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球华人藏家的盛会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rong1988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受关注的“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日前在台北落幕,这是该项活动首次从上海“移师”异地。为期3天的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收藏家、艺术家以及专家、学者等600多名,各路行家里手云集一堂,交流、切磋、研讨、展示……让这个两年才举办一届的收藏文化盛会成了全球华人藏家不容错过的一次大聚会。
  本届大会以“收藏,回归人文的精神家园”为主题,据了解,近年越来越升温的收藏,也渐渐呈现出收藏与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倾向,但收藏的本源和目的还在于人文精神。在本届大会举办的主题论坛和专题论坛上,与会嘉宾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各抒己见。中国大陆收藏家马未都、刘益谦、包铭山,台湾著名收藏家曹兴诚,香港收藏家伍嘉恩、翟健民,以及台湾辅仁大学教授、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等重量级人物,都先后登场,畅言中国文人收藏的传统精神。而随后举行的专题论坛——“清玩雅集·中华文物学会专场”、“收藏与文化”和“收藏与市场”,与会嘉宾更是就人们关注的一些问题和课题展开了研讨。
  “我的收藏乐趣正在被资本一点点地剥夺。”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的一句话道出了不少嘉宾的心声,显然收藏已不再是小众的事。
  马未都:收藏的乐趣被资本所剥夺
  在本届大会上,著名收藏家马未都以“收藏的精神”为题给与会者做了精彩演讲。从年轻时就倾心于收藏的他表示,中国收藏热正进入一个历史时刻,生活富足了,人们就需要精神慰藉。“其实自古艺术品就是有牌价的”,马先生列举了《金瓶梅》里西门庆给潘金莲两次购床的经历——第一次他花了16两银子购买了明代一张普通工艺床,另一次则花了50两银子买了一张工艺繁复的描金大床,“而当时只需花10两银子就可买回两个粗使丫鬟。正因为明代出现明确的牌价,才促使其工艺品市场非常活跃。”
  马未都认为,台湾著名收藏团体清玩雅集的20年恰恰是中国收藏热的普及期,不过现在收藏的乐趣正在被资本所剥夺。近年来,拍卖场上还出现了有钱人跟买东西的怪现象,“我举什么,就有人跟着举什么。我举不过他,因为没他那么有钱,只得放弃。后来我问那个买家:‘这些拍品你都看过吗?’他说,‘你不是都看了吗?’我的乐趣正在一点点被剥夺,很多人的乐趣与我们不在同一个点上。甚至还有人跟着我竞买完艺术品后,却一分钱也不支付,他对我说:‘你比我更喜欢这个东西,加一成钱我卖给你’”。
  收藏的真谛到底是什么?“这就有点像爱情与婚姻,如果你购藏了一件艺术品还想买下一件,那就是收藏;如果你买了一件艺术品马上就想把它卖掉,这就是投资。”马未都认为今天不少人都太过于急功近利了,“有人刚参加完一个慈善晚宴买了一幅画,就跟我说,要建一个博物馆,我建议就叫‘一张画博物馆’。我原先以为收藏是少数人的事情,但现在我改变了,收藏变成大众的事,所以我们更要传递一种文化精神,而不是财富。收藏是文化的总和,是精神的财富和标高。”
  刘益谦:马未都举牌我也举
  上海著名收藏家刘益谦是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对收藏又有怎样的体会呢?在本届论坛上,他极为风趣地调侃道,早些年,他就是跟着马未都后面买艺术品的,“他举牌买什么我也跟着举,买艺术品前我不看预展,因为看不懂”。
  如今,收藏颇丰的刘益谦和妻子王薇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他们的龙美术馆。“事实上,我太太比我更热爱艺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山西藏家,一次吃饭时,我说我太太50岁了,还搞什么美术馆。这位藏家却跟我说:你太太50岁了,还这么有激情,你要支持她啊。结果这一支持,她做梦都想美术馆的事。”
  在刘益谦看来,办美术馆跟购藏艺术品可不一样。“藏品没买好也无所谓;艺术品买贵了、买便宜了,都是一件东西。但做美术馆可没有这么简单,这是把私人收藏走向公众共享。”据介绍,当时他们对设计的图纸比较满意,但谁知建出来以后却不满意,于是只好改建,至今已改建了一年多。“对我和我太太来说,这个美术馆是对我收藏走向另一个高度的挑战。”
  现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一些乱象也让刘益谦“有话要说”。他说他的一件藏品拿到市场上拍卖,成交价4个多亿元,“拍到2.7亿元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给我拍照,我觉得自己很牛。因为在这个圈子里我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当初2000多万元购藏的,现在拍了4亿元。”但他没有想到,竞得4亿元的买家至今还没有付钱。“到今天为止,我在任何一家拍卖行购藏艺术品,都没有不付钱的记录。我认为举牌本身是个信誉交易,你在用你个人信誉进行交易,必须负责任。但现在不少买家却只买不付款,这可能与我们这个时代比较浮躁有关吧。”
