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长兴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在“导”字上下功夫,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推广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6S”(编者注:因前5个词的日文罗马标注发音和后1个词的英文都以“S”开头,所以简称“6S”)现场管理办法,依托“民族宗教界人士技能培训基地”等平台载体,高标准推进生态寺院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升华为行动自觉和责任担当,展示了长兴县宗教领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的良好形象,强化了宗教活动场所规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长兴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在“导”字上下功夫,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积极推广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6S”(编者注:因前5个词的日文罗马标注发音和后1个词的英文都以“S”开头,所以简称“6S”)现场管理办法,依托“民族宗教界人士技能培训基地”等平台载体,高标准推进生态寺院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升华为行动自觉和责任担当,展示了长兴县宗教领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的良好形象,强化了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为进一步推进宗教中国化和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贡献长兴智慧、提供长兴样板.
其他文献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是新时代做好宗教工作的根本途径.而以立法方式理顺各方对宗教财产的权属关系是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的关键环节.因此,以《民法典》所构建的财产权利体系为基准,构建完善的宗教财产权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在《民法典》时代,我国宗教财产权制度体系必须以《民法典》民事财产权体系为基本依据,在紧扣宗教财产特性以及财产权动态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全面构建.
历史上开展的“以儒诠经”活动,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中产生了积极作用.总结历史经验,深入探索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承东启西、联疆络藏,是多元文明的交汇之地,更是稳藏固疆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做好青海的宗教工作事关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人民幸福.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宗教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坚持宗教中国化为方向,全面贯彻落实
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核心理念,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六章第二十三条规定“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这一条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导”的思想,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羌姆概说rn“羌姆”又名“金刚舞”,是在藏传佛教寺院祭祀性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艺术.学者通常认为,羌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中叶西藏桑耶寺落成之时演出的镇魔酬神、驱鬼辟邪的乐舞.此后经过代代传承,羌姆的内容逐步丰富,艺术形式进一步规范,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乐舞.羌姆被藏传佛教各个教派所采用,形成不同的流派,并且逐渐在很多地区流传.
一、 “佛道合碑”——特殊形式的北朝造像碑rn作为中国古代宗教雕刻的形式,造像碑是在整块石碑的一面或多面开龛,用浮雕、线刻的形式造像,通常还铭刻发愿文,记录造像缘由、造像者的信息等,用以还愿或施功德.据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前赵光初五年(322)即有佛图澄造释迦像碑,这是造像碑见于著录的年代最早的一例.造像碑盛行于北朝时期(386-581),唐代时已经少有制作.rn造像碑的题材和造型风格近似于同时期的石窟寺艺术.不过,由于雕刻在碑石上面,形体较小,因此大多是高浮雕作品,雕刻十分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讲话中的核心并被反复提倡的理念,也是基于理论抽象出来且包含了该理论精髓的理性观念,具有系统性、全域性、长远性的特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全民动员投入、全面发动践行.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也同样需要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做好新时代的宗教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宗教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和节日庆典中所使用的音乐.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用于赞颂佛菩萨的音乐赞呗,又称“梵呗”.rn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其音乐形式也随之传入.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宝库的一朵奇葩.
一、明清时期经堂歌的由来rn经堂歌始于明代中期,是当时的中国穆斯林学者针对“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泽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的状况,采用“伊儒会通”的方式,将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相融合,创作出的一种“俗言浅义兼白话,愚夫幼蒙易通达”(清·李复真:《穆民劝善歌》)的民间歌谣.rn经堂歌是伴随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儒诠经”活动的开展而逐渐形成的.当时的中国穆斯林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是宋明理学)大量吸收与改造了各家概念,以汉文译著伊斯兰教经籍,把伊斯兰教信仰与儒家纲常伦理相融合,最终实现“
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rn“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即祭祀时洁整身心的行为,如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等,以示祭者庄诚.道教沿袭了传统的斋俗,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洁身,谓之“修斋”.南北朝时道教更加重视修斋,并制定了一整套斋法、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