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悠悠(外一篇)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粟辉龙,1987年生,四川南充人。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星星》《散文诗》《美文》《四川文学》等报刊。有作品收录于多种选本,曾获得过一些诗歌、散文的征文奖项。系四川省作协会员,现居成都。
  一日晴朗的早晨,在去学校的途中,猛地抬头,便被那鱼鳞般整齐有序地占据了半壁天空的云朵震撼了,那是大自然怎样的一种神力啊!
  成都的天空,是云的天下,无论何时,云朵都会恣意地飘荡在空中,时而是白白胖胖的雪球,时而是黑脸的包公,时而是天使纯洁的翅膀,时而是悲伤的泣脸,时而是圣洁的救世观音……可无论它如何的千变万化,它仅仅是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主要由水气在空中冷却凝结而致,这就是真实的云,但它又不仅仅是这些而已……
  在中华漫长的历史文化河流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云,有归云,浮云,停云,愁云;有朝云,暮云,片云,秋云,溪云,薄云;有碧云,黄云,黑云,白云,青云,络绎如云,形态万千,云起云落,云聚云散,其间又包含了多少悲欢,多少离合,多少沧海,多少桑田……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副对联深刻地道出云的自由不羁、云的洒脱,也因此白云成为古代诗词意象中的一朵奇葩,成为隐者的绝佳代名词。沈德潜不是说过吗,“因白云舒卷,念及幽人,偕隐之思,与之俱远”。再者,皎然在他的《溪云》中说过,“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溪云》,是皎然淡泊之心的倾诉者。
  说到白云隐逸,还有一个典故呢!南朝梁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曰:“山中何所有?”答曰:“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陶弘景巧妙地用“白云”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志,使齐高帝易于接受。而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更是将白云当作一种“身心解放,心灵空闲,无所执着,而万念不起;不为物累,而神清气容”的心性外化的介质。“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在《归辋川作》中,他将“无执无争”演绎得精辟之至;“行到水穷处,坐看白云起”,在《终南别业》中,他将“闲适自在”诠释得淋漓尽致;“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在《送别》中,他将“归隐淡泊”表现得细微精致……这样的闲适清静,无执无争,是“禅”的至高境界。
  隋朝法真禅师曾说过,“白云淡伫已无心,满目青山元不动”,“白云”虽然在那伫立着,但周围的事物都影响不了它,它不会随着周围的事物改变而变动,即使是动着的“青山”,在它眼中也是不动的,因为它的心是“无执无争”的,是“闲适自在”的,是“淡泊”的。这正应了志勤禅师的“青山元不动,浮云任去来”,这是怎样的一种洒脱。
  诗仙李白的诗,在中国诗坛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天马行空般的思维,更将“白云隐逸”表现得惟妙惟肖。“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在他的诗中,“白云”和隐逸者就如同一对恋人,“白云”对隐逸者不离不弃,而“白云”实际就是隐逸者淡泊的心,他透过“白云”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隐逸者的清高空妙以及风神潇洒。
  但与隐逸大师渊明先生相比,李白似乎略逊一筹。众所周知,渊明先生远离官场,回到自己的生活乐土,是多么地兴奋,多么地期待,他一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深切地让人体会到他那颗渴望自由的心,向往回到乐土的心,以及厌倦官场污浊的心。云是自由的,渊明的心也是自由的,于是,他赋闲下来,低低吟咏“行云逝而无语,时在奄而就过”。他低语出的隐逸的艺术人生,也正体现了他思想的至高境界。
  白云悠悠,它承载的是几千年文人的自由不羁、高举洒脱、洁白无瑕。云不仅有白云,亦有黑云。世人眼中的黑色大抵是不祥之色,因此连黑云也一并厌之。不信,你且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诗中,“黑云”就代表叛军,可想而知,叛軍数量之多,战事之紧。
  自然界中,黑云常常可见,但青云就稀奇了。古人们常有“青云直上”、“平步青云”之说,用“青云”代表仕途。《红楼梦》第七十回中,宝钗用柳絮时写道:“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儿,宝钗便将“宝二奶奶”之位喻为“青云”,可见其野心之大啊!再如,王勃这位少年英才,曾发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壮语,这儿的“青云”便是这位英才豪情满腹的凌云壮志。然而,“骊宫高出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的“青云”即便无实际意义,它仍然包含极大的讽刺意义,以及白居易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怜悯……
  诗人,对世间万物皆有一颗怜悯之心,但同时也坐拥孤独、寂寥之心,整日愁云惨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虽然豪情万丈,但亦有静下之时的孤独,孤独地观望着这个世界,静静的,静静的,只有那微不可察的叹息声。古时的边塞,应该是让人牵肠挂肚的吧,它总是勾起人的思念与愁苦。“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在这个白雪纷飞的世界,独自品尝着友人离去的不舍,友人离去的愁闷、孤苦。陶渊明曾叹过“万物各有托,孤云独无依”,这儿应该是他的自叹吧!是怎样的孤独,使得他认为世界皆离他而去,只有他傲然伫立!伫立在那潮流之中,静观云起、云落。
  云起,即朝云;云落,即暮云。朝云、暮云来得快,去得也快,让人无法捕捉,就如人的一生,眨眼即过。“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时多?去似朝云无觅处”,“无处可觅”的无奈、落寞,又怎得不令人深思呢!“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凄美绝景,多看两眼又何妨?
