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实践探索的新动向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p1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析文章】王长富《读写良性互动的实施策略》,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7期·上
  胡生友《“写作—阅读”教学方式初探》,原载《语文建设》2013年第6期
  陈金铭《对话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原载《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3期
  【原文提要】近年来,关于读写结合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逐渐深入。继2012年几篇读写结合理论研究的力作之后,2013年关于读写结合的研究在实践方面有了比较充分的探索:有人提出读写良性互动的实施策略,有人提出“写作—阅读”教学模式,有人进行了深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思想。这些探索对于推动读写结合阅读教学的健康有序发展很有意义。
  “读写结合”是最为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关于读写结合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逐渐深入。早在2012年,就有一批高校语文教学法的研究者做出了理论上的探索,朱建军基于认知科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图式理论)提出了“新读写结合”观念①;李本友则对中美读写结合的路径加以比较②。这些文章对“读写结合”提出了很多独创性思考,揭示了读写结合的全新面貌和深刻意义。在过去的2013年,这一话题在实践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遵循传统路子,总结读写良性互动的实施策略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写的过程是对读的深化和拓展,以“写”体现“读”的成果,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读与写的互相转化,王长富老师经过实践探索出了不少有效策略③:
  1.视写美文求感悟
  视写美文是一种学生根据理解和记忆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美文佳作内容的教学方式。其具体流程是:阅读美文→视写美文→再读美文→修改述文。阅读美文: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前阅读一篇自己欣赏的美文佳作,感悟文章的内涵、技巧、艺术境界。视写美文:视写形式有口述、笔述之分;视写方式主要有详细视写、创造性视写;视写训练可先练口述,后练笔述;先练一般性视写,后练创造性视写。再读美文:视写完美文后,要求学生再次阅读美文,将自己的述作与原作进行比较,并从中找出差异,老师指导学生去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引导他们感受领悟和学习借鉴原文的妙处。修改述文:在再读美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照原文,对自己的述作进行修改增删,要能找出差距,自我剖析,用文字写出自己对述作的评价,包括自己述作的优点、亮点、不足以及写作感悟。
  2.改写美文辟蹊径
  改写美文是指改变、扩展、评论文章内容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高级叙述方式,它是将阅读理解转向写作表述的跳板,更是统一三维目标、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肥沃土壤。改写美文令文章灵活多样、别具一格:其方法有改变文体,或改变人称,或改变结构等等。
  3.仿写美文求创新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仿写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收到明显的效果。
  4.续写美文拓思路
  续写,就是要根据文章提供的部分内容,展开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将文章补写完整或对文章进行内容的拓展延伸,主要强调两点:认真阅读提供的文本信息;展开合理想象。
  二、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写作—阅读”教学模式
  在读写结合的实践中,胡生友老师逆向思维,提出了“写作—阅读”教学模式④。而且与以往只关注经验总结不同,胡生友老师还很重视理论思考,仔细辨析,会发现该模式与加涅的“激发动机—告诉学生目标—引起注意—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增强学习保持—促进学习迁移—提供反馈”八阶段学习理论有一致性:学习教材的某一专题前,预先告知学生学完专题后要写一篇什么样的作文,这就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会注意接受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整个刺激作用的基本元素。在获得、保持阶段,学生把新的符合本次作文要求的材料经过一种转换作用,转化为容易贮存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记忆里;又将获得的知识与已知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所具有的共同的和普遍适用的内容,应用于即将要完成的作文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完成作文。在高质量地完成作文的同时,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胡生友还把“写作—阅读”教学模式与文章生成的创作规律联系到一起,认为用信息理论来解释文章及其写作过程,文章是信息的载体,写作过程就是人脑对有关信息处理的过程。“写作—阅读”的学习方式先定下文题(话题)或作文方向,学生再从阅读中获取相关的对写作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最后生成作文。这一方式与文章生成及其写作过程的规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阅读—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信息没有目的、老师教学随意、学生学习浅尝辄止等弊病。
  三、读写的深度结合:“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基于潘新和教授的写作理论,管建刚老师提出“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理念⑤。他认为作为学习语文的学生,他的阅读跟社会人的一般性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指向写作”的阅读,才是作为专业的语文学习者的阅读本质所在。并指出了这类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区别:“指向内容”的教学,重点段落大都落在体现“思想感情”的段落上;“指向写作”的教学,重点主要落在“表达奥秘”相关的段落。“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教师要解读出这一篇“独有”的写作上的奥秘,而不是“凤头猪肚豹尾”“围绕中心来写”“起因经过结果”之类的老生常谈。解读出了“独有”还不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式地说说课文的写作特色,而应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选择适用于学生、学生作文迫切需要的“写法”。因此,“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其前提、其基础是对学生作文能力与现状的研究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真正实现了“作文”和“阅读”的链接,真正实现了“读”“写”的完整融合,语文教学由此真正实现和谐共振的“两条腿”走路。
  至于“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与“理解内容”的关系,研究者认为“指向写作”的阅读课,也要“理解内容”,“指向内容”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就是它的重要教学目标;而“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身不是目的,“内容的理解”背后,站着“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内容”。用有关专家的话来讲,语文的“本体性课程内容”,小学低年段应以“指向朗读、写字”为重点,小学中年段应以“指向阅读策略”为重点,小学高年段应以“指向写作”为重点。
