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带状扁平苔藓1例报告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扁平苔藓(LP)在临床上可分为多种类型,但单侧带状扁平苔藓伴多种损害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4岁,因右侧躯体带状皮损8月就诊.患者8月前右手中指外伤,在其创面及四周逐渐发生粟粒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并不断向上、下发展,损害日趋严重,半年后发展到右侧头面、躯体及下肢多处部位,自觉剧痒,曾到几家医院按银屑病、湿疹皮炎给予治疗,效果不佳.
其他文献
瘰疬性苔藓是皮肤结核疹的一种[1],属少见的皮肤结核性反应,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道如下.
例1,男,60岁,农民.1974年6月因腰背部发现一块麻木性红斑及右腓总神经粗大,被诊为结核样型麻风.村外给予DDS单疗,1月后发生DDS综合征而改服麻风宁.
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是一组以皮肤或粘膜起疱并留下萎缩性疤痕为特征的遗传性皮肤病,可以由轻微机械性损伤引起或自动发生,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临床症状较重的
目的;以重组麻风杆菌α2融合蛋白为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即α2-ELISA。方法:用麻风病人和健康正常人的血清评价了α2-ELISA中有关试剂及最适浓度,其敏感性与PGL-1-ELISA进行了比较。结果:(1)挥发性缓冲液醋
本文就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工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防治重点 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病人散在发生,临床表现不很典型。近年来发现的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与皮肤高分化鳞癌在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方法:用脱氧核苷酰转移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检测了KA和wSCC的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研究技术研究了皮损部
1982年,时值我国对外开放的仞期,应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的邀请,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由马海德(卫生部顾问)、叶干运(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和苏俊瑞(广东省卫生厅慢性病
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临床并非罕见,但我们遇到1例患者,被误诊20年,经临床与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结核性静脉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因左下肢起红斑、结节20年,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