  诗人眼中的云,总是承载着太多,有他们的壮志,他们的愁苦,他们的孤独,亦有他们的自由不羁,他们的高尚品格……诗人眼中的云,负载太多,太多,让人望而却步。其实也不尽然,像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彩云”环绕的白帝城,应该是多么美好啊!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飘动的“云影”,更是令人感到美丽而又绚烂……   蕴含如此之多的云,令我目瞪口呆,但论起最早的出处,是《诗经》。在春秋战国那一个复杂的时代,云就代表了人们的美好的生活愿望,那时的云很单纯,在空中任意飘荡。最多的意义便是“多”。如《郑风·出其东门》里,“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非我思存”,再如《齐风·敝筒》里,“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其次,便是楚辞,屈原尤其喜爱,在《离骚》中颇多,“飘云屯其相离兮,帅云霞而来御”就是一个典型。而到东晋时期,陶渊明的“云”,就是特色,他用“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他用“遥遥望白云,怀古以何源”,表达他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到了诗歌的巅峰时代——唐朝,李白是最著名的,他写的云,反映了他一生的变化,他笔下的云,就是他缩写的人生。青年之初的他,对生活、仕途充满希望,总是憧憬着未来,于是便有“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的豪迈人生理想和凌云壮志。但造化弄人,时局、政坛注定不是他的天地,于是便有“白云还自散,明月落何家”的壮志未酬的感慨。官场的失意,让他转变人生方向,走近自然,隐逸于山水之间,于是便有“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的隐逸之志。这就是伴随李白一生的云。
  云的意涵,总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今天,我们不可能将云看作隐逸的标志。因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我们”的时代,同时,我们的生活是赤裸裸的,生存的压力也不可能让我们隐逸。我们只有不断与人交流,与人沟通才能生存。
  今天,我们也不能将云当作信鸽,传递我们对亲友的思念,通讯的发达,不需要几片可怜的白云。只要拨号,就可以视频或者音频聊天了。
  ……
  但,今天,云对我们真的毫无意义了吗?我相信,不是的。
  “云下的人间自然是多少沧桑多少沉浮多少不平多少欢扰。可是在天上,云还是云,自在雍容得让人没话可说,只有抬头。”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它道出了云的淡然,这于我而言是一种生存的哲学,如云般漫步天穹,悠闲自在地生活,活出生活的味道,才是有意义的吧!总将自己的心关在格子空间中,为了生存,不停地争斗,应该是很累的吧!既然如此,何不跳出格子,用更广阔的视野,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好好地品味生活呢!
  这个世界,是个抱怨的世界,是个愤怒的世界。人们总在不停地发火,不停地抱怨,心总是不能满足。我们何不云淡风轻呢?你们看到过镶着金边的乌云吗?其实世界挺美的,生活也很美好,关键看我们如何去生活。
  云总是那么清淡地飘荡,却是活得最自在的。风会带它游览世界,给它一个美丽的旅途;阳光,会给它编织漂亮的彩衣,让它参加朝阳或夕阳的化装舞会……
  白云悠悠!
