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藏墨皇本《圣教序》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是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在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它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行书。30行,行83至88字不等。《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现藏西安碑林。王氏书迹大都赖此以传,故为历代书家所重。
  


  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无法寻找到若干个字,最终决定以千金悬赏天下,希望有人献出个人珍藏,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又称“千金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但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
  现藏天津博物馆的墨皇本《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已由文物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它是该社“中国历代碑帖法书”系列中的一部,彩版影印,题跋完备,碑文中朱笔、墨笔批注无一遗漏,几乎完全展现了墨皇本的原貌。在这以前,对大多数人来讲,《墨皇本圣教序》只闻其名,未见其貌,因此对它的研究尚待深刻和全面。本文拟从收藏家孙尔准、崇恩及该帖中的题跋、批注入手,从一个侧面对该帖的价值作一探讨。
  
  墨皇本圣教序在晚清辗转于孙尔准、崇恩之间
  
  关于此帖的流传经过,孙尔准后人孙钟祥在帖最后有跋:
  北宋初拓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并记及心经乃先文靖公旧藏精本,道光中为崇禹舲中丞所得,光绪庚子冬,钟祥以重金购自保阳骨董家。盖是时,中丞公子邵民方伯廷雍遭联军之变殉难,任所遗物荡然,是帖遂落人手,钟祥一见识为吾家故物,越五十余年,失而复得。殆文靖公呵护之灵,殆我世世子孙永宝之也。
  此帖最后吕景端的跋云:
  此本系吾郡孙文靖公尔准故物,长白崇雨舲中丞得之,越五十余年,而文靖从曾孙麐伯廉访复获之,剑合珠还,疑有神物呵护,岂非墨林中一重佳话哉。
  道出此帖在晚清时经孙尔准到崇恩,再流散出去,后又归入孙家的收藏历程。
  孙尔准,字平叔,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出生。父孙永清,官至广西巡抚。孙尔准秉性聪慧,又得名师王述庵等人指导,少年时即以文章知名。嘉庆十年(1805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十二年(1832)正月,病卒于任上,享年六十三。清廷赠予太子太师,赐谥文靖。孙尔准重视文教事业,曾为凤池书院捐助学金,集资刊刻《黄道周集》,并疏准明儒黄道周从祀文庙;费钱10余万缗,修建贡院号舍,增建千余间,便利来省应考的秀才,又以余款2万余缗用于纂修《福建通志》,聘陈寿祺为总纂。孙尔准也很有学问,工诗词,又长于书法。在收藏碑帖上也做出了贡献。他收藏的南宋拓《麓山寺碑》曾被拍卖。
  崇恩,清藏书家。姓觉罗氏,字仰之,号雨舲,一作敔铃、禹舲,别号香南居士,亦称语铃道人,满洲正蓝旗人。舒敏子。由廪贡生官至山东巡抚。工书,法苏轼。画山水,出入宋元诸名家,撷其精华,故能超轶凡近。性嗜购藏图书,收藏特点多为碑帖拓本,装璜精美。藏书印有“青壶阁”、“语舲所藏初印”、“玉牒崇恩”、“澹园”等,收藏旧拓碑帖极富。作为书法家,他的诸多书法作品曾被拍卖,其中包括对联、立轴、手卷、扇面及论书册页等。崇恩集收藏与工书于一身,在书法、碑帖的收藏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墨皇本《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就是其重要收藏之一。
  


  在孙尔准和崇恩之前,还有谁收藏过此帖已不得而知,但此帖辗转于他们二人之间时,他们确实是将此帖当作宝物看待。他们都是对这件文物珍品的保护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人。
  