  曹兴诚:先把东西收藏好了再说建博物馆
  台湾著名收藏家曹兴诚,对目前市场上赝品泛滥很是痛心。他在论坛上指出,收藏容易进入如下三种阶段:一种是被人骗,结果丢了钱财;一种是自己骗自己,那是丧失理智;第三种是骗别人,最后导致犯罪。他建议,收藏要掌握一个基本、两个深入、三项原则。“一个基本”是先训练眼力;“两个深入”是指深入细节,比如借助高科技手段,其次是努力查明东西的来源;“三项原则-”分别是有罪推理、兼听知人和非真不买,“不能确定真的,千万不要买”。
  对于现在中国内地博物馆越建越多的趋势,尤其是民间博物馆,曹兴诚很是担忧。“里面很多藏品都是假的,变成一座假货展示馆”。他曾参观过一家博物馆,里面陈列的藏品全是假的。当时他就问那里的解说员:这两个人物造像从工艺、材料到造型、颜色完全一样,怎么一个注明明代,一个却注明清代呢?“让我始料不及的是,那个解说员说:‘其实我也觉得都是假的’。”
  “其实,盖个房子很容易,但往里摆放东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建议大家不要忙着去盖博物馆,先去把东西收藏好了再说。先有了好的藏品才能再谈盖博物馆的事,次序不能颠倒,决不能先立志开博物馆,然后再开始去张罗东西”。
  姜昆:一块有历史记忆的纸屑都舍不得丢掉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也现身本届收藏家大会,他谦称自己只是一名票友。不过,这位票友的收藏史可不短,粗粗一算也有30多年的光景了,如今在江苏苏州还拥有一座“姜昆艺术收藏馆”。
  “在我的收藏馆中,95%的艺术品都是前辈艺术家赠予的。”这些赠予的藏品背后却蕴藏着不一般的经历和故事。“上世纪70年代末,我师从相声大师马季先生,他创作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把自己不满意的创作手稿扔到纸篓里。当时我和马季同住一个宿舍,每到晚上我就把这些废纸捡出来,如今这些手稿无疑成为未来中国相声博物馆里的珍贵资料。”
  姜昆在阐述自己的收藏观时强调,收藏绝对是一种快乐,千万不能总盯在“投资”、“升值”、“回报”这些字眼上,“当你为了赚钱而把心爱的东西转手给他人时,你就成了贩子,那么我劝你改行,从事文物经营。我的收藏理念是:一块有历史记忆的纸屑都舍不得丢掉,这些都是不朽的财富。”
  包铭山:苦中作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
  苏州大藏家包铭山认为,几千年来收藏一直伴随着我们。“收藏最早是一人享有,目的就是随葬,带到坟墓里,不让别人拥有。”他列举了潘达于先生捐赠的大盂鼎、大克鼎,从鼎上的铭文就可见,希望子孙永葆,“但最后还是带到坟墓,还是希望一人所有,没给子孙留下。不过这种一人享有的做法,才得以让我们几千年后看到了这么好的文物艺术品”。
  近现代的收藏终极目标是建造美术馆、博物馆。“我现在被新疆美术馆聘去做馆长,就在乌鲁木齐买了块地,请法国人设计美术馆,打算在一两年内打造出来。因此,我就要到拍卖场上购买一些好东西,拍卖就是抢好东西了。我们主要收藏近现代书画。现在都是社会共享,观念变了。很多收藏家也是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境中,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当今收藏观回归社会,让大众共赏。因此我们在纽约大都会才能看到埃及的木乃伊和孔庙的巨大石碑,在卢浮宫看到意大利的蒙娜丽莎和希腊的维纳斯”。
  包铭山感慨这个时代的收藏家是很幸运的,“我们一天看到的艺术品,可能是过去大收藏家一辈子才能看到的。”在他看来,人生收藏快乐的过程,一是自己能倾其所有,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很高兴,叫苦中作乐;二是日积月累,有让人羡慕的东西时,自得其乐;三是这些东西大家都喜欢的时候,要回归社会,人类共享,助人为乐。
  (本文由陈亭廷资料整理)
其他文献
据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近日透露,该馆将加大力度征集名家草图。此消息引发了艺术界的关注。  据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对于一些重大绘画题材来说,没有多少装饰性的草图同样具有可参考的研究价值。不仅美术成品具备这一功能,与之相关的半成品或是草图、速写,它们同样是一段历史的佐证,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们透露出来的历史细节或许更为珍贵。”  因此,中国美术馆一直都在收集名家作品的草图,而且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对
期刊
