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文化世界里的星辰,古诗词是精神家园中的太阳,古诗词是语言大地上的高山。在中国人的眼中,古诗词永远是那么的熠熠生辉,人生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有智慧的人会从诗词中寻找答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古诗词教学变成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鉴于古诗词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探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古诗词
古诗词是千年智慧的凝结,古诗词是高贵品质的聚集地。毋庸置疑,学习古诗词,人类可以获得文化智慧和人生智慧的双提升。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工作。然而,让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和经历了几十年人生风霜的贤士进行灵魂沟通未免有些困难,且不说贤士的精神境界体会如何,语言这一关就很难过。小学生识字少,语言功底不深,阅读简洁、凝练的诗词语言难免会出现思维空白,语言不理解,内容、意境和精神品质的理解更是妄谈。那么,如何打破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微课等媒介手段应用到传统教育当中,打开了教育创新的大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一些难以体会、感知的抽象语言、知识内容被加工成了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知识形式。故而,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填补古人和今人沟通的鸿沟,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古诗词,提高古诗词教学品质。
一、网络资源支撑诗词内容
小时候阅读古诗词时,诗词到底在说什么,相信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只是单纯地记忆、背诵以应付考试。随着考试的通过,背诵过的古诗词也消失在了记忆的海洋中,那么学习古诗词还有什么意义呢?是的,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多数在做无用功。随着新课程改革,古诗词教学不能再走老路,教师必须让学生理解、明白诗词内容。那么该如何做呢?教师可以调用一些网络资源,比如,与诗词有关的故事、作者经历等,帮助学生丰富对诗词的认识,从而理解诗词内容。
以《宿建德州》的教学为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到底在说什么?依靠仅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是读不出来的。为此,我融入了一些网络资源,通过一些学习资料来填补学生认知空缺,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感悟诗词内容。比如,搜索古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孟浩然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此诗;又比如,搜集诗中字眼解读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烟渚”、“旷”、“天低树”等字、词的丰富内涵。通过一些网络资料的辅助,学生自主加工知识,真正掌握了诗词内容。所以,适当提供一些网络资源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二、直观画面诠释诗词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深刻性,尤其是智慧价值颇高的古诗词,它的语言更加深奥、难懂,一个词背后往往牵扯着国家大义和人生志向。因而,就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而言,语言的教学应该遵循删繁就简原则,意思是:教师要将语言转化成生动的、浅显的画面语言,让学生直观体验、理解记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强化对古诗词语言的感觉,最终达到不依赖外界力量就能深刻认识诗词语言、解读诗词的教学效果。
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为例,这是一首语言量比较大的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了减轻学生的诗词学习压力,趣味学习并学懂语言,我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诗词语言诠释画面,比如,“白雨跳珠乱入船”,配合语言,学生可以看到一幅画面:大雨倾盆而下,激起的水花就像白色的珍珠破碎在地,飞溅到船上。而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学生就不会产生“什么是白雨”、“什么是跳珠”的疑惑,轻松理解了语言,提高了诗词学习效率。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些直观画面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三、主题微课感知诗词意境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诗人非常重视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传递的情感。同样,古诗词意境也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部分,做好意境教学工作,古诗词教学质量将大幅提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知、理解诗词意境呢?古诗词的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与意象、意境有关的主题微课,用“视频+主题”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克服意境学习困难,从而整体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为例,以诗词中的意象为线索,我组织了以感知、理解意境为目的的主题微课,促使学生丰富对于诗词意象、意境的认知,从而提高诗词理解能力。比如,“蝉”为主题的微课:首先,用动画的形式介绍古人加诸在“蝉”身上的意志和情感;其次,用一些相关诗句的具体画面营造出蝉所表达的意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经过鹊、蝉、稻花、雨等意象的主题微课学习,学生对于意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诗词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准确而深刻。因而,主题微课可以提高诗词教学有效性。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词教学的渠道、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了。教师应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诗词,从而提高古詩词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赤子,2017,(10):251.