  在“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研究者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阅读课中的错误的“写”:第一,阅读教学中的“写”,很多老师往往抓文本的“空白点”,让学生“写”。如有老师教《九色鹿》,课文结尾“国王很惭愧”,惭愧的国王会想什么呢?以此空白点,让学生“写”,事实上,写作的奥秘不在这里,写作的奥秘恰恰在于:作者为什么要留下这个空白?为什么不写这些“惭愧的心里想法”?很多老师抓的“空白点”写话,无意中将课文在写作上的奥秘处糟蹋了。第二,很多老师选择的“写”点,往往跟“课文理解”相挂钩,这样一来,学生写得好不好,往往跟他理解得对不对、深不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真正的写作,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写作就是写自己心里有感而发的话,写自己的笑、自己的哭、自己的闹、自己的叫。课堂上,学生经常接受这样的“写”的练习,对学生的写作方式,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也有的“写”,是迁移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这是可以的。不过,也不用多,不用每次都要“迁移性练习”。不是每篇课文都让学生写一下,就体现了“读写结合”。机械的“读写结合”对阅读、作文所造成的伤害都很大。很多作文上的技巧、意识,要在今后的作文中“不期然”的“化用”,而不是“即时”的“使用”。我们的教学太功利了,课上教的,恨不得一下课,都能化到学生的血液里、骨髓里。愿望很好,却不现实。
  上述关于读写结合的实践探索,体现了一线教师积极的理论借鉴意识,更体现了一线教师闪亮的实践智慧,对于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实践的健康有序发展很有意义。
  ————————
  注释
  ①朱建军:《基于认知科学理论视域的“新读写结合”》,《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2年第11期。
  ②李本友:《中美两国读写结合路径建构的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第10期。
  ③王长富:《读写良性互动的实施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7期·上。
  ④胡生友:《“写作—阅读”教学方式初探》,《语文建设》,2013年第6期。
  ⑤陈金铭:《对话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3期。
  [作者通联:西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提起柳永,我们很可能会想到一个风流倜傥的帅哥,会想到一个玉树临风的才子,会想到一个对酒当歌、笑傲江湖的达人,更会想到一个缠绵悱恻的多情诗人。可以这么说,最能代表柳永多情的作品应该首推《雨霖铃》。  《雨霖铃》意境优美,感情凄切,情意绵绵。开头几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其意境大概是这样的:那嘶嘶的蝉声,那傍晚的迷雾,那寂寞的长亭古道,那刚刚停下来的凄风骤雨,一切的一切无不染上凄凉、冷落、萧
为了实现语文课的高效率,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尝试着将视线投向学生,不断探索实现“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规律。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充分利用“预习导学案”,可以有效地实现“以学定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以自己教学《背影》为例,谈谈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以学定教”。  一、利用“预习导学案”进行预习,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起点  拿到一篇新的课文,要了解学生阅
整体感知是近几年语文教学中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词汇,也是语文教研论文中的热门概念。这个概念多出现在阅读教学中,其理解一般是这样的: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应当说这样的理解是有趣的,其是对传统阅读教学中肢解式的讲解的否定,其能够给语文教师带来很大的理解空间。但凡事都易矫枉过正,整体感知恐怕也不例外。
【评析样本】  经志芹《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三位名师教为例》(《语文建设》2012年第3期);吴雁驰《旨在教学创新的同课异构》(“语文建设”2012年7—8);刘祥《“同课异构”还是“同文异构”?——以为例》(《语文建设》2012年7—8);褚树荣《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确定和方法选择——以小、初、高同课异构为例》(《语文学习》2012年第10期);李金云《也说阅读教学的“同课异构”》(《语文
叶圣陶先生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纂,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学校教学到创办开明书店,叶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其功能作出了明确而全面的阐述。叶老在语文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艰苦耕耘,“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观是他所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其中,叶圣陶先生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延伸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是叶老教育教学思想具体体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探索。用
如果我们能够把阅读课和写作课配合起来上,也许可以收获惊喜。笔者在教授《雨霖铃》的时候,就很有幸和学生一起收获到了阅读与写作交融的巨大满足感和成就感。现就对这一过程做一个梳理,以期对接下来的教学做一个引领和激发。  《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因为是婉约诗,所以这首诗的意象特别多,而且都是离别诗中特别典型的意象。这是本诗最大的特点也是鉴赏本诗的难点。所以,我把
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载体,同时也是国家意志、编者意图、教者理念、学生认识碰撞、融合、发展的一个载体;文本形式是作家思想、情感的造型,同样也是教者、学生思想、情感的造型。两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落差、距离,但这正是不同“期待视野”调试、融合的前提,知识的建构、情感的丰润,思想的提升、人格的陶冶正是基于其上。朱自清就说过:“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的。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
《初秋》教学简案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新课标精神,体现“文学即人学”的思想,关注学生运用阅读经验与生活经历,调动自己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文本解读。  为了激发学生文本解读的探究意识,我课前反复阅读文本,将其进行各角度的思考,以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更灵活准确,触及内心最深处,力求让学生发挥其最大的潜能,调动其最丰富的经验;设计课程时着重关注学生一步一步走向个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能够使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变得十分明确,便于发挥主体的综合能力;师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任务”完成中探究方法、拓宽思路、掌握知识,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
对于《林黛玉进贾府》这篇小说,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其美妙之处?以前执教这一文本时,我更多的是设置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或着眼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或着眼于小说中的人物的出场描写,或从林黛玉这一视角入手分析。这次执教这一文本,我想变换一下文本鉴赏的切入点,新的切入点怎样确立呢?我想起了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的论述:“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切地了解语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