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合汤加减治疗中风患者肝郁脾虚证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中医理论多将“抑郁症”等同于“郁证”;将抑郁症的基本病机归于肝气郁结,进而可以发生肝气乘脾、肝损及肾,气滞痰凝、血瘀,因实致虚等病机变化;中风后肝郁脾虚证主要表现为:表情抑郁、胸闷太息、倦怠乏力、入睡困难等体征;现代中医主要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的方法。笔者多年来依据中医理论,采用四逆散合汤加减临床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汤中“桂枝”与“芍药”相配,共奏宣通心阳、调和营卫之功。“炙甘草”振奋温振心阳,鼓舞气血,温通血脉;“合龙骨、牡蛎”则动中兼静,动以通阳,静则安神,诸药相辅相成,使通阳与安神相得益彰。
  关键词:脑中风后遗症抑郁症肝郁脾虚中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04-01
  古代没有抑郁症之名,但从历代文献中可以见到许多与本病临床表现近似的描述,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多种疾病及其证候与抑郁症有诸多相似之处,故相关内容散见于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等病证的记载之中。当代医家则从不同角度阐述各自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实践。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四逆散合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抑郁54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份我院神经内科收治脑中风后肝郁脾虚证患者108例病历资料,男70例,女38例,年龄48-79岁;临床上以情绪低落、绝望、兴趣减退、睡眠障碍、易激惹等为主要表现;随机将入选的病例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抑郁量表评定总分等资料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应用保护脑细胞及活化脑代谢的药物、抑制血小板凝集剂、脑血管扩张剂等。治疗组5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四逆散合汤加减,组方:桂枝6g,白芍12g,炙甘草6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大枣各30g,生姜3片。兼有郁热或阴分不足者,减桂枝用量,加白薇20g、麦冬20g、石斛20g;心悸不安者,加茯苓15g、甘松15g;阳郁甚或阳气不振者,加巴戟天10g、炮附子10g、淫羊藿10g;兼有阴郁化热心火旺者,加丹参20g、莲子心20g、黄连20g;兼有痰热者,加青礞石30g、黄芩20g、半夏20g、陈皮30g。1天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5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优解20mg,每天晨服1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
  按HAMD总分的减分率评估疗效[1]: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效,≥25%为有效,<25%为无效。
  4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进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54例中,显效55%,好转40%,总有效率95%;对照组54例中显效38%,好转46%;总有效率84%。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
  5讨论
  中风后肝郁脾虚证,中医认为该病属“中风、郁病”之合病,表现为情绪低落,自责自罪,兴趣减低等,严重者可引起自杀。神以阳气、营卫等为功能活动的基础,而营卫循行、阳气消长与天阳盛衰变化密切相关,这恰是生命活动有周期性变化的基本机制。若营卫循行失度,则阳气消长也会发生变化。神由阳气所主,阳气的变化会导致人体神机的失常。所以,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宣阳开郁、振奋阳气、调畅神机。四逆散合汤剂中桂枝辛温通阳,芍药酸寒益阴,桂枝可防芍药阴柔滋腻,芍药使桂枝温通而无发散太过之虞,二者相配,共奏宣通心阳、调和营卫之功。桂枝配炙甘草可振奋阳气而不伤阳,故二者相配之意在于温振心阳,鼓舞气血,温通血脉。芍药配炙甘草,既可养血滋阴,又可酸甘化阴,益阴和营。桂枝与炙甘草可温振心阳、鼓舞气血、温通血脉,合龙骨、牡蛎则动中兼静,动以通阳,静则安神,四者相辅相成,使通阳与安神相得益彰。
  在《内经》“疏肝解郁、健脾安神”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抑郁症发病原理,创立宣阳开郁,振奋神机之证治大法,形成抑郁症证治的基本思路。“疏肝解郁”是抑郁症证治关键。“阳郁神颓”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机,神形兼病,神病为主,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抑郁症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不出神形兼病之范围,并且主要表现为功能活动呈现出抑制性的变化,其中神机颓废是其特征性的改变。而阳气郁痹,生发异常是抑郁症之病机核心。阳气郁痹,则生发之机抑遏,表现为功能活动减弱。功能活动减弱的特征是昼不能精,且至夜则不能寐。进而提出畅达阳气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基本方法,通过畅达阳气以求达到舒畅气机,鼓舞脏腑气化,振奋神机,宁神定志之目的。心为阳中之太阳,主血脉,藏神明,又为人身精神心理活动之总司。因此,通阳可以治心,治心可以调神。调神是抑郁症证治的重要内容,调神首先要疏通阳气,阳气宣达,神机才能振奋。当然,强调治疗抑郁症应当重视畅达阳气,振奋神机,并非否认其它病机的存在与治法的应用。相反,在此基础上,同时应当重视审察兼夹证病机,适当给予治疗。其次,需要重视阴精的谧藏,察其阴液之盈亏,阴液充足者,振奋阳气为要;阴液不足者,养阴为先,阴亏者神无所藏,安神必以养阴为基础。治疗中,重视大便通畅与否。