  醉卧饮诗词
  兒时,常听兄长们吟《春晓》,自己则深深爱上了古诗文中和谐婉转的音韵;长大后,自己读到了《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则深深爱上了古词文的深厚蕴味和苍劲的格调;如今,诗词的博大精深、精警深邃,已成为我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文化滋养品。诗词深深熏陶着我,让我无法割舍。
  诗词于我,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的寄托。她的奥妙、神奇,使我生命的脚步永不停止对目标的追求。
  春读诗词,拂寒意,迎春暖,醉花香。山川漫步,满眼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春花之美。墙外徘徊,陋园关不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繁春景色,让人感到生命的气息如此浓烈,心情宽松舒畅之极。
  夏读诗词,寻春芳,享夏绿,闻蛙声。轻推蓬门,展现的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桃花源农家景象,让人流连忘返。春去了,不必惋惜,因为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激情夏日,让你感到大自然的诗意美和勃勃的生机。
  秋读诗词,玉露凉,望婵娟,披晚霜。秋来了,失去了春的繁花,夏的浓荫,多少让人感觉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婉约凄凉。秋风瑟瑟,月色迷离,山水朦胧,也许,秋是冷清、感伤的季节。“风急天高猿啸声,渚清沙白鸟飞回”,更给人一种空旷的惆怅和孤独的忧愁。
  冬读诗词,捧雪花,兆丰年,喜洋洋。冬季到来了,就预示着寒冷和无情,其实也是一种热情。“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洋溢着一种北方人在冬天到来之际时的喜悦之情,流露出赏雪的豪兴。而“当点万家佳景,普绽琼花鲜丽”又给人俨然春风送暖,百花齐放的美好憧憬,丝毫不见“悬崖百丈冰”的严寒和冷酷。
  读四季诗词,感受四季景色和四季心情:有奔放,有婉约;有紧凑,有舒缓;有深沉,有轻快……时刻调节着我们的心情。
  遨游诗词的海洋,你会羡慕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杨边”的意气风发和英雄豪迈;你会崇拜壮年“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里只似无”的雄心壮志;你更会敬仰老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豪迈精神和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
  翻开诗词的一页一页,读“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你会懂得好好把握人生,否则韶光易逝,追悔不及;读“绵莛红蜡烛,莫未延,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极”,你会明白面对深邃的人生,永恒的岁月,要好好珍惜青春年华;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你会领悟时光瞬间带走容颜,人生七十古来稀,来匆匆去亦匆匆!
  诗词最绚丽的篇章,可以让你饱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烟水迷离、生机勃勃,让你领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雄奇、浩气充盈,让你感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绮丽壮美、豪情万丈,让你感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英雄落寞,天地苍茫。
  欣赏唐诗,你会领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韵。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固然使人类在自然面前倍感渺小和无奈,但却往往激发出生命的激情。你会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生命不会在平庸中延续,饱受了生活的艰辛和自然的考验,更加需要自强不息、执着不移的生命信念。你会发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自然法则。新陈代谢乃是尽人皆知的规律,深得生活三昧。
  走进诗词,你会向往“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那尽情享受独处的自由,你会憧憬“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宁静淡泊而富于幽雅的心境;你更会神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所体现的与世隔绝,俊杰孤高的人生境界。
  熟读唐宋诗词,我们能读到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不畏流俗的愤争以及远大的理想和志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大略;白居易“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乐观旷达的胸襟和高远的志向;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壮气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腔爱国情操……