  崇恩的批注和题跋
  墨皇本《圣教序》有崇恩题跋及碑文后题诗共15开,另有文旁崇恩朱笔批注11则、墨笔批注8则,涉及内容颇丰。题跋和批注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一、墨皇本圣教序的最大特点:
  此本妙处全在腴润,越精彩中越古厚,越生动中越浑沦。看去不觉其肥,而他宋本更未有肥于此拓者,此其所以足宝也。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谁能方其朗润”。移赠此刻可为完评,犹然朗润、清华未能画其妙耳。
  故吾此册真乃无上神品,世上至宝,觉世间悦我心目之物,更无有逾此者。
  “腴润”为此帖的最大特点,这是其他拓本无可比拟的,也是该拓本的最可贵之处。崇恩在批注和题跋中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一点。不仅如此,还称“朗润清华未能画其妙”,以至所有的词汇都显得苍白无力。
  二、对该拓的赞美和称颂
  墨皇
  天下法书名碑第一,吾家宋拓墨宝第一。
  右军真面目仅余此碑耳,蟺蜡千百椎,刀笔一再洗。虽然具轮廓,莫可寻神理。有如学仙者,鍊形得不死,元神已出顶,兀然存渣滓。又如佛涅槃,象教遡无始,旃檀固俨在,性相恐非是。欲求仙佛真,须究仙佛旨。凡眼喜庄严,识者贵神髓。所以圣教序中有羲之鬼然,非北宋拓无由见其美。笔笔深入木,字字突出纸。云霞自卷舒,峰峦乍伏起,枯藤络危石,悬崖落飞水,露竹明便娟,风兰秀旖旎。清华朗如月,腴润甘于醴。百读意不厌,千喻形难拟。真迹世罕存,得此已足侈。七佛同龛供,三藏秘扃启。犁然而星罗,介然而鼎峙。况此为之冠,墨皇孰与比。足好永吾年,于焉叹观止。
  


  集书最难生动,而石刻首贵腴润,碑版槌拓既久,字画瘦细日形枯滞,笔意神彩存者几何,若非古本流传,何由与古人相见,怀仁集此留貺后人,实为岂止为右军功臣以哉。
  古帖之精者虽数经揭裱纸敝墨渝,其字画但未损伤,其笔意必异常精采炯炯照人,真与手写无异,明窗净几,埽地焚香,拭目谛观,澄心静玩……然非北宋初拓精本亦何能有此胜概,故吾此册真乃无上神品,无上至宝,觉世间悦我心目之物,更无有逾此者……
  崇恩认为集王书圣教序是法书名碑中的第一,而墨皇本则是第一法书中宋拓本的第一,推崇之心溢于言表,并再次提出“石刻首贵腴润”的观点。
  三、 对该拓为宋拓本的鉴定理由
  碑断于宋末元初,王虚舟先生考订甚确。凡不断本皆宋拓也。然拓有良楛,宋本固可贵,若纸粗墨重字口不清,亦何取焉?元明拓,颇有精良之品,殷学士一册,字里皆有金星蟺蜡之妙,无与此伦。及门周如城一本,亦佳,皆三奥不全本也。故知拓手不可不讲元明精拓与宋拓不过少卅余字耳。
  右北宋最初拓怀仁集右军书圣教序、记并心经,玉牒崇恩仰之氏香南精舍鉴藏法书第一。……拓手精良,神完意足,细玩其用意,行笔转提顿,轻重疾徐,飞运牵丝,纤毫毕具,诚如孙月峰氏所云,宛与手书者无异,且锋芒犀利,如初发硎,恐是唐拓之略后者,特以纷纠字不全,故定为宋物耳。
  崇恩认为,圣碑是否断裂与某些字的完残程度,是拓片断代的重要依据,并对“纷纠”二字格外关注。从跋中可以看出,明代著名学者孙月峰(1543—1613年)极可能曾阅此帖,且留下重要观感,可惜未留下孙氏题跋。
  四、 墨皇本圣教序的来源
  道光二十六年五月以重金购自金匱孙文靖家……
   关于此帖的来源,崇恩在跋中做了明确的说明,但仅此一句,惜“重金”几何,我们却无从知晓。
  五、 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探讨与研究
  王元美云,圣教书法为百代楷模,病之者第谓其结体无别构,偏旁多假借,盖集书不得不尔。此语看似为怀仁曲袒,实则未识良工苦心也。看他全碑中有一笔一画是自造者不,有一波一磔不类者不?后人集书于所无之字,随手造作全不相类,便欲欺世于此道,何曾梦见?惟其欲笔笔出于右军,字字出于右军,且欲笔法井然,一似出于右军手写而无丝毫牵魂之处,所以用尽廿余年心力始克成,此功德以饷后贤。怀仁当日欲不肯略存自恕之见,岂意千百年后元美代为然之岂非奇事?有明一代爱圣教者极多,而识得真见得到,惟孙月峰一人而已。
  