便秘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保持大便通畅是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临床内容。大便的排泄以阳气的鼓舞推动为动力,阳明胃肠的传导下行是大便排泄的基本脏腑器官,因此,抑郁症的便秘以宣畅阳气,畅达气机为首务,不可一味苦寒泻下,虽可求得一时畅快,日后反而越发秘结,甚至连一泻也难得。抑郁症病程长,易于复燃,因此,需要坚持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5-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结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  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临床疗效更为确切。  关键词:产后发热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89-01  中医认为产后发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82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对其行中医药治疗,即将黄芩、乌梅、甘草、延胡索、苦参、白术、白芍、鸡内金、黄芪、石榴皮、炒山楂、 蝎子七以及赤石脂(煅)等混合加药水煎,且早晚温服;对
期刊
摘要:为了寻找到科学有效的治疗中医外科血管病证的方法,文章主要对患者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相应的分析了中医外科血管病证的主要临床特点,对活血化瘀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医外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以此让人们更加的了解这种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较为快速和科学的治愈中医外科血管病,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心绞痛是冠心病觉症状,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短暂性发作性胸骨后疼痛。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本病属于中医学“脑痛”、“真心痛”范畴。频繁发作应警惕心肌梗塞。  关键词: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80-01  1发病机理  心绞痛的产生机理,主要是由于心肌血液供应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采用手法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产后乳汁淤积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热敷+吸奶器吸奶处理,研究组50例采用热敷+手法按摩乳房处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一次治愈率高达90.00%(45/50),对照组则为55.56%(25/45),
期刊
摘要:目的:对足转筋患者采用中医验方进行治疗的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7月—2012年7月所治疗的12例足转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确诊后采用我院自制中药验方来进行治疗,对其中1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举例分析。  结果:对该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后,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再以同功效药酒巩固治疗一
期刊
摘要:根据国际(GINA)方案,儿童哮喘是包含两个年龄组的哮喘患儿,一是小于5岁的小年龄组,二是大于5岁的儿童组。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有许多相同点,如定义病理机制,病程自然发展规律等,但也有许多不全相同之处。由于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哮喘与成人哮喘的发生,发展规律是相同的。当儿童暴露于致敏原的环境,机体被致敏后,气到产生慢性炎症反应。致敏原多种多样,可以是气源性的,也可以是食源性的,可以是非细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组。A组为痰浊阻肺型,B组为肾不纳气型,均接受中医内科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  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哮喘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采用不同中医方法治疗,分别为采用针刺治疗、针灸治疗、拔火罐治疗、中药内服治疗,对比四种中医治疗方法的效果。  结果:患者通过临床治疗到康复期时应用拔火罐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没有拔火罐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针刺+针灸+中药内服治疗的患者总有
期刊
摘要:出疹性疾病主要指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水痘,都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都属于中医学外感热病范畴。它们都有共同的病理过程,即初期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出现肺卫表证;由于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中期出疹与肺脾二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后期由于温热时邪耗气伤阴,多表现为疹后阴伤之证。中医根据不同的病期,采用透、清、养三法治疗,常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透、清、养三法出疹性疾病运用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