  诗词境界,深含着世上最深奥的哲理,流露出人间最缠绵的思情,描绘了世间最绮丽的景观,渲染了人生最痛苦的别愁离恨……
  心境会在诗词的海洋中不断升华,思想会在诗词的宝库里潜移默化,精神会在诗词的岁月里渐渐质变,人生会在诗词的世界永恒闪亮。
其他文献
微风悄悄走近/靠近风铃/温柔的双唇还未落下/清脆的笑声便已响起  角落一隅,薇薇慵懒地枕着左臂,光着脚丫,窝在洒满阳光的摇椅里,满目的柔情都汇聚在指尖的易拉环上,恋爱的气息,不言而喻。  是的,薇薇戀爱了,所有的一切,在她眼里都带上了七彩的光辉。紫红的花,淡粉的墙,嫩黄的芽,浅绿的窗……所有被平日忙碌的她忽视的事情都开始变得美好。  就好比清晨恼人的麻雀的叽叽喳喳,如今已是悦耳的旋律;路上行色匆匆
期刊
陕北山村的建筑,有点像城市楼梯的样子,依山而起,层层推进,下层的顶,就是上层的院。那年秋天,领导叫我暂住在第二层某一领导的宿舍里,说等以后修好了北楼,再搬遷。  新的住处,也没有什么新的风景。过惯了山村单调的生活,内心也就无任何喧嚣。只引我注意的是,门前的那棵树,那棵连名字也不知道的树。偌大的院子里,独独一棵,树身皲裂,想必有一大把年纪了吧。人能探到的地方,到处是旧旧的伤痕,烂烂的痕口,常沁出淡淡
期刊
初秋,我站在淡阳巡检司的旧址上。午后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景色迷离。  淡阳,一个古老而偏僻的小山村。从县城出发,约二十公里,到百丈漈镇,再十多公里,到二源,再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开上十几分钟的路程才到目的地。前几年这里还是乡政府所在地(朱阳乡),后来撤乡归入二源鄉,后来又与二源一起并入百丈漈镇。再后来二源独立成镇,归属二源镇。但就是这个现在怎么看都显得平常的小山村,在明朝却是要塞重地:淡阳属
期刊
鹳雀楼下  黄河在走动,蒲津渡在看我漫游  一只蚂蚁由近而远,静静地  群山用目光追踪它的脚步  几片落叶在沉沉浮浮  我在一首诗的压迫下活着,从大唐  走到今天,黄河远去  鹳雀隐居在王官谷,瞪着司空图的眼睛  一千年来,楼不知塌了多少回  我却一直不敢说出自己姓名  怕当年写诗的那个人在楼上笑我  写诗多年,连自己的脚步都无法逾越  从鄚州开始  白洋淀,南方人的口中  很难准确地说出  这些
期刊
在天顶湖  天顶湖  多么像一个故乡  见到的水都是亲人  那么多怀抱  你一定不知道,这背后的风  无助得像个孩子  他拥抱不了我  找一个朝南的地方  背靠灵魂,晒晒太阳  让一切  都将在此得以延续  天如果黑了  就给远方的人写信:  叫他在芒种这天种下希望  布施温暖和爱  还有,记得浇水……  下坎  我爱的地方  稻谷晒在太阳上  竹床躺在月亮下  老井里弥漫着亲人味道  我爱的地方
期刊
有颗星球  在我出生前已经孤独地存在了亿万年  冷光闪烁  这颗星球  在我消亡之后  还要孤独地存在亿万年  冷光闪烁  茫茫的宇宙  星星间的距离要用光年来计算  心灵,比光年更辽寂的时空  一个人的日子  你在家吗  在家就好,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把自己锁在家里  一个人喝酒  偶尔看看新闻看看电视剧  睡意袭来  就把头埋在胸间  小睡片刻  梦里头  把种子撒向大地  把鸟儿放飞天空  
期刊
【原诗】  题《太公钓渭图》  明·刘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浮云看富贵,流水澹须眉。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赏析】  刘基诗文可以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一是元末以诗文明志的筹策龃龉、哀时愤世作品,常常是魁垒顿挫,令人偾张兴起,不能自已;二是入明后的平正作品,其感染力远不及入明之前的作品。五言律诗《题〈太公钓渭图〉》,就其内容和风格而言,均应该属于元末的以诗文
期刊
十三个海子  一个海子自杀了  两个海子被发现  三个海子去了法学院  四个海子开始写诗  五个海子读《亚洲铜》  六个海子在德令哈  七个海子坐在麦地  八个海子爱上黑夜  九个海子重新复活  十个海子步入春天  十一个海子流落街头  十二个海子悲痛世界  十三个海子集体自杀  解扣人  我海拔很低  但喜欢穿西服  喜欢不停重复一件事  将扣子解开然后扣上  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希望有一个姑
期刊
我相信,草木像人一样,有灵魂,也有喜怒哀乐。  芒草  芒草是一种遍生江南极为普通的野草,俗名芭茅。与荻、芦苇、白茅极为相似,芦苇以水为邻,而芒草却是深根于丘陵山峦,沟坎坡梁,悬崖石缝,随处可见。春也罢,秋也罢,它奔走于山地,张扬喧哗。尤到秋日,芒花如雪,秋风拂动,满目蒼茫。可声势再盛大,也改变不了卑微的命运。有时,卑微也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  看到芒草,常让我想起舅爷爷,似乎谈不上怀念,但念想
期刊
一百年前伊犁河左岸的这座小城被称作固图扎,由于被高大绵延的天山山脉所阻挡,小城十分闭塞。大街上最吸引人的交通工具是中世纪时代响着铃铛的六根棍马车,马车由三匹马拉着,也有一匹马拉车的。赶车的车夫坐在车辕上,嘴里大声吆喝着牲口,巨大的马车轱辘扬着尘土一路喧哗地跑过。马车上往往坐着戴面纱穿深色罩袍的女人,如果不是有特别的事情,平常她们基本不被允许外出。有钱的贵族老爷们骑着毛皮闪亮的高头大马,马鞍子上蒙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