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育人功能的缺失与改进策略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潍坊市思想品德课教学状况的调查表明,当前教师的教育理念仍比较落后,“用教材教”的能力不足,考试评价方式阻碍新课程理念的实施等原因,导致思想品德课育人功能的缺失。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改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模式和考试评价方式,建立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有助于促进“育人为本”课程本质的回归。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育人功能;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1-0049-03
  
  近期,山东省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时一个多月时间,对潍坊市区12所学校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主要采用听课、学生问卷、访谈和教师座谈等方式。听课共计62节,发放学生问卷1597人次,访谈学生222人次,座谈教师116人次。
  调查显示,1381名学生把思想品德课定为“最不感兴趣”的学科;其中,98.4%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是“要机械记忆的东西太多”。此次调研表明,新课程理念的推行力度不足,思想品德课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一、调研情况分析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仍然比较落后
  调查中,约72.8%的老师表示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不敢放手让学生感悟体验,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分析研讨。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视不足,仍多以说教为主,致使思想品德课异化为一门纯知识传授的学科。这说明部分教师仍未能按照新课程理念实施思想品德课教学,教育理念有待改进和提升。
  (二)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材难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政策,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选择、补充和调整,使之更加适合学生实际,更好地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不能将鲜活的事例、学生存在的困惑、学生所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引入课堂,未能把“生活主题”看作一个整体来统筹教学,导致育人体系被肢解。有些教师喜欢在一些知识性的问题上纠缠,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有些教师害怕直面问题,不敢、不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毋庸讳言,当前社会中的确存在与教材上的规范、观点不相符甚至相悖的现象,对此,有些老师刻意回避,不能运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剖析根源,引领学生展望未来。
  (三)考试评价方式亟待改进
  调研中,几乎每位老师都反复谈到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影响。事实证明,现行的考试评价方式是导致老师们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探索体验的最重要原因。
  1.考试评价方式单一。对思想品德课的考试评价仍然采用单一的纸笔测试方式,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未能纳入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以知识考察为主,必然导致教师更加注重知识教学。
  2.评卷方式刻板。尽管教师在阅卷时都强调“采意给分”,但实际操作中很难落实到位,仍以采点计分为主。这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习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试题质量不高。我们从随机抽取的6份单元测试卷中发现了六个普遍性的问题:一是直问直答,没有情境铺垫,干巴巴地复述教材。二是“两张皮”,设问和材料相脱节,不能做到答案从材料中来,不是在解决具体的情境问题。三是设问的切口过大或过小,或为了所谓的开放性,漫天发问,让学生不知所云;或为了所谓的具体化,钻牛角尖,考查生僻的知识,让学生不知就里。四是情境假、大、空,不能结合学生身边的、鲜活的事例进行考查,无法实现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与践行。五是采点不采意,参考答案与具体材料无法结合起来,只是简单考查教材中的知识点。六是脱离学生实际,为考试而考试,体现不出德育功能,无法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二、改进策略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大教育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教研工作中应深入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思想品德课是以践行为价值追求的学科,教师要真正站在育人为本的高度上来梳理教学思路,通过教学较好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制约自我发展的疑难和困惑,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用、有效,努力实现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动情、明理、导行,成长为一名具有积极生活态度、良好心理品质、健全法律意识、敢于承担责任、幸福阳光的社会公民。
  (二)改变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模式
  1.整合课程资源,拓展育人渠道
  整合学校资源。提倡学校试行思想品德课教研组与德育处联合办公,把品德课育人与团队活动结合起来;实行“双导师制”,让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或兼任班主任,参与主题班会,将学科教学和德育管理结合起来;整合综合实践课,把行为养成的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把两种课程结合起来;借鉴国外公民养成教育的做法,把教材整合为几个生活主题,按照“解释自己的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案-我的行动计划”这一程式开展研究活动。
  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身教胜于言教。建议学校充分利用“亲子共成长”“家长学校”等平台,教给家长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做孩子的道德导师。
  开发社会育人资源。整合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名家、义工组织等资源,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每学期开展1至2次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服务他人。
  2.整合教材资源,提升“用教材教”的能力
  “用教材教”一直是新课程的追求,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综合性以及教育对象的个性化特点更是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整合教材、改造教材,实现教材的生本化,提高教师“用教材教”的能力。
  整合教材资源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整合教材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四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这四种“武器”为解决学生的困惑服务;二是扬弃地使用教材中的案例资源,把人的自身发展、自然界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我们的大教材,从中寻找贴近学生的人、事、物进行改造加工,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思考、讨论。鲜活的案例,能很好地增强观点、规范、原理的可信度,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三是整合篇章结构,不单纯地以框题作为教学单位,人为地割裂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而是把每个生活主题看作一个完整的教学单位,淡化知识教学,侧重问题解决,实现整体推进。
  3.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四个充满”
  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着重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倡导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着力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加强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搞好主题探究活动等。在此基础上,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观点、充满智慧、充满文化、充满民主和尊重。
  4.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实现智慧共享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因此,要积极倡导教师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合作小组建设,细化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在互助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讨论,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归纳,学会批判。