以西方画描绘白菜,其中最难以割舍的,必是那份浓浓的中国味道吧。  细腻洁白,莹绿如翠。在源远流长的中国食谱中,简单素雅的白菜从来都是低调而香浓的一笔。  中国的饮食文化讲究形意合一,可谓饮馔亦成文,珍馐皆入画。时至近代,西洋美术渐入国境,以油画、粉画为主导的西方技艺亦逐渐为中国艺术家所知,继而揭开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潮流——中国油画与粉画。而其虽为西洋技法,却“入乡随俗”、“洋为中用”,继承了中国传统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京城“古玩虫”杨青先生。  杨先生40来岁,打15岁起入古玩行,拜师学艺,四处闯荡,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杨先生聊起三十年的淘宝生涯,感慨万分:“其实,古玩行这碗饭不好吃,能靠本事吃饱饭的人屈指可数,这里的水太深”。他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那还是五六年前,受朋友之托,去一位花费上百万元、收获颇丰的人家看东西。那位藏家刚刚病故,其家属提出,只要付300万元,所有东西“打
期刊
当你参加朋友的Party时,还会为选择佩戴哪款名表来装饰自己的手腕儿而发愁吗?清晨,当你准备去上班时,仍然要在手腕儿上轻点两滴名牌香水来凸显自己的气质与品位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一定Out了。如今,无论走在大街上,或是出入写字楼,不少人都青睐于给自己的手腕儿戴上一个时兴的小玩意儿,那便是手串。  手串新时代  小昭是北京一家外企的软件程序员。用他自己的话形容,两年前,他才刚成为一名文玩收藏的
期刊
兴起于清朝的鼻烟壶自经出现,便受到了王宫贵族的极力追捧,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在造型繁多、技艺精良的鼻烟壶中,不乏有白菜样式的鼻烟壶闯入视野,鼻烟壶本就是富贵人家的专属,而与寓意“百财”的白菜相结合,更为这玩物增添了一缕富贵之气。  鼻烟壶的种类繁多,玉石、玻璃、陶瓷、内画等,仅玉石鼻烟壶一项又可分白玉、翠玉、翡翠、珊瑚、松石、玛瑙等等。而白菜鼻烟壶多以细腻冰清的翡翠白玉等材质来展现其绿白相间、鲜
期刊
象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堪与宝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其牙纹坚实细密、色泽柔润、质地光滑、雕刻艺术精美,而备受世人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  但是由于象牙的密度比较大,想要着色十分困难,即便勉强上色,三五年后颜色也会褪去。加上世界各地对大象的保护,象牙原材料的获取越来越困难。因此有关象牙雕刻的许多制作工艺今日都已经失传了,尤其
期刊
10月22日下午,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里人头攒动。原来华人顶级收藏团体清玩雅集20周年庆收藏展在这里隆重开幕。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嘉宾除了清玩雅集的会员外,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嘉宾们也应邀出席,让收藏大展异常热闹。  提及清玩雅集,在藏界可是大名鼎鼎。1992年9月在台湾成立的这家收藏团体,会员们因“博雅好古”从素不相识到相知,历经20个寒暑后,雅集已然成为全球瞩目的华人收藏家团体。雅集中的每一位
期刊
周抡园先生把传统的绘画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而且结合得很恰当,实在不容易! ——李可染  他的绘画个性强烈,表现力非凡。 ——李苦禅  他的画,完全从现实写生中提炼而来。 ——何海霞  纵观近现代中国画坛,有成就的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李苦禅等大家如雷贯耳,世人皆知。而在艺术上能与这些大家抗衡的山水画大师——周抡园,却一度不为世人所知,或知之者甚少。今天我们重新来认识周抡园艺术的美妙之处,也
期刊
清代的薛宝辰在《素食说略》里写道:“菘,白菜也,是为诸蔬之冠,非一切菜所能比。”菘是白菜的古称,本是最为寻常的菜蔬,之所以得名为“菘”,乃是因为白菜有着“凌冬不凋,四时长有,有松之操”的特点。  《诗经·谷风》里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这里的“葑”指芜菁,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被认为是大白菜的祖先之一。关于大白菜的起源一直都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大白菜是南方的小白菜和芜菁杂交而成的产物;另一种观点
期刊
“咬得菜根,万事可成。”在文人画家的心目中,白菜或许是生活化的食材,但更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那里,记载着他们关于高洁的记忆,承载着他们对于高洁的故事,更显示着他们之于高洁的追寻。无论古今,尽管白菜未必有多么贵重,但其中的气质与意蕴则不曾或缺,这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高洁意趣的勾连,在绘画史上,也算得上是一枝独秀了。  凡身  谈及高洁,想起的总是梅兰竹菊,苍天松柏,其中的高洁不假,但因为它们大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