位一体”基层治理体系,有效推进基层善治。

强化引领

其他文献
故乡是心灵的家园,每个人对生养他的这片土地都有一份浓浓的情意。有人说,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自从走出村庄,离开故土,我的乡愁就变成了一张张满是记忆温度的照片。  春天是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春天里,村庄有五颜六色的斑斓,也有无忧无虑的童趣,更有岁月留下的斑駁,这一切,无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
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宿州突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积极做好融入和协同两篇大文章。  “宿州‘十四五’时期将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方位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协同发展,打造高能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带。”安徽省宿州市市长 杨军  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安徽省宿州市市长杨军说。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
在天寒地冷时节,为劳动者们提供一个可以端坐在桌子前吃顿热午饭的空间;在夏天炎热之下,为劳动者提供凉爽的小憩之地……这就是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推出的“劳动者港湾”。  近年来,建行“劳动者港湾”向无数平凡劳动者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关怀,这份关怀也是对劳动者实实在在的尊重。“劳动者港湾”已成为建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标志性的公益服务品牌。2019年4月,“劳动者港湾”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首个正式挂牌的
中国近代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方面更具有优势,但处置不当也容易形成一些偏见与误区。学生学习了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史,转入近代史的学习,很容易在巨大落差中厚古薄今,从而否定近代史,甚至崇拜西方文明否定中华文明,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历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大历史观,帮助学生纠正偏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近代史是苦难史不是灾难史,是奋斗史不是沉沦史  在讲完《解放战争》一课,笔者总
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元化成为其社会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作为包容和接纳外来移民的典范,加拿大社会秩序安定,各个民族和平相处。这与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教育政策不无关系。加拿大的教育事业由各省和地区直接管理。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曼尼巴托省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三个省,本文力图分析其历史课程的设置、课程标准的特色,并提出对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借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1]。史学家在解释历史时通常利用理论工具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历史解释应是史论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存在没有理论基础的历史解释”[2]。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论素养,优化运用历史理论方法、能力。史学语境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视角和路径。  史学语境,由相关的学术观点和研究范式所构成[3],是带有史学
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理论,人们习惯上把“认知过程”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归于低阶思维;把“分析、评价和创造”归于高阶思维。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目标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再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关注他們是否能够在特定情境下,基于对已有知识的整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低阶思维的同时,还需培养他们的
让学生“学会”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是历史课程标准落地的有力证明。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现学生“学会”?怎样证明学生已经“学会”?关键在于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会”什么,明白学习的“终点”在哪里,再规划学习攻略,向着目标出发,这种“以终为始”强调评价先行的教学设计称为“逆向教学设计”。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麥克泰格在反思传统教学设计不足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
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每课内容面较广,整体跨度较大。由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为“热题”。笔者以为,历史繁芜,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可使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连续认知。但时常又会出现“连而不通、续而无序”的情况,所以在整合时需凸显史事的时代差异与内容特征。知异方可融通,才能和而不同,形成对史事的科学认知。因此,以整合为基,以辨异为要,以认同为矢的高中历史教学方式具有不小的价值。  一、重视课标要求以及教材内容
一、文章缘起  在刚结束的高考历史全国1卷中,有三道选择题和一道材料题涉及数量分析和描述,分值共37分,可见数量分析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中的分量,也体现了高考1卷对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视。本文浅析数量分析在今年高考1卷中的具体考查方向,探讨一轮复习中如何依托数量分析来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提分高考。  二、數量分析的含义和今年高考1卷运用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