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居于农业生产链条的最上端,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粮食生产的最初源头就是把住种子质量关。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种子商户却利用种种漏洞,以此牟利。叶县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把媒体报道中,一些地方因使用假种子导致减产、绝收的新闻事件,作为反面教材,下定决心努力搞好2010年种子执法年活动,坚决打击种子行业制假贩假,杜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让叶县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叶县种子管理站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加强了全站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他们制订了约束机制,加强了机关管理制度,确保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的落实。种子管理站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种子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广大执法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执法程序查处一些违法行为,加大了市场查处的力度。
叶县种子管理站重视人员的培养及队伍建设。该站有执法人员23名,都取得了省行政执法证件。为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该站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明执法,还经常向有关单位和经营户征求意见,以改进工作。同时要求大家注意办案程序,规范执法文书,做到书写规范,运用法律条款准确,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注重宣传,建设种子产业队伍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农业生产的增产作用也越来越大。对种子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守法、诚信,关系到农业用种安全系数的高低。所以,不断强化对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守法规、懂技术、讲诚信的种子经营服务队伍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农业生产安全用种的需要,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叶县种子管理站采取了多种方式,如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报纸、网络、发放宣传材料、上门释法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种子执法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效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使广大群众头脑中牢牢树立起种子质量重如山的观念。针对新的种子经营户,县种子管理站采取增加其学习次数,上门为其服务,宣传《种子法》及配套法规、本年度种子市场管理办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措施。增强了新种子经营户的法律意识,现已发放学习资料1万份、宣传材料2万份、举办广播电视讲座3次,取得了显著效果。
搞好管理,规范种子市场
随着种子市场国际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种子品种多样化、种子来源复杂化和市场竞争加剧化进程的加快,种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下转第58页)(上接第39页)亟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针对这种状况,县种子管理站组织精干人员,采取得力措施,对全县种子经营者进行逐门店、逐品种检查,以种子标签备案情况、种子经营档案是否齐全、委托书是否审定为检查内容,以游商小贩、制假售假为打击重点。在全县开展了种子市场大检查,杜绝假冒、贴标、劣质、散种等种子在市场上流通。并对经县认证的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核查,对不达标的企业予以淘汰,对达标企业予以扶持。特别是在种子销售旺季,种子管理站增加车辆、人员,进行不定时的反复检查,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检查种子门店500余家,抽取种子样品60份,整顿不规范门店10家,查处违法案件1起,没收假劣种子0.5万斤。
另外,叶县种子管理站还开展了“守法、诚信”经营评比活动,对符合条件者颁以“种子质量信得过”牌匾,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种子管理站还设立了假劣种子举报电话,鼓励广大消费者举报假劣种子。管理站一旦收到举报电话,便立即受理,实施查处,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上述措施的实施,打击了销售假冒伪劣种子不法行为,规范了种子经营市场,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检验规范,保障补贴供种质量
叶县土壤肥沃,是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繁育品种主要有豫麦49-198、温麦19、豫麦57,通过田间检验,合格率100%。即使外调的麦种也经过多次检验,确保了种子质量的高标准。
国家实施良种补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为全省农民提供好种子。为此,县种子管理站对种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实行层层把关,通过田间检验、区分品种产地、批次抽样化验等手段,确保了供种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现在发放到农民手里的麦种,都是质量较高的优质品种,将来产量也会很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经过叶县种子管理站的不懈努力,全县种子生产经营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监管,无证无照种子生产经营户得到清除,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打击,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种子委托经营手续、种子包装标识等得到依法规范,种子销售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坑农害农案件和种子质量纠纷事件大幅度下降。这些措施实施,既保证了种子市场的良性发展,又保证了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也为促进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叶县种子管理站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加强了全站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为了保证学习质量,他们制订了约束机制,加强了机关管理制度,确保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的落实。种子管理站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种子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广大执法人员都能严格按照执法程序查处一些违法行为,加大了市场查处的力度。
叶县种子管理站重视人员的培养及队伍建设。该站有执法人员23名,都取得了省行政执法证件。为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该站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明执法,还经常向有关单位和经营户征求意见,以改进工作。同时要求大家注意办案程序,规范执法文书,做到书写规范,运用法律条款准确,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注重宣传,建设种子产业队伍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农业生产的增产作用也越来越大。对种子经营者应当具备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管理能力、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守法、诚信,关系到农业用种安全系数的高低。所以,不断强化对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守法规、懂技术、讲诚信的种子经营服务队伍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农业生产安全用种的需要,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叶县种子管理站采取了多种方式,如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车、报纸、网络、发放宣传材料、上门释法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种子执法年活动的重大意义、先进经验和工作成效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使广大群众头脑中牢牢树立起种子质量重如山的观念。针对新的种子经营户,县种子管理站采取增加其学习次数,上门为其服务,宣传《种子法》及配套法规、本年度种子市场管理办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措施。增强了新种子经营户的法律意识,现已发放学习资料1万份、宣传材料2万份、举办广播电视讲座3次,取得了显著效果。
搞好管理,规范种子市场
随着种子市场国际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种子品种多样化、种子来源复杂化和市场竞争加剧化进程的加快,种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下转第58页)(上接第39页)亟待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针对这种状况,县种子管理站组织精干人员,采取得力措施,对全县种子经营者进行逐门店、逐品种检查,以种子标签备案情况、种子经营档案是否齐全、委托书是否审定为检查内容,以游商小贩、制假售假为打击重点。在全县开展了种子市场大检查,杜绝假冒、贴标、劣质、散种等种子在市场上流通。并对经县认证的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核查,对不达标的企业予以淘汰,对达标企业予以扶持。特别是在种子销售旺季,种子管理站增加车辆、人员,进行不定时的反复检查,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检查种子门店500余家,抽取种子样品60份,整顿不规范门店10家,查处违法案件1起,没收假劣种子0.5万斤。
另外,叶县种子管理站还开展了“守法、诚信”经营评比活动,对符合条件者颁以“种子质量信得过”牌匾,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种子管理站还设立了假劣种子举报电话,鼓励广大消费者举报假劣种子。管理站一旦收到举报电话,便立即受理,实施查处,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上述措施的实施,打击了销售假冒伪劣种子不法行为,规范了种子经营市场,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检验规范,保障补贴供种质量
叶县土壤肥沃,是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繁育品种主要有豫麦49-198、温麦19、豫麦57,通过田间检验,合格率100%。即使外调的麦种也经过多次检验,确保了种子质量的高标准。
国家实施良种补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为全省农民提供好种子。为此,县种子管理站对种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实行层层把关,通过田间检验、区分品种产地、批次抽样化验等手段,确保了供种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现在发放到农民手里的麦种,都是质量较高的优质品种,将来产量也会很高,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经过叶县种子管理站的不懈努力,全县种子生产经营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监管,无证无照种子生产经营户得到清除,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打击,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种子委托经营手续、种子包装标识等得到依法规范,种子销售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坑农害农案件和种子质量纠纷事件大幅度下降。这些措施实施,既保证了种子市场的良性发展,又保证了农业生产用种的安全,也为促进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