  孙月峰评此碑谓摹手刻手皆一时绝技,视真迹真可谓豪(毫)无遗恨。今观之无但意态生动,点点画画皆如鸟惊石坠,而内 法紧,笔笔无不藏筋蕴铁,转折处笔锋宛然与写者无异云云。明人论圣教多皮毛语,惟月峰此段搔着痒处,郭元伯虽极力揄扬亦终无此亲切也。孙氏又谓果羹牆右军当于宋拓圣教求之,此诚知言右军真迹只余此碑,虽兰亭亦千百摹展转失真,何论他帖?
  崇恩对王元美(世贞)对圣教序的“袒护”并未领情,认为其并未识怀仁之“良苦用心”,并对圣教序集王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指出“有明一代爱圣教者极多,而识得真见得到,惟孙月峰一人而已。”还引用孙月峰的评语赞美圣教序右军书法艺术,“意态生动,点点画画皆如鸟惊石坠,而内 法紧,笔笔无不藏筋蕴铁,转折处笔锋宛然与写者无异。”
  六、对王羲之书法艺术学习、欣赏的个人感悟和经验之谈
  凡学行书当以兰亭、圣教为宗,真书当以庙堂、醴泉为宗,兰亭庙堂真本久失,则圣教醴泉尚矣,圣教须看其用笔之方,醴泉须看其用笔之圆,所谓方与圆者,以神不以跡,在气不在力,顾非得北宋拓之精本,亦无由见之也。同门殷学士深韪余言,故特记于此。
  先看其大略以领会全神,次看其结体只求其用意,运笔妙处,旋即逐字看逐笔看,无一点一画轻易放过。情思微倦,即闭目微坐以养灵光,少息再看则必又有一番境界,引人入胜,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右军当于纸上相告,盖不翅耳提而面命之矣。然非北宋初拓精本,亦何能有此胜概…… 惜早年学严学米学赵,中岁改而学苏,虽爱此碑,以昔无善本能专意临摹,今老夫眼光腕力日见衰退,无论鲜暇即暇,亦无能为役,惟冀略苏民困心力,稍闻得与此册朝夕相对,玩而老焉,吾愿足矣。
  崇恩直白道出,凡学行书当以兰亭、圣教为宗,真书当以(颜真卿)庙堂、醴泉为宗,而看其用笔之方圆,“以神不以跡,在气不在力”,而圣教用笔之方,非北宋之精拓本是看不出的,这也应是北宋精拓与一般拓本在欣赏时崇恩感觉到的最大不同。
  崇恩还谈到如何欣赏北宋初拓精本。一须看其大略,领会全神;二要看其结体,求其用意;三要逐字看、逐笔看,无一点一画轻易放过;最后要反复琢磨,久久回味,方可领会其神韵。崇恩对墨皇本圣教序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如早年得之,相信其行书不会再“学严、学米、学赵、学苏”了。崇恩对墨皇本圣教序的挚爱和崇拜真可谓无以复加!
  七、崇恩所见当时流传的其他圣教序宋拓本及其归属
  十年来共收未断圣教十一本,除赠文孔修大司农一册外,钱士升本,今存其十,此外寓目者九本,而收藏契好家者凡四,则王宝翁、朱丹木、鄂云圃、张星白四本也综记于此,以志墨缘傥续,有所遇当一一登记,庶无负眼福耳。
  圣教序唐拓已如星凤,宋拓未断本尚留世间者可以百十计,未可以数百计也,平生所见宋拓凡七,一为外舅赠光禄大夫辛菴先生讳重光所藏,长君诒秋太守穆常阿故后,已不知今落谁手。一为紫琼道人本,一为成哲亲王本,已卯庚辰间见于厂肆市贾居奇,寒囊羞涩,万无得理,唯有心艳而已。比官山左又见王宝翁所藏郭允伯本,次嵫阳牛氏所藏梁闻山本,梁溪孙氏二藏本,以南渡前物乃其先德宝严抚军所遗,一北宋初拓即此本是也,紫琼巌本拓最精,有李献能郭畀二跋,诒晋齐本有王手题数行,辛菴先生本前有张晴岚题眉并印记,盖蕴真阁中物。年远追思,仅余梗概。宝翁本蟺蜡精美似不在慎邸本下,特中多移补之字,为白璧微瑕,牛氏本与此帖纸墨微暗,然神完气足,锋颖如生,且无一字移补者。视宝翁本,殆各有所长也。今夏孙利津大人奉诏立官书,举其秘笈所存之法书、名画、碑帖而售之,因以重价收得四十五种,二帖亦在其中,梦想三十余年一旦忽得双璧,喜慰爱护,真有不可名言者,缅述墨缘固不嫌词费耳。
  