  (三)改革考试与评价方式
  1.改革评价结构。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把行为测评纳入考查范畴。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试行学生行为测评占分值的50%。学生行为测评每学期可以进行两次,具体做法是: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据此研制“学生思想行为测评表”,组织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社区工作者等进行多元评价,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弥补单纯纸笔测试不能全面衡量品德养成的不足。整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思想品德课部分的细目要求与培养目标,使思想品德课的行为考查得以量化,纳入中考,作为录取的依据之一。只有实现这样的评价方式的改革,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回归到育人的道路上来。
  2.调整命题形式。调整主客观题的比重,落实能力立意。适当加大主观题比重,通过创设新情景、新材料,考查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客观题的质量,试题内容力求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用开放性、探究性的设问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状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尽力扭转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就能得高分的状况。
  3.落实“采意给分”原则。对于客观性试题,允许、尊重考生有切合题意的自由发挥和多角度的思维,对确有创见和特别优秀的答案可从优给分。评卷时要把采意评分和采点评分有机结合,以采意评分为主,不追求措辞的完全一致,只要答题方向、观点正确即可。重点培育和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对较为复杂的主观题,建议在试批的基础上,实行2人独立评分,再取平均分的办法评分。
  4.加强日常考试管理。取消一些学校存在的月考,消除老师为了日常考试评价而不得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顾虑,用考试评价引导教师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
  (四)建立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1.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试点研究
  先在部分学校开展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课堂教学、命题考试、行为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探索思想品德课育人为本的高效教学模式。建立区域内集体备课制度,以实验学校为龙头,组建虚拟课改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对各年级教材进行集体研究,形成活动式教案,集结成册,供老师们参考使用。积极开展听课评课和其他经常性的活动,并及时指导、总结经验,不断深化研究。
  2.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素质
  一是定期开展活动,召开教师培训会、经验交流会、观摩会等,提高教师认识,训练基本育人技能,交流评价与考试的经验;举行课改优质课、论文、优质教案评选等活动;举办教师、学科、学校层面的课改经验论坛;征集课改“金点子”等。二是外出学习,借鉴交流,以开阔眼界,取长补短。三是课题引领,开展育人为本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育人研究,并分解为若干个子课题,让具有研究型特长的教师参与,用科学的方法总结育人规律。
  
  (作者单位: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潍坊中学 潍坊广文中学
  山东潍坊 26104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发展呼唤关爱道德,教育就应该把以关爱为核心的道德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针对如何培养关爱,本研究提出:德育过程要关注关系;关爱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责任教育;教育行为要具有关爱性;把情感因素置于关爱德育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道德关爱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04-0009-03    基于公正和权利的道德主要解决人们之间如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教师教学指明了培养学生的方向。教师在这一背景下实施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语言,需要学生拥有听、说、读、写等能力,核心素养的加入,能够加快学生提升能力的步伐。本文在实践探索中,剖析了学生的不足,了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利用对话交流平台、分析阅读内容、信息技术、自主实践、学生评价等,以期影响和教育学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中山市石岐区保留了珍贵的山地地貌,其东部的莲峰山是石岐人重阳登高的好去处。中山市厚兴郑伟权学校就坐落在绿树环抱的莲峰山上,也因此,素有厚兴“布达拉宫”之美誉:每天,家长沿着蜿蜒向上的山势,将孩子送到校门口;师生则要继续拾级而上,方能走进校园、走进课室,开始一天鲜活、沸腾的校园生活。学校创办于1988年,由旅港乡亲郑伟权等华侨因“存孝道、念亲恩”而捐资兴建,郑伟权先生家族的仁孝遗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新的课程标准无一例外地强调:用具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理论对学生做出真实、公正、可信、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提升德行素养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石礁中心小学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把开展“好习惯连锁超市”作为新的德育评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温州:教育局明令学校与家委会“两个不允许”  近日,网上爆出温州“天价班会费”。温州市某小学一年级某班开学第一个月,家长委员会首批开支27项名目的“班会费”高达上万元,其中有请钟点工进教室打扫卫生150元,教师节送鲜花1470元,教室添置高档学生连体橱柜3680元等。温州市教育局认为,“家委会”如此“能干”带来三个问题:一是造成攀比风;二是造成家委会与学校的职责混淆,学校一方责任缺失,将一些职责移
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个范例、一个话题、一个提示,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能够理解的生活作为教学的起点,它期待着教师的再创造。因此,教学中除了有效运用和整合教材的信息资源外,教师不妨选择相关拓展信息。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拓展相关的信息。个人认为,选择品德课堂拓展信息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宜形象,不宜抽象    品德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师生喜爱。但实际教学中
今年3月,2011年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与老师们见面了。作为“品社”课程标准的修订者之一,我愿意和老师们分享这一课改成果,也有义务向老师们传递修订组的声音。  本文择要说一说课标的修订背景、修订原则、修订内容,以及在实施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等。  一、“品社”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2001年推出的新课标为“实验稿”。“实验稿”虽然不是试水,但毕竟不是“正式稿”。“实验”二字,有审慎推进的意思,
声音    高锟: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最重要    《新民晚报》2009年12月16日载文《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最重要》。文中引述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高锟给母校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学校的学习生活极具启发性,在老师的爱护里,学生自由发展选择学习的机会,不知不觉培养出独立的性格。”    李虹:无挫折不生活家长老师不要越俎代庖    2009年12月22日,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使人仿佛听到十里之外的蛙声一片,创造出了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此画所讲究的那种“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也铸就了中国画中“留白”的经典。其实,像这样的“留白”在其他的艺术领域也不少,如文学中的“白描”,音乐中的“休止符”,戏曲中“虚拟说”等,都因为各自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成就了千古传诵的经典,令人回味无穷。  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由此我想到了自己
教学目标  1.从父母的关爱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不同形式的爱。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疼爱之情,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3.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教学准备  1.CAI课件,板贴材料,音乐《游子吟》《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小诗《同样的爱》《家》《港湾》《母亲颂》等。  2.搜集制作《温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