[2]安三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文信息,2017,(5):173.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古诗词
古诗词是千年智慧的凝结,古诗词是高贵品质的聚集地。毋庸置疑,学习古诗词,人类可以获得文化智慧和人生智慧的双提升。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工作。然而,让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和经历了几十年人生风霜的贤士进行灵魂沟通未免有些困难,且不说贤士的精神境界体会如何,语言这一关就很难过。小学生识字少,语言功底不深,阅读简洁、凝练的诗词语言难免会出现思维空白,语言不理解,内容、意境和精神品质的理解更是妄谈。那么,如何打破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微课等媒介手段应用到传统教育当中,打开了教育创新的大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一些难以体会、感知的抽象语言、知识内容被加工成了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知识形式。故而,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填补古人和今人沟通的鸿沟,引导学生体验理解古诗词,提高古诗词教学品质。
一、网络资源支撑诗词内容
小时候阅读古诗词时,诗词到底在说什么,相信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只是单纯地记忆、背诵以应付考试。随着考试的通过,背诵过的古诗词也消失在了记忆的海洋中,那么学习古诗词还有什么意义呢?是的,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多数在做无用功。随着新课程改革,古诗词教学不能再走老路,教师必须让学生理解、明白诗词内容。那么该如何做呢?教师可以调用一些网络资源,比如,与诗词有关的故事、作者经历等,帮助学生丰富对诗词的认识,从而理解诗词内容。
以《宿建德州》的教学为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到底在说什么?依靠仅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是读不出来的。为此,我融入了一些网络资源,通过一些学习资料来填补学生认知空缺,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感悟诗词内容。比如,搜索古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孟浩然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此诗;又比如,搜集诗中字眼解读的资料,让学生了解“烟渚”、“旷”、“天低树”等字、词的丰富内涵。通过一些网络资料的辅助,学生自主加工知识,真正掌握了诗词内容。所以,适当提供一些网络资源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二、直观画面诠释诗词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深刻性,尤其是智慧价值颇高的古诗词,它的语言更加深奥、难懂,一个词背后往往牵扯着国家大义和人生志向。因而,就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而言,语言的教学应该遵循删繁就简原则,意思是:教师要将语言转化成生动的、浅显的画面语言,让学生直观体验、理解记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强化对古诗词语言的感觉,最终达到不依赖外界力量就能深刻认识诗词语言、解读诗词的教学效果。
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教学为例,这是一首语言量比较大的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了减轻学生的诗词学习压力,趣味学习并学懂语言,我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诗词语言诠释画面,比如,“白雨跳珠乱入船”,配合语言,学生可以看到一幅画面:大雨倾盆而下,激起的水花就像白色的珍珠破碎在地,飞溅到船上。而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学生就不会产生“什么是白雨”、“什么是跳珠”的疑惑,轻松理解了语言,提高了诗词学习效率。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一些直观画面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三、主题微课感知诗词意境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诗人非常重视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传递的情感。同样,古诗词意境也是小学生最难以理解的部分,做好意境教学工作,古诗词教学质量将大幅提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知、理解诗词意境呢?古诗词的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与意象、意境有关的主题微课,用“视频+主题”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克服意境学习困难,从而整体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为例,以诗词中的意象为线索,我组织了以感知、理解意境为目的的主题微课,促使学生丰富对于诗词意象、意境的认知,从而提高诗词理解能力。比如,“蝉”为主题的微课:首先,用动画的形式介绍古人加诸在“蝉”身上的意志和情感;其次,用一些相关诗句的具体画面营造出蝉所表达的意境,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经过鹊、蝉、稻花、雨等意象的主题微课学习,学生对于意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诗词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准确而深刻。因而,主题微课可以提高诗词教学有效性。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古诗词教学的渠道、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了。教师应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诗词,从而提高古詩词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荣.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赤子,2017,(10):251.
[2]安三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文信息,2017,(5):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