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10月16-17日,第24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新时代需要新史学,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来自全国5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杂志社及出版社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讨会以“百年以来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为主题,在大会主题发言之外,还以分论坛形式进行深入研讨.分论坛主要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四个方面议题展开.研讨会学术互动频繁、气氛热烈,为探索新时代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共谱新篇章,共倡新征程.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简称“盐小”)以国家课程为基础,通过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超学科融合等方式开展红色基因教育,利用红色教育体验馆发挥红色基因的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古埃及文明曾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异彩,但在公元七世纪中期以后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本是历史事实,但由于学界对文明、文化、文明起源与消亡等问题的判断标准不一,学者们提出了有关古埃及文明消亡的不同见解.史学研究应坚持理论标准的前后统一.统一国家、文字体系、文化认同是古埃及文明形成的标准,也是古埃及三千多年文明史上的重要因素.三者的消失意味着古埃及文明的终结.生产力停滞不前及其导致的综合国力式微,长达千年之久的外族统治,古埃及文字、信仰及实践缺乏社会基础,共同促使古埃及文明走向消亡.
在社会史论战影响下,傅衣凌确立了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基本问题意识.此后十余年,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始终是傅衣凌分析中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工具,但他不再像社会史论战者那样“为公式牺牲材料”,而是开始尝试处理规律的普遍性与中国历史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不再“把方法当结论”,用理论方法来代替历史研究,而是将宏大的理论问题具体化,通过具体、细化的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的真确与否.傅衣凌的这些特点,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整体性转变.
世界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图景表明,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表现.在当代,获取经济收益、增进国际关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的工具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和教育对外开放新阶段的背景下,我国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跨境高等教育发展价值的科学认识,积极推动我国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由输入为主向“输入+输出”并举模式转型;建立并完善我国跨境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跨境高等教育治理;进一步扫清我国跨境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法律法规障碍,
20世纪初,随着朝鲜汉籍陆续进入中国学术视野,中韩史学比较研究陆续展开,孟森、吴晗等史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49年到1992年中韩建交前,中国大陆学界对韩国史学的关注较少,中国台湾出版了一批韩国史学史研究成果,延续和拓展了相关领域.1992年中韩建交对于中国韩国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韩国史学史、中韩史学交流与比较等领域都有一批学术成果问世.回顾百余年来韩国史学史研究的历程,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呈现如下特点:论文较多,专著较少;专题性、叙述性的评介较多,全面系统的论述较少;对韩国汉文史籍的关注较多,
晚清之季,导治淮河的声音初现.曾国藩、马新贻、左宗棠、刘坤一等人相继筹办,张謇倡议尤力,但皆以修复淮河下游为重心,淮河中游皖北的水利建设未受重视.逮至民国,淮河导治进一步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成为当时热门的时政话题,一时间各种导淮方案迭出,在此过程中安徽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京国民政府为图全面治淮,设立导淮委员会,制定工程计划,开展水利建设,下游江苏渐成规模,中游安徽亦有进展.然而受诸多条件限制,民国导淮之念想终未实现.
珍藏于四川省档案馆特藏室的会师大会签名旗,承载着解放四川波澜壮阔的历史印痕中一段独特记忆.1950年1月3日,在成都市商业街励志社大礼堂(今中共四川省委机关内礼堂),解放军第十八兵团党员干部与四川地下党组织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胜利会师大会,川西北军政委员会主任贺龙出席并讲话,会后与地下党同志一起痛饮“团结酒”.
期刊
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沿河沿江布局人口、产业和国家城市是古往今来生产力优化布局的重要选择,世界各国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地区大多布局在江河流域.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流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流域产业和城镇布局、流域保护与开发等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流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新见冯勖履历,乃考证冯梦龙家世重要发现.考辨文献资料,探讨《古今谭概》书名、《情史》编者及两部书之编刊时间,认为《古今谭概》为题刻印在先,《古今笑》易名重版在后,《古今谭概》纂辑成书的时间不会早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情史》乃冯梦龙辑评,亦毋庸置疑,其成书当在天启三年宋存标《情种》辑刊之后至《古今小说》编辑成书之前,即约在天启三、四年之间.
“历史记忆”“历史-记忆”“历史与记忆”以及“记忆史”等概念或议题看似相近,实则有着不同的意涵.“历史记忆”最初是莫里斯·阿布瓦赫在《集体记忆》中提到的概念,意在强调历史带有记忆的性质.随着后人对此术语的发展,“历史记忆”的含义被拓宽为“人们对过去的记忆与表述”.“历史-记忆”是皮埃尔·诺拉提出的术语,用于指称现代之前“历史与记忆”的联合体.“历史与记忆”是西方历史学家辩证地看待历史与记忆之间关系时所讨论的核心议题.面对记忆研究的挑战,西方历史学家之所以讨论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其目的 是为历史学正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