  去年除夕与章、赵二子同赏三宋本,即此册与空山堂本、宝严本也,今年又续得宋拓未断本四,一为钱士升本、一为缺字残本、皆殷学士自都中代购,一为灌园老人所收郭万象本、购自西蜀陈秀才,一为河间纪文达公藏本,则叶史所赠,拟貯一匣,构七佛同龛之室藏之。
  崇恩对宋拓集王书圣教序帖情有独钟,在其跋语中便有“十年来共收未断圣教十一本”、“去年……同赏三宋本……今年又续得宋拓未断本四……拟出貯一匣构七佛同龛之室藏之”之语,该帖尾钤“七佛同龛之室”(白文)印为明证。可见其收藏的宋拓圣教序帖至少也在七本以上,而且这些拓本的归属又有详细的记录,如其所言:“当一一登记,庶无负眼福耳。”
  
  八、圣教序拓本在清代辗转过程中的经济价值
  已酉季夏,自卫藏归路出西安,见呆丹木囗廉访藏郑板桥本,绝精,有郑氏三跋亦佳,乃以三十金购于本境绅家者。常南陔师时官方伯出一本见示,意极郑重,谛观之赝本也。云以三百金俛,张叔未转购者……
  自已酉归里后,又见不断本五。一鄂中丞顺安藏本,有朱竹垞、钱蘀石两跋,皆甚精,尚有数跋,忆不清矣。一张京兆锡庚藏本,与鄂本拓手皆善,视敝斋灌园老人本相伯仲。其三皆帖贾持来,一本前后有武林叶孟育家藏,…… 成化改元六月三日,闽人林子章江夏吴燧汝南刘元吉同观于济美堂鉴定,唐末宋初本,华亭沈氏家藏,何胜等题识,其拓亦与灌园本相近,一本心经缺一开,墨重纸麄,拓殊劣不足入赏。一本颇明显缺三十余字,然非石断处,乃揭表(裱)时遗失坐。此价不甚昂,以三十五金得之,聊补钱士升本之缺。闻其帖后题跋甚多,惜为黠贾撤坿他伪帖别售矣。据邻店云约计十余幅,多明人手笔,殊令人驰想不置也。
  来书又言在厂肆见一宋拓,视此微逊,索价二百金不肯少贬,偿与空山堂物比肩,则此价亦非甚昂。第未言为谁氏藏本,迢迢千里不能与我三宋本共舒卷于几研之间一争高下,又不能不为彼帖惜矣。
  清代,圣教序拓本的价格有如下几种:“三十金”、“三十五金”、“二百金”、“三百金”等,以质量高下,价格相差亦悬殊,且常遇赝品。据崇恩的统计,清代圣教序的宋拓未断本“可以百十计”,而且不少拓本还附有著名书画家、学者的题跋,仅提到的就有郑板桥、朱竹垞(彝尊)、纪晓岚等人。提及郑板桥本时,赞曰:“绝精,有郑氏三跋亦佳”。可惜的是,流传至今的宋拓未断本已如凤毛麟角了。
  
