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guangyi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学生、课堂,是教学活动构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各自特有的功效和作用。其中,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双边互动的重要载体,是师生双向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开展形式。同时,课堂也是学生个体有效获取知识、积极锻炼能力和提高学习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未能很好地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有效定位,未能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进行有效地“统一”,导致教师上课时循规蹈矩,“说的说,听的听”,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对教材的整合与分析,忽视了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导致“教”与“学”不合拍,造成课堂教学低效。这些问题或现象的存在,成为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课程改革对构建高效课堂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关注”“四个为主”的要求,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的转变和学生学的转变,关注教材、关注差异、关注评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探究为主旨。
  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之一,既承担着知识内涵、内容要义的传授,又担负着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任务。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内涵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提出教师应将能力培养渗透贯穿在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未能很好地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边关系,造成“知识素养”与“能力培养”二者之间的“脱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时,要做到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将能力培养锻炼融汇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内涵传授渗透到能力锻炼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识素养”与“能力提升”共同进步。
  二、主导作用和主体特性的统一
  教师、学生,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构件,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接受者,二者分别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和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展现,内在学习潜能受到压制,出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要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实时性的科学引导和技能培养;同时,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探索者,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人,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师生有效互动的活动中自主地学习。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特性得到展现。
  如在“如图所示,已知AB=CD,△PAB的面积与△PCD的面积相等。试说明:OP平分∠AOD”的问题案例教学,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凸显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单向性的教学模式,进行问题条件、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的“单板”讲解和传授,导致学生未能获得自主思考、分析、探究的活动空间。因此,在上述问题教学中,教师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模式,先让学生根据该问题的条件及解题要求,开展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条件。学生在探析活动中,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三角形性质”的问题案例,思考时需要抓住“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一知识进行解答。此时,学生对如何证明“OP平分∠AOD”,出现了“卡壳”,这时,教师发挥自身引导者和指导者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再次进行问题条件的分析活动,找出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逐步认识到解答该问题要求添加辅助线:过点P作PM⊥AB,垂足为M,作PN⊥CD,垂足为N,完成解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特性都得到了锻炼和展现,充分展示了教学活动的互动、双边特性。
  三、解决问题与数学思想的统一
  提出质疑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培养和树立学生良好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是为了不教”,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也是高效数学课堂构建的宗旨。因此,在提出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思想策略的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之一,借助问题案例这一载体,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数学思想,实现学生解题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如在二次函数的阶段性教学活动中,由于二次函数章节问题解答中运用的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运动变化、化归转化等方面的数学思想解题策略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借用历年来关于二次函数的中考模拟试题,将它们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开展此方面的问题案例解答活动,逐渐锻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水平,树立较为完善的数学解题思想策略。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初中数学教师要紧扣新课标目标,勤于思考、紧扣要素、创新教学、探索实践,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贡献才智。
其他文献
由于应用题阅读信息量大,很多学生看见应用题就有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是对于等量关系的寻找有困难,尤其是当题目中条件比较多时。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我们可以请表格来帮忙。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利用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一般题目中会有两个相等关系,这时要根据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表示另一个未知数。而另一个相等关系则用来列方程。  四、列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题4 (2012·
期刊
合作学习也可以称之为小组学习,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最佳水平发挥出来,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取长补短。虽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遗忘教学的瑕疵所在,只有消除瑕疵,走出教学改革死胡同,才能让合作碰撞擦出智慧火花。  一、努力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与技巧  现代化社会是科技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成败在于人们的合作如何。作为一种比知识更加重要的能力,合作能够
期刊
一、九九归一法能让新题用旧知  近期一次听课学习中,老师课上的例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连结AC,点E为正方形ABCD内部的一点且△ABE是等边三角形,你是否可以在对角线AC上找一点P,使PD+PE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可以说这位学生的解题过程是非常的严谨,班级中的绝大部分同学也能听懂他的解题思路。但实际上有一小部分同学对于这位同学为什么要把点D转移到点C本身就存大很大的困惑。
期刊
初等数学中,方程的解法是贯穿整个课程始终的关键,基本思路就是通过方程的变换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结合问题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的解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程变换方式,需要我们在练习中认真感悟与体会。  按照解方程的一般思路,我们可以将方程尽量化简为更加简单的形式,有助于我们做题。例如在实际的解题中,我们可以将无理方程化解为有理式方程,将分式方程转化
期刊
问题(这里主要指初中阶段的例题、习题等练习型的数学题)是数学精神、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数学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的具体体现,因此解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 数学解题的重要性正如G·波利亚所说:“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然而,解题研究在教学一线却存在着不少现实的困境。  一、数学解题研究的现状  笔者的同事一般不重视解题,遇到难一点的题目看看答案就解决了,在批改试卷的时候,遇
期刊
当前,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往往按照中考评价作文的标准进行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种重写法,轻过程,缺情感的“新八股”作文教学方法,已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让生活经验还不很丰富的中学生苦不堪言,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语言贫乏、素材雷同、情感淡漠。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让初中
期刊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通常局限于课堂这一狭隘的空间,而课外诸多优质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就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资源整合研究,尤其要对课外活动空间与资源进行有效发掘,使其更加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素养的发展。  一、以第二课堂为抓手,开展课堂学习延伸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内的教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任
期刊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之间的差异,许多中学生认为文言文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而且中考必考一道课内文言文阅读题。“考试说明”对“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作的具体阐释为: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能够正确把握文章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够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但对初中生来说,做到这些也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不难发现,某些课堂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反思一,课堂教学是否是和谐、融洽  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发展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不在“语言”
期刊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认为最完美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流畅的教学流程、顺利的师生活动、紧密衔接的教学设计。如果在某一环节学生出现了“卡壳”或“错误”,这样的课堂教学还完美吗?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呢?笔者现从界定学生错误以及处理学生错误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学生错误的内核界定  什么是错误?《辞海》对“错误”的定义是“不正确”。在哲学层面上,“错误”是指主观与客观“不符合”。本文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