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晨六点四十分,我走进了初一年级办公室,大家的眼光随我而动,我笑了笑,打开了一贯随我而行的包,拿出了昨晚带回去的教材,开始备课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他们可不乐意了,一位刚工作不久的女教师不甘心地走过来,拎起我的包,打开拉链,认真地看了看,又失望地丢下包,对其他的同事摇了摇头。我知道她没有找到我昨晚通过 “校讯通”给他们许下的诺言——明早本室同仁不要吃早饭,我请客,每人早餐一份。
我得意洋洋地哼着小曲走进了我负责的班级。怪哉!今天教室里同学到的都那么齐、那么早!每个小脸上都有一丝诡秘,每个人似乎有话要对我说。转过身来,黑板上醒目地写着:愚人节快乐。我那阳光灿烂的脸上瞬间乌云密布:是谁写的?就连我这教英语的、对西方文学、风俗颇有研究的人,也没有想到今天是“愚人节”,“你们的胆子、见实面可真不小啊?”教室里瞬时寂静无声,那平时胆怯的小女生眼里都有泪水了,大大咧咧的男生挺直了腰板,乖巧地坐正……
一天下来,班里安静极了,尽管其他班级的爆笑节目不断,任课教师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乖乖,今天课堂纪律特好——顶呱呱,没的话说;今天我上课不像平时那样,我讲得好爽……浓浓的不平静,时时涌进我的心头。晚上放晚学时,我有意地朝他们走去,可他们一看见我都溜了。
静坐灯下,反思今天发生的一切:表面上教室里宁静,学生乖巧得有点可怜,缘于一个——今天(四月一号)没有“愚人节”。我由一个平时和蔼可亲,见到学生嘻嘻哈哈、不拘小节的学生熟悉的班主任变成了全天不露一丝笑容、满脸严肃,在学生看来就是一个陌生人。今天,我与学生开的玩笑是否有点过头了?寻根追源——我们的学生(全来自于农村)早已习惯了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循规蹈矩的小学教育,端坐教室,两人一张座位,每组七张排列整齐的课桌,听惯了教师那稳重的声音,遵循有节律而不乱的学校生活,熟悉了老师的指令,黯淡了自己的个性张扬,权衡他们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听话、作业工整、照本宣科,不越雷池半步。
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共性之一:顺从、依赖、被动、消极。
长期的家庭、学校教育模式,对孩子采取完全支配,完全保护性的态度和方式,让孩子几乎没有表达个人意愿和想法的机会。
在分数至上的阴霾下,造成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意志、独立性和自信心等的缺失。模式化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创造性的思维。
长期地把书本、老师的话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不敢去寻找更新更多的解答问题的途径,轻易否定其他同学一些创造性的设想,典型的“畏惧权威”。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诺齐说过:“生活作为个人自身所过的日子,其本身就是一本自然的书籍。”我在一星期前备课中就想到了,利用四月一日“愚人节”,结合英语教学,让学生好好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同时也告诫自己:不能让学生出“乱”,学生好激动,又浮躁,而学校整体要求“静校”。作为班主任,班级一乱就要被扣分,不但要被领导批评,还要被扣班主任津贴,宁可“静”,不可“乱”。今天一天不“乱”而“静”目的达到了,而我更多地感到的是失落。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是真实的生命历程,是情感与理智的融合,是对生活世界中各种关系的深层觉察,它有利于保持教师和学生心灵的开放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和精神相遇。
今天没有“愚人节”,其实我们天天在过“愚人节”,而且还乐此不疲:舍弃不了承载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驾轻就熟地沿用着“灌输式课堂教学”——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活动。理性地反思:没有学生参与互动的课堂不是教学活动;没有学生“越轨”的课堂教学也不是有效的教学。全国第三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召开,正是打破了我们长久以来的“愚人节”教育理论坚冰,体现了教改的着手点和最终归宿点是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来影响学生,并引导学生发展的。教育“愚人”的结果,表面上是呼唤改革,骨子里却在一味地包庇旧的一套,走回头路。