  孙尔准和崇恩都是清代著名的碑帖收藏家和鉴赏家,且他们的藏品亦有重迭,天津博物馆收藏的赵孟頫书《洛神赋》卷,其上就有此二人的收藏印迹,可见他们有共同的收藏爱好。墨皇本圣教序的题跋和批注,不仅使我们真切地了解到此帖的流传经过,也领略了崇恩对宋拓墨皇本圣教序、对王羲之书法艺术、对祖国书法艺术的真知灼见。崇恩身为满族人,同样对书法艺术如痴如醉,他在题跋和批注中,不但写了对书法艺术、书法作品的感受,而且不厌其烦地记述了他当时见到的流传于世的多种拓本,责任心之强、用心之专、爱文物心之切、记载之详,着实令人敬佩。墨皇本圣教序的题跋和批注已成为这本法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将和右军墨迹一样,永远得到人们的珍视。
其他文献
公元1088年,38岁的书画家米芾在自己的书斋“宝晋斋”中面对着一块状若千年灵芝的石头欣喜不已。眼前的石头大约也就一掌多高,小巧可爱。石色黝黑,却有一种凝润如膏脂的质感。从远处看,只觉石势蜿蜒纵恣,千蹊万径,穿孔勾连,竟有峰峦洞壑、层叠窈窕之态。而站近了看,石头上面的每一种纹理都是叫得出名头来的:卧沙、水道、襞摺,最明显的是一种像胡桃壳的纹路。轻轻敲打之下,石头竟然发出了清亮悦耳的叮咚之声。更妙的
期刊
状元、榜眼、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诞生的产物。据《明史·选举志》载:“(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指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过程中产生的一甲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书法自成为自觉的艺术形式始,就一直与文人士大夫结合在一起
期刊
我国的织绣工艺相当发达,历史悠久,品种多样。织绣书画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一类。它有别于在纸绢上用笔墨表现的书画作品,而以细致的织工、缜密的刺绣,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书画作品。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织绣书画大致可分为织造书画和刺绣书画两大类。织造书画是由织匠在织机上完成的,由于织造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不同,形成缂丝、缂毛、织锦和漳绒等不同的品种。刺绣书画是绣工以绣针引彩线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
期刊
2008年2月14日 星期四 阴(图1)    上午十点左右,一位女士带来一把团扇请我们鉴定。这把团扇圆形,质地为绢本,边缘镶花绫边。扇面直径25厘米,扇柄长13厘米。因为年代久远,绢的颜色已经发黄。团扇正面工笔绘观士音菩萨像,菩萨身着白衣,一手持钵,一手持柳枝,正跣足行走。面容丰满,双目微垂,鼻梁高挺,双唇闭合,嘴角含笑,仪态娴静。衣纹飘逸,细发如丝。用笔细秀,设色淡雅。画家在团扇右侧用楷书写“
期刊
中国有着悠久的书籍收藏史。时至今日,不仅宋版书价超黄金,明版书的市价亦可与金价比肩。而大量与古书有关的近代书籍和广告画,也成为大众收藏的新宠。  像所有的收藏品一样,市场需求是使造假者疯狂的动力。而造假成本最低,市场需求最广泛的,当数低价收藏品。近现代书籍报刊和广告招贴画正符合这个特点。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旧货市场刚出现时,尚能见到清代的、民国时期的广告招贴画,以民国时期居多,市价几角钱一
期刊
我国的女性书画,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层面。辛亥革命男女平等运动前的数千年中,知识女性大都被幽闭于闺阁之内,其才华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书画史上数以万计的丹青妙手中,女性书画家寥若星辰,传于画史的不过卫铄、管道昇、马守贞、薛素素等数十人而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后,尤其是近五十年,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艺术人才大量涌现,女性书画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缤纷色彩,并在书画收藏市场上
期刊
秦汉之际刻石之风流行,其后不断发展,近在京城,远及边陲,石刻文字几遍中国。历史上的石刻文字出现过碣石、碑刻、墓志、摩崖、石经、造像题记、题名、题诗等多种形式,宋代以后刻帖之风兴盛,为了保存、流传、临习前人书迹,人们把刻石和帖版的文字用纸墨捶拓下来,这就是碑帖。碑帖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是金石学赖以研究的基础,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历史学、文字学、文学和书法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宝
期刊
“这张照片想要表达啥玩意儿?我咋看不懂呢。”“我也整不明白。”2007年某拍卖会影像专拍预展上,两位中年东北男子站在一幅当代摄影作品前一头雾水。对于参观影像专拍预展的人来说,完全看不懂当代艺术摄影的人并不在少数。    如果说2006年的第一场影像专拍让收藏者们知道了影像作品也可以收藏投资,那么,2007年的影像市场真是让藏家大开眼界。各家拍卖公司竞相上拍影像作品,如刘铮的《四美图》、王庆松的《老
期刊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给艺术品市场带来“春天”气息的,依然是香港苏富比。  不知是人们有太多的期望,还是拍品格外抢眼,香港苏富比公司春拍北京路演现场门庭若市,恍若多年前的光景。由于去年的佳绩,加之奥运会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等契机,很多海内外艺术品评论家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会更上一层楼。    更加“国际化”的当代艺术    拍卖公司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征集拍品较以往容易些了
期刊
5月22日至29日,香港佳士得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春季拍卖活动,此次拍卖将推出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亚洲当代艺术晚间/日间专场、中国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日间专场、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藏——清宫御藏钟表、典雅之艺术——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松竹堂珍藏——重要犀角雕刻、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精致名表13个场次的拍卖。日前,该公司提前为本刊提供了部分将
期刊