杜廊口教改实践不正是体现以学生为本一种全新理念的展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有了吃螃蟹的信念和必备的知识、技能才敢吃。但愿未来没有教育上的“愚人节”,那句“愚人节快乐”真的是同学们的心声。
我得意洋洋地哼着小曲走进了我负责的班级。怪哉!今天教室里同学到的都那么齐、那么早!每个小脸上都有一丝诡秘,每个人似乎有话要对我说。转过身来,黑板上醒目地写着:愚人节快乐。我那阳光灿烂的脸上瞬间乌云密布:是谁写的?就连我这教英语的、对西方文学、风俗颇有研究的人,也没有想到今天是“愚人节”,“你们的胆子、见实面可真不小啊?”教室里瞬时寂静无声,那平时胆怯的小女生眼里都有泪水了,大大咧咧的男生挺直了腰板,乖巧地坐正……
一天下来,班里安静极了,尽管其他班级的爆笑节目不断,任课教师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乖乖,今天课堂纪律特好——顶呱呱,没的话说;今天我上课不像平时那样,我讲得好爽……浓浓的不平静,时时涌进我的心头。晚上放晚学时,我有意地朝他们走去,可他们一看见我都溜了。
静坐灯下,反思今天发生的一切:表面上教室里宁静,学生乖巧得有点可怜,缘于一个——今天(四月一号)没有“愚人节”。我由一个平时和蔼可亲,见到学生嘻嘻哈哈、不拘小节的学生熟悉的班主任变成了全天不露一丝笑容、满脸严肃,在学生看来就是一个陌生人。今天,我与学生开的玩笑是否有点过头了?寻根追源——我们的学生(全来自于农村)早已习惯了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循规蹈矩的小学教育,端坐教室,两人一张座位,每组七张排列整齐的课桌,听惯了教师那稳重的声音,遵循有节律而不乱的学校生活,熟悉了老师的指令,黯淡了自己的个性张扬,权衡他们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听话、作业工整、照本宣科,不越雷池半步。
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共性之一:顺从、依赖、被动、消极。
长期的家庭、学校教育模式,对孩子采取完全支配,完全保护性的态度和方式,让孩子几乎没有表达个人意愿和想法的机会。
在分数至上的阴霾下,造成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意志、独立性和自信心等的缺失。模式化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创造性的思维。
长期地把书本、老师的话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不敢去寻找更新更多的解答问题的途径,轻易否定其他同学一些创造性的设想,典型的“畏惧权威”。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诺齐说过:“生活作为个人自身所过的日子,其本身就是一本自然的书籍。”我在一星期前备课中就想到了,利用四月一日“愚人节”,结合英语教学,让学生好好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同时也告诫自己:不能让学生出“乱”,学生好激动,又浮躁,而学校整体要求“静校”。作为班主任,班级一乱就要被扣分,不但要被领导批评,还要被扣班主任津贴,宁可“静”,不可“乱”。今天一天不“乱”而“静”目的达到了,而我更多地感到的是失落。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是真实的生命历程,是情感与理智的融合,是对生活世界中各种关系的深层觉察,它有利于保持教师和学生心灵的开放性,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和精神相遇。
今天没有“愚人节”,其实我们天天在过“愚人节”,而且还乐此不疲:舍弃不了承载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驾轻就熟地沿用着“灌输式课堂教学”——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活动。理性地反思:没有学生参与互动的课堂不是教学活动;没有学生“越轨”的课堂教学也不是有效的教学。全国第三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召开,正是打破了我们长久以来的“愚人节”教育理论坚冰,体现了教改的着手点和最终归宿点是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来影响学生,并引导学生发展的。教育“愚人”的结果,表面上是呼唤改革,骨子里却在一味地包庇旧的一套,走回头路。
杜廊口教改实践不正是体现以学生为本一种全新理念的展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有了吃螃蟹的信念和必备的知识、技能才敢吃。但愿未来没有教育上的“愚人节”,那句“愚人节快乐”真的是同学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